从退役军人到“峡江清漂人”的周功虎—— 一船相伴护江十五载

2021-07-20 07:38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闵娜  审核:廖全

周功虎(左一)和队友正在徐家冲港湾进行清漂作业。郑家裕 摄

7月17日,天刚蒙蒙亮,三峡库区秭归县清漂队队长周功虎开着他的“老伙计”——一艘长近20米的清漂船,从茅坪镇徐家冲港湾出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蓝白相间的船头,一头扎进成片的漂浮物中。抄起一杆网舀,顺水网起一片水瓶和树枝,用力抬起翻倒进船舱里,周功虎的动作敏捷而娴熟。

“现在雨水多,从上游来的漂浮物又‘抱团’了。”立在船沿来回挥杆,周功虎汗流浃背。

今年58岁的周功虎是秭归县茅坪镇松树坳村人,从小就在江中摸鱼、浪里戏水。上世纪80年代,他当了兵,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退役后选择回乡,从事建筑生意20多年,日子虽不富有,却也衣食无忧。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水流变缓,漂浮物在坝区大量聚集,周功虎感觉格外刺眼。深爱长江的他,开始关注清漂信息,思考着“我得为长江做些什么”。

2006年4月,44岁的周功虎不顾亲友们的反对,放弃了建筑生意,自费两万多元购买了一条清漂船,并召集村里从小一起在江边长大的18名渔民,组成了三峡库区第一支清漂队。

15年来,这艘清漂船,陪着周功虎风里来、浪里走、江上漂,见证了他从一个衣着光鲜的建筑商人,变成了面色古铜的“周大黑”。

“江上漂”的日子并不好过。“平均每天能打捞三、四吨漂浮物,网兜一下去,捞上来少说二三十斤重,有时候碰到重物,需要三四个人合力钩扯,才能一点点拽上清漂船。”周功虎告诉记者,近百亩水域忙活完,腰酸手麻的厉害,吃饭时筷子都有些拿不动。

入伏后的这几天,气温持续升高,甲板温度高达六七十摄氏度,一桶水泼上去立马蒸发。周功虎每天都要在这样的高温下至少工作10个小时,身上的衣服从来不会干,半天要喝掉十几瓶水。

周功虎说,数九寒冬的日子也不好过,江风似刀、毫无遮挡,刮得脸生疼。患上了严重关节炎的他,被冷水一激,疼得钻心。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建设作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这更加坚定了周功虎守护母亲河的决心。但他深知,长江大保护,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杯水车薪,必须发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在周功虎的努力下,“三峡库区秭归县清漂队”“退役军人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等陆续成立。高峰时,县内的清漂“蛙人”近百人。

去年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使得一夜之间近4万立方米漂浮物堆积在徐家冲港湾。然而,家中却传来老母亲突发脑溢血的消息。

一头要紧急清漂,一头需儿女尽孝,周功虎面临两难选择。最终,他嘱咐妻子悉心照顾,自己咬牙按照原计划组织清漂,30余条船、100多名队员,连续奋战40余天,终于护住了一江清水。

周功虎的两个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船上忙碌,很少能与家人一起吃上一顿正常的便饭,对家庭的照顾更少。今年2月,母亲离开人世,这个朴实的汉子眼里噙满了愧疚的泪水。

多年来,清漂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清漂工具废了一把又一把,只有这艘清漂船陪着老周,共同守望长江。

“亏待自己,也不能亏待了老伙计。”周功虎拍了拍船舷打趣道,“每年都给它检修补漆,生怕出岔子耽误了清漂。”

15年间,累计出船5700余次,打捞漂浮物12万余立方米,这是周功虎的“成绩单”,也是新起点。

今年6月,因对环境保护作出的贡献突出,周功虎荣膺第六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此前,他先后荣获“宜昌好人”“宜昌市生态环境保护奖”“三峡水库漂浮物清理先进个人”等称号。

“我是三峡移民,也曾是三峡渔民,多年来靠江吃江。”周功虎说,实施长江大保护,他要身先士卒、靠江护江,全力保护好母亲河。

傍晚时分,落日余晖染红高峡平湖,望向远方的周功虎目光坚定:“只要还有力气举起网舀、铁耙,我就会继续干下去。”(全媒记者 宋潇潇 付江山 通讯员 李彩云 谭爱华)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