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工程概况

2023-10-10 17:15 来源:宜昌市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办公室

绿色答卷(宜昌市天保工程宣传片)

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和精华,是自然界中群落最稳定、生态功能最完备、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全面保护天然林,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及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试点,这是我国林业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显著标志。

三峡大坝藏在森林之中  占周明 摄

2000年10月,宜昌市正式启动实施天保工程,实施范围包括宜都、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夷陵、城郊(西陵、伍家岗、点军、猇亭、大老岭林场、金银岗林场)、五峰后河实验林场等10个县级实施单位。2016年,枝江、当阳纳入天然林停伐管护范围,全市全境纳入天保工程建设区域。天保工程一期到2010年结束,二期到2020年结束,累计建设期二十年。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森林管护、公益林建设、社会保障和民生等内容,工程累计完成中央、省下达投资252806.78万元,其中一期60581万元、二期192225.78万元。

天然林秋景  汪先国  摄

天保工程二十年,全市始终坚持“严格保护、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加强天然林管护,实施公益林建设,提升林区民生福祉,天然林资源延续了良好发展势头,天然林面积保持稳定、蓄积持续增加、质量继续改善、结构不断合理,全市1700万亩天然林得到全面保护,森林蓄积量由3183万立方米增加到8729万立方米(2020年统计数据),森林覆盖率由48.5%增加到68.47%(2020年统计数据),位居中部地区、长江沿岸同等城市和全省市州前列。

据湖北省林科院测定,2020年宜昌市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1064.96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25%,单位面积生态功能价值9.35万元/公顷·年,按当年常住人口计算,人均享受天然林生态功能价值2.65万元。天保工程的实施,为维护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生态安全,筑牢长江三峡生态屏障,推进宜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宜昌市天保工程区森林资源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