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聚民意民智民心民力 激发无穷创造力和发展活力 幸福枝江的缔造“密码”

2022-11-09 06:59 来源:三峡日报

村庄干净整洁、月季傲立绽放……立冬时节,走进枝江市董市镇曹店村,眼前一派生机盎然。

2019年12月,枝江市入选全国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试点县,董市镇曹店村获评全国第一批精选试点村。

试点以来,枝江市坚持党建引领,以乡村社区为基本单元,以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小事实事为抓手,广泛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引导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

“你们”变“我们” 大家的事大家办

曹店村委会后有条长550多米的水泥路,道路依田而建,路边种花种草,煞是好看。

“多年前却是一条‘晴天穿套鞋,雨天打赤脚’的泥巴路,村民反映强烈。”曹店村党支部书记李传平说。

村里召开湾子会共同商议修路事宜,村民一致商定:附近13户村民每户出资600元钱,同时还出一个劳力,跟村里一起干。

眼看水泥路面刚硬化,突然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如果不及时保暖,路面就有可能被冻坏。

“大家的路,大家共同来管护。”村民张万凤主动把13户村民组织起来,把路划成13段,让13户村民一家管一段,挑草覆盖,让所有路面都盖上“被子”,保证了路面的完好。

在民生项目推进中,曹店村按照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环节,由湾落理事会带动群众全过程参与意见收集、方案研讨,引导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组织制定共管办法,开展分类评价,使村民共享建设成果,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枝江坚持以群众参与为关键,共同缔造美丽家园。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拆棚子、美院子、清池子、堵管子、撒花籽“五子”行动,引导群众从“袖手看”到“争着干”。

“村民”变“股民” 缔造利益共同体

7月18日,仙女镇向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第一次分红大会暨吉吉村露营基地开营仪式拉开帷幕。

现场,向巷村为284户“股民”发放了8.7万元红利,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

2018年,向巷村探索集体抱团发展之路,以200亩金秋砂糖橘为示范引领,连片带动全村26户村民柑橘产业品改,打造村级样板地。

立足产业,群众参与,共享红利。2019年,向巷村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今年,该村首次分红,最多的村民分得2197元,少的也有数百元。

“共同缔造的目的就是要让村民共同富裕。”向巷村党支部书记周代年说。

为了更好地强村富民,向巷村积极探索“村社一体”“社民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公司+农户+基地+销售”全产业链条主线,积极探索“资源发包型、入股分红型”等多种模式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实现村民变股民,缔造利益共同体。

近年来,枝江坚持以产业突破为基础,共同缔造富足家园。立足“米果菜、猪牛鱼”六大特色产业,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利益链接”的产业发展模式,让百姓有钱赚、得实惠。

2021年,枝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793元、位居全省同类县市第二,城乡收入比为1.498、位居全省同类县市第一。

“路人”变“朋友” 构建新熟人社会

“特殊时期最好就在屋里坐哟,屋里坐……”11月7日,马家店街道白鸭寺社区活动室内,一群叔叔阿姨正在激情合唱原创歌曲《防疫抗疫新歌谣》。

“通过小区社团组织活动,让这些原本陌生的叔叔阿姨,变成了彼此熟悉的好朋友。”白鸭寺社区的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柳王洪说。

白鸭寺社区成立于2015年7月,现有住户4500户,常住人口1万人。上万人的社区,如何管理?如何让居民由陌生走向熟知?社区依托“新趣缘、新地缘、新志缘”独辟破“生”创熟路径。

社区建成了12个文化娱乐类、16个兴趣爱好类“趣缘”社群,加速了居民以“趣缘”聚合。“地缘”群体则通过社区互助类社群,逐步形成互助网络,打造邻里关怀的“地缘”文化。“志缘”社群将志同道合的居民组织起来,自发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聚小家之力服务大家事务。

居民都说,是“新趣缘”让新邻居变老友,是“新地缘”让他乡变故乡,是“新志缘”让小家成大家。

近年来,枝江坚持以培育精神为根本,共同缔造文明家园。在城区,推广创熟工作法,通过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促进居民交往、彼此熟悉,构建邻里守望、邻里互助的社区共同体。

如今,枝江通过“共同缔造”把“你们”变为“我们”,紧紧聚拢民意、民智、民心、民力,激发出了无穷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各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进位至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89位。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李鹏飞 皮亚捷 通讯员 周晶 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