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百年求索路 感恩奋进新征程

2021-05-26 14:20 来源:三峡日报

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 陈华

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五峰对标“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大力发扬“开天辟地、战天斗地、脚踏实地”五峰精神,加快建成全国生态名县、旅游名县、特色经济名县,为宜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引擎”作出应有贡献。

学党史,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党史学习重在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怎么来的”问题,发挥好“红色基因库”作用,深度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活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党史生动再现、鲜活入心,激励党员干部赓续红色基因。五峰作为革命老区,是红色资源沃土,贺龙、廖汉生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五峰长期领导革命斗争,播撒革命火种;刘美树、张官波等革命烈士投身五峰解放事业,以身报国、以身许党,为全县党员干部树立标杆。五峰以革命圣地采花乡红色资源为轴心,规划出“前坪村莫家溪刘美树烈士公墓——白鹤村烈士纪念碑——长茂司村湘鄂边五县党代会址——红渔坪村江南游击纵队纪念碑”党史学习教育路线,让全县党员干部重走艰辛路、重温血泪史,感受革命先烈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革命气概。在全县组织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和英烈家属慰问活动,让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品质得以传承。

悟思想,把绝对忠诚刻入灵魂。理论上的追随是最内在的追随,思想上的看齐是最根本的看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旗帜,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逻辑起点。要善于从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悟出真理味道,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改善中悟出实践伟力。近年来,五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顺利摘掉贫困县“帽子”,群众生活实现由“贫”到“富”;成功创建五峰民族工业园,飞地经济经济发展由“弱”到“强”;完成县城避险迁建,居住环境由“险”到“美”;大办交通斩“穷根”,交通物流由“闭塞”到“畅达”。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五峰将进一步感恩奋进,用伟大思想立根铸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

办实事,把为民情怀植入行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让广大党员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也要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五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推动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群众工作成效。坚持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组织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系列活动,全县242家单位3433人下沉社区报到,对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排查,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组织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队和60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看望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和革命先烈后代,帮助民政低保特困人员和“三留守”人员解决实际问题。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把为群众办实事与“十四五”规划落地结合起来,围绕营商环境、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解难题、疏堵点、抓推进,营造大抓发展的强大气场。

开新局,把担当实干写入时代。回望奋斗路,砥砺再前行。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五峰将继续保持“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执着,奋战“十四五”,谱写新篇章。主攻特色经济,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构建“精品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业+飞地经济”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催生交通质变,争取沿江高铁、呼南高铁过境渔洋关并设站,推动宜张高速、宜来高速、市政配套等重大项目建设,掀起新一轮县城建设高潮,打造高能级县城。实施“全面融入宜昌、全面对接武汉、全面联动周边”开放战略,在全市发展大局和“宜荆荆恩”城市群中找准五峰定位,将五峰打造成武汉市民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消费帮扶基地,促进高水平开放。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建设行动,衔接高起点振兴。聚焦民生福祉,补短板、促提升,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共创高品质生活。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落实“双报到、双报告”工作机制,实现高效能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