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城市记忆 延续历史文脉

2023-09-26 10:46 来源:三峡宜昌网

以天为幕,踏水而歌。9月16日,以“绿色长江 壮美三峡”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在宜昌灯塔广场盛大开幕。开幕式上“水木年华”演唱的民谣歌曲《二马路》,在三峡门户的绿水青山间,用琴弦拨动了无数游子的心弦,勾起记忆里最美的乡愁,唤醒心灵深处的故乡情怀。

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文化传统的凝结,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如同一部用砖头、石头与木头写成的历史,记载着一个城市的时代记忆。上海的愚园路,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的春熙路……它们都是一座城市的脉络和肌理,更是这座城市最标志性的模样。在宜昌,二马路街区便是承载了宜昌人民的历史记忆,记录了宜昌发展变迁的城市文化载体。二马路,路虽短,故事却很长。它起源于百年前对外开埠通商,经历了宜昌自开埠以来的航运发展、转口贸易的兴旺以及城市规模的拓展……这里曾经洋行林立,领事馆密布,是宜昌最古老的商业街道雏形。现存商埠建筑遗存形成了“万国建筑”风貌,比如,海关旧址、英国驻海关领事馆旧址等,不仅有历史纪念价值,也凝结了宜昌原始的商业记忆。满意楼、邮政巷、天主教堂……每一处都能勾起老宜昌人的回忆。

城市文化的符号是需要历史建筑来体现的,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老城逐步成为传统历史地段与现代城市生活紧密交织的矛盾地区,其相对单一的居住功能与城市中心多元功能之间无法协调。也就是说,城市发展到当前阶段,城市更新将是一种必然。为此,宜昌市政府将二马路文化街区纳入市委市政府《宜昌市加快中心城区提品质、增能级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计划打造成为承载宜昌近代风貌的重要载体、文化旅游的新网红打卡地,充满烟火气的活力街区与城市公共会客厅。如今的二马路,一边是高楼林立、热闹繁华的喧嚣街区,一边是熟悉亲切、风情多姿的窄路小巷,形成了历史街区、时尚街区、活力商圈相互融合的现代文化街区。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二马路片区作为湖北省认定的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宜昌市首个城市更新项目,既有文化根基,也有商业基础。为了在保护好城市历史文脉的同时,提升其商业价值,二马路片区改造项目在深度挖掘当地文化历史、建筑风貌、民风民俗的基础上,重点以健全体系,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优化布局,管控底线提高效能,转变方式作为城市更新的整体目标,为宜昌文商旅融合发展带来全新视野。譬如,聚焦于博物馆群落、艺术场馆、精品民宿、文化休闲、沉浸式数字主题演艺、亲子文娱、创客中心及文创零售、特色餐饮,注重入驻品牌的原创文化价值和品牌未来成长性,实现本土文化与国际视野有机融合,以合理的业态配比,推动宜昌文商旅融合和城市经济发展。

二马路对于宜昌而言,就是城市灵魂的载体,与城市文脉的生成、传承、创新息息相通、休戚与共。在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唯有将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传承好城市历史文脉,在延续文脉中创新发展,在创新发展中延续文脉,这样的城市才能既富有历史底蕴,又生机盎然。

作者:夷陵区委组织部 袁芳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