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市委全会精神 建设文明典范城市② | 全面发动 全域联动 全民行动

2021-08-17 09:44 来源:三峡日报

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强调

要加快建设

“一江两岸、主城引领、产业兴旺、

功能强大、人气鼎盛”的

滨江宜业宜居宜游之城

奋力实现六大目标定位

编者按

全国文明城市,宜昌最闪亮的城市名片。

2011年,宜昌成为湖北首个全国文明城市。2015年,宜昌再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7年,宜昌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2020年,宜昌让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四度绽放,全省唯一。

从“摘得金牌”、“守护金牌”再到“擦亮金牌”,站在新起点上,宜昌向文明典范城市奋勇进发。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宜昌要向精神文明建设更高层次迈进,力争率先在湖北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打造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文明高地。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动员大会强调,全市上下要认真落实好争创工作的三年行动计划,拿出“一往无前、志在必得”的状态打好攻坚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本报推出《建设文明典范城市》专刊,今天推出第二期专题报道,见证宜昌从“文明高地”向“文明高峰”的跃升。宜昌发布、三峡云APP、三峡宜昌网、三峡商报同步报道。

大美宜昌。吴延陵 摄

宜昌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动员大会召开后,各地各部门全面组织发动,聚焦工作短板和薄弱环节,迅速亮剑出实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在全市掀起了“全民共创、人人参与”的创城热潮。日前,记者就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宜昌高新区创建工作和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了采访。

夷陵区:强化工作落实 提高创建质效

夷陵区动员大会召开后,提出“把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当做家务事来做”,印发了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工作责任清单和“五包五联”责任制等系列文件,并组建专班进行暗访督查,营造了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紧盯标准,打造创建样板。坚持问题导向,在创建一线召开“日例会”,明确14个单位27项重点工作任务,每日进行调度,狠抓基层社区(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楼道革命、菜市场等场所对点达标,推出了东城社区、金亚5号小区等一批创建样板点。

全员参与,凝聚创建力量。26个重点区直单位及乡镇组建工作专班,69家文明单位与包保社区结对共建,2000余名志愿者在社区集结,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精准发力,破解创建顽疾。区级领导带队,集结相关部门“一把手”,着力解决了不规范停车、占道经营等问题;积极探索开展“局长联社区 争创典范城”活动,着力破解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顽疾。

西陵区:全域联动创建 常态长效推进

西陵区动员大会召开后,坚持全面发动、全域联动、全民行动,各街道和城管、住建、市场监管、商务、文旅、教育等行业第一时间动员部署,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

全面发动。7个街道、75个社区主动对接27名市级包保领导和39名县级包保领导,76家市级文明单位和49个区直部门全面行动;完善“12+8”模式,通过专人专班参与、协调、督办,确保创建实效。

全域联动。各街办社区按照“西陵16条”模板对标创建,制定“楼道革命”和杂居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十无一有”标准,对第一批640个问题开展“楼道革命”专项行动。

全民行动。整合媒体资源,刊播宣传标语。运用宜格服务、短信、微信、入户等方式加频宣传。“宜昌西陵发布”发出志愿者招募令,400余名下沉党员干部、“聚光”等社会组织参与入户宣传和“楼道革命”。

下一步,西陵区将加大宣传力度,集中开展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社会文化环境、楼道环境、城郊接合部等六大整治行动,抓好葛洲坝片区、城郊接合部专项整治。

伍家岗区:紧盯重点区域 持续发力攻坚

伍家岗区动员大会后,该区创建办迅速摸排全区菜市场、老旧小区、非物业公司管理小区、重点路段等重点区域,对项目任务进行更新,按照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完成时限予以分解。

行动到位。创建办制定《每日巡查点位表》和《每周三拉练安排表》,拟定8月共开展17次拉练。

考核到位。全区3个督导专班采取每周碰头,分片督导方式,严格落实“三张清单”制度(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采取现场交办、限期整改、定期回访等方式,紧盯不放,督促问题整改落实。

宣传到位。宣传专班制定宣传计划,拟通过宣传标语、入户宣传小报,魅力新城伍家岗官微、视频号,宣传小物品,景观小品等多种途径达到全方位宣传效果。目前,宜昌东站景观小品已安装到位。

下一步,伍家岗区将针对创建薄弱环节,落实“责任清单”,抓好对标整改,变“阶段攻坚”为“长效管理”,实施标准化、模板化创建达标,确保把每一类点位做出具有伍家特色的文明范式。

点军区:建清单 查死角 抠细节 抓整改

点军区召开动员会后,建立了“四大家主要领导、区委常委包联乡镇(街道)、县级领导和区直单位包保小区、职能部门包干点位,督察专员督促整改”的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整体协调同步推进。

以五龙社区、杨家湾小区为例,“解剖麻雀”找问题,针对社区阵地建设、小区规范停车、楼道革命等,找死角、抠细节现场列问题清单24条,下发督办函明确整改标准、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项目化、模板化清单化开展创建督导。

通过LED屏、宣传栏、村村响、新媒体、上门入户等方式,对核心价值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致居民朋友一封信》等开展全覆盖宣传。

下一步,点军区将进一步细化量化创建任务,确保创建工作时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同时,针对存在问题和突出短板,坚持一个一个抓整改、一处一处促达标。

猇亭区:全面整治 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动员大会召开后,猇亭区进一步落实包保责任,明确激励措施,严格纪律措施,从细节着手抓整改,确保各项创建工作落地落实。

沿金猇大道、先锋路等主次干道,统一设计安装了800多个小站牌。在公园、广场、政务大厅、重要交通路口安装了97个景观小品。在临街单位、小区院墙新粉刷了50处3000余平方米彩绘。印制了30000份《致全区居民朋友的一封信》,全覆盖发放到所有街道、社区和创建单位。

各单位迅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每日出动240余人每天对主次干道300余处果皮箱,70余处公交站台进行清洗,对9座自管公厕进行保洁消杀,对主次干道采取“人工+机械”模式进行洗扫、洒水作业。

下一步,猇亭区将全面梳理街道、社区(小区)存在的问题,深入推进“楼道革命”,集中清理乱牵乱挂、乱搭乱建、违章停车等现象,加强城市管理、食品卫生安全、交通秩序、文化市场等监管和执法力度,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宜昌高新区:梳理重点难点 逐一督导落实

动员大会召开后,高新区拟定了重点项目任务清单,对十二类重点项目、50项重点整治问题逐一明确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高频次推动。建立“日督导、日通报、周调度,月拉练”工作机制,目前,收集整理市、区督导组反馈问题8类54个问题,印发5期问题清单。

全方位行动。全区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特别是三个街办、生物产业园、区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管局、教育局等单位,分别就基层基础创建工作、市容环境整治、市场秩序整治、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区直机关党委对党员干部双报到工作进行了细化安排,区交警大队在抖音平台上开展“文明交通出行,向不文明说‘不’”专题宣传。

下一步,将围绕重点项目清单,每周邀请市、区督导组开展一次联合督查。同时,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参与,通过多渠道大力宣传创建工作,提高群众的参与率、知晓率、满意率。

7月29日,画师们在猇亭区正大路白墙上手绘城市美景。据了解,他们描绘的都是猇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424公园、最美长江岸线、如画的居住环境,都被画师们“搬到”了墙上。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岳黎 通讯员 谭雪姣 摄

7月1日起,宜昌首批10家市直单位停车场在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如今1个月已过去,具体情况如何?8月1日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市直单位停车场有序开放

“停车场对外开放公示牌”……当日上午,在位于夷陵大道的宜昌市环卫处门前,记者看到这样一块牌子,上面注明了对外开放时间为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全天,而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结束后第一个工作日上午7:00之前相关车辆必须驶离,且停车场仅限7座以下小型客车。

“单位免费对外开放了19个停车位,7月份5个双休日期间,许多外来车辆进入停车,其中多数车辆是短时停车,仅有少数车辆停了一夜。”市环卫处保安李师傅边说边拿出一本“停车场对外开放登记表”,上面详细记录了对外开放期间,外来车辆的车牌号、电话、进场及离场时间等。

在位于体育场路的市民政局、西陵后路的市城管委门前,记者均看到了“停车场对外开放公示牌”。两家单位保安师傅都表示,双休日单位停车场对外开放后,很受市民欢迎。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此次首批10家市直单位停车场提供了近200个车位对外开放。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统一制作了“停车场对外开放公示牌”。10家单位中有8家暂时是免费停车,有2家因停车管理服务外包等原因暂不具备免费开放条件,也积极参照发改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不会超标准收费。

市民盛赞停车惠民政策

“这个惠民政策真的很接地气,出行方便很多。”32岁的郑女士说,她每个周末都要送就读小学的儿子去铁路坝附近参加培训班,停车是个老大难。上周末她偶然看见市城管委门前对外开放停车场的公示牌,很快找到了车位,省时省力还省钱。

家住市图书馆附近的王先生也是受益者之一。王先生说,周末他看到市环卫处的停车场对外开放公示牌后,就将车停在了市环卫处,十分方便。“感谢市委、市政府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也希望能大力推广,让更多的人受益。”

采访中,市民普遍期待更多单位能在双休日、节假日开放停车场,让停车更加方便快捷。

更多停车场年内开放

据了解,按照“成熟一批,开放一批”的实施原则,此次首批开放的是市红十字会、市商务局和市统计局办公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总工会、市住建局、市物流发展中心、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共10家市直单位停车场。

“从7月份5个双休日10家单位停车场开放情况来看,均执行地较好,共惠及千余辆社会车辆,市民反响很好。” 宜昌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根据实施情况,宜昌将逐步向社会公众开放更多单位停车场。原则上今年10月份以前符合开放条件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均要面向社会开放。同时,综合运用市场调节、结对错峰、特定时段开放等多种手段,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立足新定位

我们这样干

全天候全方位监管

守护市民“菜篮子”

8月2日9时,珠海路一方市场东山花园分店。统一的绿色柜台,整洁的地面,摊主们脸上洋溢着笑容,热情招呼着顾客……

“除保洁人员作业外,每家商户都配备了垃圾桶。”该分店店长武志国介绍,商户将垃圾进行分类,投进市场内相应的垃圾箱里。

记者发现,菜市场设置蔬菜区、肉类区、水产区等分区,32个摊位前都张贴了营业执照和食用农产品公示信息或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等。

“为让顾客买得放心,市场每天都会公布农残抽检结果。”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张震胜带着记者来到服务台,大屏幕上显示着当天农残检测情况。

文明诚信经营是市场建设的灵魂所在。记者看到,场内各处均张贴有“公平秤”相关告示,并备注监督电话。

19号摊位商户胡春兰告诉记者,监管部门不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每季度还会和市场评选出“红黑榜”。“诚信经营才是长久之计”,胡春兰说道。

“市场经营行为更规范,市民消费才能更安心、舒心。”市市场监管局网监科负责人姜毅介绍,除各县市区检查外,市局每周抽取4个农贸市场开展规范化创建检查,督促整改;同时每周联合市疾控中心对农贸市场进行环境监测。将探索智能化改造,对市场经营秩序和卫生情况开展线上检查,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监管。

商贸领域部署创建工作

建立“现场拉练”机制

7月26日,市商务局组织召开全市商贸行业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动员会,安排部署商贸领域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

根据会议要求,市商务局全员参与56家商场、超市、非星级高档宾馆、2家重点批发市场文明创建督导工作,实行领导包区、科室到企、责任到人,一级一级抓落实。建立“日报告”“周督导”“月通报”“现场拉练”机制,及时掌握工作动态,确保创建工作任务落细落实。同时,建立城区商务部门沟通群和重点企业沟通群,加强沟通联络,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安排工作。

目前,市商务局已启动重点商贸企业文明创建督导工作,指导和督促企业落实文明创建主体责任,督促各区商务部门落实属地责任,对标对表抓好落实。此外,还及时加印有关公益广告和宣传标语,免费发放给重点商贸企业,督促企业将创建任务尽快落实到位。

街巷电缆入地 城市颜值提升

7月29日,在猇亭区金猇路10千伏古通线电缆下地工程现场,20多名电力工人正在为道路一侧的架空线路搬“新家”。

金猇路作为猇亭区的一条主干道,车辆行人多,马路上的电杆影响美观,也存在潜在的交通风险。国网宜昌市高新区供电公司积极谋划,对金猇路10千伏古通线、地色线、古镇线实施线路缆化下地改造工程。

为了缩减停电时间,国网宜昌市高新区供电公司将停电时间提前至7月29日凌晨5点,3条线路70名施工人员同时施工,3点25分完成新旧负荷转移工作,提前7个小时恢复电力供应。

据悉,此次电缆下地工程,拆除70根电杆,新立环网柜21台,新装500千伏安箱式变压器10台,敷设入地电缆8千米,预计8月初将全面完工。

一起来听听

宜昌各地发展举措

夷陵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朝军——

作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夷陵将牢固树立争当创建标杆、金牌区域意识,为宜昌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提供强区担当。围绕全市关于文明典范城市的要求部署,夷陵率先开展了“楼道革命”活动,切实解决供水、供电、供气、物业、停车、加装电梯等民生问题。

西陵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黎锦——

西陵区将从转型升级、培育新风、城市管理、机制创新、为民办事、文明实践六个方面下功夫,全力推进文明创建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同时大力推进全域联动共建,充分发挥西陵区的主城区、中心区、主战场作用,为宜昌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聚力赋能。

伍家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玉——

伍家岗区将实施“强基塑形”“铸魂育人”“现代治理体系建设”“高能级城市建设”四大工程,铸牢城市软实力,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助力伍家岗区“五城一中心”建设,打造全国文明城市的“升级版”。

点军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晨——

点军区将坚持生态优先,融合公园形态与城乡空间,推进全域创建,让居民拥有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雕琢文明细节,用心用情解决民生实事,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充实。筑牢精神内核,着力实现志愿服务精准常态,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正能量,塑造新时代市民新形象。

猇亭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冬梅——

猇亭区将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快城市品质提升步伐,改善市容市貌提升人居环境,深化“楼道革命”、打造现代化示范小区、建设标准化农贸市场、描绘美丽乡村画卷,发挥志愿服务在文明典范城市的引领作用,引领全民踏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的新征程。

宜昌高新区党工委办公室副主任陈澜——

宜昌高新区将以奋力打造产城融合高地和市域治理高地为抓手,聚焦民生补短板、聚焦服务优环境、聚焦共治强载体,着力提高高新区的品位、品质、品牌,为宜昌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高新力量。

建设文明典范城市,您有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通过以下方式分享真知灼见、贡献您的智慧:

1.通过三峡日报、宜昌发布微信公众号留言

2.通过三峡云APP点击12345平台留言

3.将意见建议发送至三峡日报邮箱78074491@qq.com

(记者 刘晶晶、熊东华、时刚、邹媛、揭兴伟、赵璟一 见习记者 邓羽琴、邱怡、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