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公里“连心渠”惠及十万百姓——清江水系连通及生态修复工程加紧推进

2021-05-04 07:36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朱云  审核:龙怡洲

近日,在长阳高家堰镇金盆村,宜昌市清江水系连通及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3#支洞掘进76米处,风钻在几位施工队员手中与坚硬的山体激烈“碰撞”。施工队员陈涛介绍:“目前,二标段范围内作业面已经全部开工建设。”

清江水系连通及生态修复工程,从长阳清江隔河岩水库引水至点军区楠木溪水库,线路总长27公里,全程采用无压隧洞自流式引水,引水流量5.7立方米每秒,年总引水量约0.85亿立方米,项目总投资4.39亿元,工期3年。

为推动民生项目加快落地,市发改委主动作为,简化审批程序,指导项目前期各项审批工作。长阳各方倾力协调征迁工作,打好了项目进场“提前量”。

将清江水引到宜昌城区,不仅要打通隧道,还要穿越高速、国道,跨越河流、天然气管道,喝上一口清江水,谈何容易?

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张,如何保证工程安全?二标段项目技术负责人彭建平表示,隧道掘进工作采用浅钻孔、弱爆破、多循环的方法施工,地质工程师驻现场及时确定围岩类别,针对地质条件不好的围岩,使用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以及超前管棚法进行支护,保证安全平稳开展掘进工作。

边施工,边保护,几位工人当起“绿化员”,在建设现场旁的边坡撒起了草籽。没有尘土飞扬,也没有堆积成山的建筑材料。为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该项目各工地一方面采用集中供料方式,用多少运多少,不堆积,虽增加运输成本,但可大幅缩减施工临时用地。同时对裸土进行苫盖和覆绿,减少施工造成的扬尘及水土流失。

除此之外,工程竣工后,所有临时征地将全部进行复垦复绿,永久征地也将采取水土保持措施进行防护,最大程度减少山体破坏、植被砍伐,尽可能通过半挖半填的方式不改变山体现有状况,减少施工对生态的影响。

宜昌市黄柏河流域管理局项目工程技术部部长方舟介绍,项目竣工后,将补充联棚河、长岭河等入江支流的生态用水,自然修复联棚河河段长14公里,长岭河19公里,可有效增强水循环运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统筹解决宜昌江南城区生态环境需水问题。

“清江源源不断的‘活水’输向长阳高家堰镇、点军等片区,将解决近期10万人,远期40万人的供水需求,实现点军片区供水,长江和清江互为备用,从根本上缓解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紧缺问题。”方舟说。

(记者 高然 通讯员 刘虽然 杜强)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