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玩出了新花样,涉及诈骗要担责

2023-12-14 09:05 来源:三峡宜昌网

案情简介

2022年2月,李某发现经营砂石料很赚钱,便萌生了从事砂石料买卖的念头。为快速在行业市场打开知名度,李某以正常价格从艾某等人处购进砂石料,再低价卖给黄某等客户,造成资金出现缺口。李某为堵住缺口以及满足自身挥霍需求,开始虚构自己在砂石厂有股份、砂石厂用低价砂石料给其抵账等事实,诱骗客户继续向其购买砂石料,收取客户预付款而不发货,虚构项目邀请他人投资,收受他人的投资款自用逃匿。李某骗取被害人预付款、投资款共计400余万元。

法院认为

李某在无资金、无实际履行合同能力的情况下,为了达到骗取钱款的目的,通过高买低卖先履行部分合同的方式取得被害人信任,进而诱骗被害人继续签订合同、支付预付款。同时虚构身份和工程项目,以许诺给他人高额利润或分红为诱饵与他人签订不具有履行可能性的书面或口头投资协议,骗取他人投资款,并将骗取的预付款、投资款用于个人自用,并以逃匿的方式逃避债务,其行为既侵犯了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又扰乱了市场秩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情形,依法构成合同诈骗罪。

最终,李某因骗取资金数额巨大,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五万元。

温馨提示

合作投资之间常伴有风险存在,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时,我们应注意:

1.谨慎选择合作对象。达成合作关系前,最好提前到市场监管部门查询合作对象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营业执照等。在合同签订时,要注意审查签约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身份及代理权限。

2.考察合作对象的履约能力。一是要实地查看合作对象是否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或者厂房设备;二是可以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合作对象是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是否涉及重大案件。

3.重要业务签订书面形式的合同。涉及重要的合同条款时建议请求专业人员进行审查。(通讯员 李清滢 李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