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防群治网络沉迷,合力共创幸福暑期

2023-07-03 22:06 来源:三峡宜昌网

暑假即将来临,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健康安全网络环境,中央网信办正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未成年人对外界辨别能力和抵御能力弱,脱离了学校的管控,很容易沉迷网络世界。各类短视频平台利用算法向其集中推送诱导沉迷内容、通过聊天交友等娱乐功能诱导其过度消费、违规向其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服务等行为,让孩子防不胜防。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为他们筑起全链条、全方位的网络保护屏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各类网络平台作为用户信息的载体和用户内容的管理者,是避免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前锋”。鉴于未成年人鉴别能力、自控能力较弱,平台应在强化未成年人隐私保护意识、防沉迷、防诈骗等方面形成保护和治理的闭环,应将“青少年模式”列入自身刚性考核指标,从增加知识类科普视频、强制使用身份证号登录、限时观看等多方面着手。同时,平台还应设立专人专岗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完善安全策略,及时封禁和处置涉及侵害未成年人的内容。

相关主管部门齐抓共管,是避免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坚强“中场”。宣传、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加强对网络游戏、视频、图文的监督管理,加大内容审核力度,尤其应做好网络游戏、直播短视频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记管理。公检法、网信等部门应畅通危害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乱象的举报渠道,加快线索处置速度,重点对短视频、直播、搜索引擎、app、儿童智能设备等重点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依法处置,并加大处置和社会面宣传力度。以宜昌市检察机关为例,多名检察官担任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立足检察职能,持续通过场景还原、案例讲解、现场问答,引导未成年人正确认识、使用网络,增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取得了较好社会效果。

家庭、学校、社区协同,是避免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灵活“后卫”。熬过了几个月的连续紧张学习,孩子们当然急于释放活力。“后卫”们应想方设法通过其它项目,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避免他们沉迷网络。例如,家长提前协助孩子做好暑期规划,在获得孩子同意的前提下参加一些兴趣班、购买科学读物;学校可以分批组织夏令营等活动,让孩子们走进科技馆、博物馆、革命圣地,寓教于乐;社区可以组织暑期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绘画比赛等活动,既拉近与业主的距离,也守护了孩子的安全……

暑假,是孩子们最期盼的时光。全力避免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我们相信,这个暑假也将成为孩子们更有幸福感、更有获得感的时光!

作者:安琪集团 周陈鹏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