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社会效益

2023-10-13 18:56 来源:宜昌市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办公室

宜昌天然林  占周明  摄

通过二十年的宣传教育和工程实施,宜昌天然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行动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天保工程区实现了森林资源由过度消耗向恢复性增长转变,生态状况由持续恶化向逐步好转转变,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由举步维艰向快速发展转变。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天保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支持,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农村

全面提升了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特别是一系列宣传措施的落实,社会各界对天然林保护意识普遍增强,掀起了“全民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新高潮。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保护天然林,维护生命线”“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维护三峡生态安全”“筑牢三峡生态屏障”等思想深入人心,“栽纪念树,植纪念林”,履行植树义务,参与天然林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极大转变了全社会的林业发展观念。天保工程建设取得了集生态保护、宣传教育、社会行动于一体的良好效果,有力地促进了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从根本上推动了林业发展观念的重大转变,一是实现了地方政府绿色发展方式的转变。宜昌市确立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明确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二是实现了从注重森林的木材效益到全面注重森林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协调同步发展的重大转变。三是实现了森林资源粗放经营到科学经营、综合利用的转变。四是实现了森林经营从眼前利益到以长远和大局利益为重,长短结合,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重大转变。

宜昌天然林  刘康  摄

有力促进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社会稳定。天保工程实施后有效扩大了林区就业渠道,分流了森工企业富余人员,解决了林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据统计,全市每年安排近10000人从事天然林和公益林管护,3000多人从事公益林造林、抚育等工作。同时各地还依托森林旅游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餐饮服务业,初步形成了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林农增收。工程的实施减少了水土流失、山体塌方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保护了林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了交通、通讯、电力等公共设施的畅通,维护了林区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天保工程电子宣传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