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31 07:10 来源:三峡日报
宜昌市项目建设领域再传捷报——
邦普废旧电池循环利用、东阳光低碳高端电池铝箔、三宁酰胺及尼龙新材料、中清农业复合型光储一体化4个项目日前集体入库纳统,标志着宜昌市首次实现单体入库产业项目过百亿元的重大突破。
大项目、好项目来之不易。上半年,宜昌市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精心打造项目“流水线”,创新实施 “签约、开工、入统、投产、达效”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跑出了投资和项目建设加速度。
市发改委数据显示,1至6月,全市投资和项目建设稳中向好,持续进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4%,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宜昌市纳入省级重点项目计划67个,总投资364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18亿元,项目个数及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均位居全省第二。
招大引强,百亿项目扎堆签约
继7月1日投资160亿元的复合钛电池项目成功落户之后,7月19日,宜昌有机硅产业链再添生力军,总投资100亿元的5个项目集中签约。
今年以来,宜昌市积极寻求新风口、转换新赛道,加大对行业领军企业、绿色化工产业、新能源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的招引力度,招商引资项目逐步向“高、大、强”发展。
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11个,协议投资额6259亿元,新签约主要指标和综合排名保持全省前列。分析项目特点,工业项目占六成以上,投资主体实力更强、单体投资额更大。
中化学宜昌新材料创新产业园、苯基新材料产业园、高端氟材料产业基地等项目,产品前景好、竞争力强,在全球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山东海科新能源电解液溶剂、宜昌楚能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高端智能制造、中清智慧光伏全产业链等18个签约项目单体投资均过百亿元,百亿元项目个数是去年全年的3倍。
中国化学工程、江苏苯基科技、铜陵化学、楚能新能源、中清能源等一批头部企业重仓宜昌。其中,中国化学工程下属企业中国五环工程公司,在业内颇具话语权;江苏苯基科技多种产品产量全国一流、全球领先;铜陵化学主导产品产销量位居国内同行前列。
苦干实干,优质项目接续开工
“项目为王,大项目就是王中王”,宜昌持续强化抓大项目、大抓项目导向,先后举办开工活动5次,累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704个,总投资4883亿元。
高铁生态城、新建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宜昌兴发硅基新材料等8个投资过100亿元项目破土动工,总投资达1222亿元。和远气体电子特气及功能性材料产业园,新洋丰磷酸铁、南炼精细化工等15个投资过50亿元项目建设热火朝天,总投资达1629亿元。
除了投资规模大,开工项目七成以上集中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领域,质量更高、后劲更足。
山东海科新能源电解液溶剂项目、广州天赐新能源材料项目昼夜施工、全力抢进度,力促宜昌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强筋壮骨。上海冠毓碳纳米管导电剂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延伸锂电池材料产业上下游。还有人福大健康产业园等一批高质量项目,将为宜昌产业升级、动能转换,加快“强产兴城、能级跨越”,注入更加强劲的原动力。
优化服务,开工项目及时入统
据最新数据,宜昌市亿元以上新入库项目同比增加个数,全省第一,其中10亿元以上新入库项目同比增长个数,全省第二。
去年9月以来,宜昌市集中开工项目入库率达80.7%,创下新纪录。这得益于宜昌创新机制、优化服务,把开工项目早入库、早纳统,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日前,宜昌市修改《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办法》,把30个项目服务保障部门(单位)纳入考核范围,实现政府部门全覆盖。首次把全生命周期概念运用到项目建设领域,开发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助推招商项目早落地、快建设、速达效。
同时,继续完善项目协调服务,对重大项目特别是50亿元以上项目,坚持 “指挥部+定期调度”,实行“问题现场认领、会后限时办结、媒体跟踪督办、结果及时公开”,做到“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快干、干则必成”。
市发改委还联合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提出全力以赴稳增长的“纾困帮扶40条”,为项目企业解燃眉之急、送心之所盼,被国家发改委重点推介。
一盯到底,建设项目尽早投产
施工现场“冷火秋烟”,竣工投产遥遥无期……宜昌市对这种现象坚决说“不”。
宜昌市项目建设管理新规规定,重大产业项目签约后6个月内必须开工,开工后4个月内必须入库纳统、2年内必须竣工投产,竣工投产1年内必须进规、进限、进高。
挂图作战、节点倒逼。对今年拟竣工的720个亿元以上项目,宜昌将其全部纳入“竣工”台账管理,组织全市14个县市区开展大比拼,“比学赶超”氛围日益浓厚。
6月,宜昌三峡机场T2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航站楼面积扩展至7.38万平米,飞行区等级提升至4E标准,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500万至800万人次。
7月初,江城大道全线贯通,串联起了至喜、夷陵、伍家岗等四座跨江大桥,跨江交通环线完成优美弧线的最后一笔。
奥美医疗疾控防护用品生产基地,已完成全部设备安装并试运行,迈出了打造国际领先疾控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的重要一步。
截至目前,宜昌市累计竣工亿元以上项目309个,其中产业项目竣工242个,总投资620亿元。
把握时机,竣工项目限时达效
企业效益从哪来,发展靠什么?项目是硬支撑。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项目越早投产,越能掌握主动权、抢占制高点。
上半年,全市新进规(限)企业181家,其中培育规上工业企业45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9家,限上商贸业企业117家。这背后,少不了优质项目的硬核支撑。
宜昌诚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亿余元,先后实施了亚磷酸搬迁升级改造项目、化工蒸汽管道新建项目等项目,提升工艺、扩大产能,优化产品结构,促使企业升级的同时,成功“升规”。
国家电投秭归绿祥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专门负责投资建设秭归云台荒风电场工程项目,如今一期项目已完工,实现全部风机并网发电,成功入列规上企业。
宜昌赵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特色农业发展,实施年产20万套鱼腥草小罐茶扩建、育种及研学基地新建、年产10万吨特色生态蔬菜精加工扩建等项目,逐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成功“纳限”。
宜昌荷塘月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得益于水产养殖“三产融合”+田园综合体农旅产业园项目如期投产,成功“升规”。(记者 高炜 通讯员 张信 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