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瓜果来了,抗疫物资来了,“大白”也来了 千里驰援上海的你们“身上有光”

2022-04-04 07:41 来源:新华社

4月3日拍摄的位于上海崇明区花博园的复兴馆方舱医院(无人机照片)。据了解,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共分4个区域,有2700多张床位,3日晚计划接收1300名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从云南,从新疆,从四川,从海南……田间地头水灵的蔬菜瓜果、抗疫物资,和一批批“大白”们,正日夜兼程,带着千里之外的爱和暖意,来到上海,投入到上海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

4月3日凌晨3点,宁静的上海南站喧嚣起来。首趟从云南昆明始发的防疫物资专列,满载着5400余件总计83吨抗疫物资,经历了35个小时的奔驰,跨越2600公里的距离,从彩云之滇来到浦江之畔。

列车刚停稳,早已在站台上等候的60名铁路上海站“心尚”服务工作室党员突击队成员,分成7个搬运小组,登上不同车厢,迅速熟练地分拣纸箱,流水线般接力传递,把一箱箱物品整齐地码放在行李拖车上。

“这批物资是云南省支援给上海的各类药品,很珍贵,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加快卸车速度。”铁路上海站副站长李毅介绍说,防疫物资专列是由原昆明至上海的旅客列车K80次“变身”的,内部还有座位、床铺等,为了提升装卸效率,车站制定了“快搬细码”的搬运方案,以人工接力的方式,从外到内卸下货物,满一车清一车。

千里迢迢驰援上海的不仅有药品,还有各种新鲜的蔬菜、肉类乃至风味独特的土特产等。

比如,湖北夷陵驰援上海的货车上,除了有花菜、包菜、蒜苗等新鲜蔬菜,还装满了伦晚橙、夷陵香米、苕酥等夷陵本地特产;云南南涧日夜兼程赶往上海的有香肠腊肉等彝乡农特产品;新疆巴楚送来了天山雪梨和牛奶……

3月30日下午,经过近40个小时的连续驾驶,满载着都江堰市人民深情的127吨蔬菜顺利到达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商曹路保供大仓。沿途,不少车辆纷纷向车队鸣笛致谢,上海市民纷纷为车队拍照,表达谢意。

物资来了!“大白”们也来了!3月28日,上海开启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8点半,“大白”们开始一栋栋楼敲门,一些居民惊讶地发现,自己小区来了浙江的“大白”。

浦东新区的一位居民说,自己与浙大邵逸夫医院的“大白”交流后发现,他们当天凌晨1点接到通知,4点坐上大巴,8点多就进入各个小区工作了,“实在是太辛苦了,特别感谢他们”。

来自浙大一院的“大白”在两个小时内为20多层居民完成核酸检测,脱下防护服,很多人里面的衣服已经被汗湿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败疫情,战胜困难!”浙大一院一名在身上写了“上海加油”的援沪医务人员这样说。

还有更多的“大白”正在日夜兼程奔赴上海。4月3日,天津援沪医疗队乘坐高铁列车从天津西站出发,赶赴上海支援当地疫情防控工作。此次援沪医疗队派出约1500名医护人员,分别来自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等35个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