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30 06:41 来源:三峡日报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9月29日,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又一次迎来了集中检阅。市委、市政府以拉练调度的形式,带领城区各区党委及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走进创建一线。大家把现场当课堂,看变化、谋发展、寻良策、取真经,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
精心设计的科普宣传、随处可见的“红马甲”、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走进市中心血站,便民、为民、惠民的志愿服务,让大家眼前一亮。
“我来这里从事志愿服务已经3年多了,退休生活过得很充实。”在献血大厅,67岁的志愿者崔彩云笑着说,今后也会把志愿服务坚持下去。
在“闪耀的红”宜昌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大队(郭明义爱心团队宜昌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分队)志愿服务工作室,当得知宜昌每年有5万余人参加无偿献血,全市千人口献血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后,大家纷纷点赞:“了不起!”
“农民工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组织在哪里,党员队伍就建强到哪里;党员队伍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在宜昌市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中国好人”王华君工作室,王华君详细介绍了农民工服务中心和“五帮”志愿服务队运行情况,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7年来,王华君志愿服务队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从最初的11名志愿者发展到如今的650余名志愿者、15个志愿服务分队。其长期为进城务工人员和流动党员提供帮思想、帮双创、帮维权、帮解困、帮成才志愿服务,帮助4000多名农民工就业,累计参与调节矛盾债务纠纷98起,依法为农民工维权讨薪1890多万元,助力销售农产品1280多万元。
一把椅子、一条围裙、一把剪刀、一个梳子,虽是简简单单的理发店,却为八一路社区居民带来了贴心和便利。“我准备再干5年,继续为社区的‘头等大事’服务。”在社区爱心理发屋,75岁的徐廷荣边给居民理发边说。
为推动和谐文明社区建设,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走千家进万户。 八一路社区探索出了“党建+志愿服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路径。社区党委书记胡文凤介绍,在党员志愿者的示范带动下,社区志愿者已经由最初的218人发展到目前的2980人。
杨岔路社区包含16个小区,老旧楼栋多,公共设施老旧,时常引发邻里纠纷。但如今,这里却是多年的市级文明社区。在社区党委书记彭梅看来,这份坚持多年的荣誉离不开杨帆志愿联盟。
“杨帆志愿联盟目前共有15支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达到1129人,是宜昌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彭梅介绍,志愿联盟包括杨帆水上救援队、“金喇叭”义务巡逻队、“铁嘴七公”金牌调解团等服务品牌,主要为辖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调解矛盾、关爱空巢老人、安全巡逻等志愿服务。
“熊祥国党员互助站”成立以来,始终根植于杨岔路社区,以党员和热心居民为核心,带动党员居民开展信息收集、邻里关照、小区自治协商等,邻里关系进一步和谐,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治理中得到真正发挥。
志愿服务队牵头人熊祥国说:“虽然我做不了一面旗,但我可以做一盏灯照亮别人。”在他的带动下,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
“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就是要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领域创起,从最细微处做起,切实改变城市、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参加此次拉练活动的人员表示,回去后会好好“消化”学习成果,更好地推进志愿服务建设,让文明实践活动的触角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 时刚 熊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