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8 16:34 来源:中国扫黄打非网
近年来,鄂州市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总抓手,聚焦夯实主体责任,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凝聚成员单位合力,积极落实各项任务,工作呈现新局面。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工作小组领导机构和办公室日常机构。将“扫黄打非”作为重要工作议题,纳入各级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和年度考核指标、党委(党组)书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重点内容。市、区、乡(镇)、村(社区)四级健全组织构架,配齐“扫黄打非”工作队伍,构建快速反应、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张网”监管体系。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推动,“扫黄打非”办公室积极组织指导协调,其他各相关部门责任人按照部署要求有力有序推进,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群防群控、联打联治的“一盘棋”工作格局。
二是开展专项行动,打击非法行为。指导、协调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以打击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为首要任务,以互联网为主战场,持续开展“护苗”“秋风”“净网”等五大专项行动,以打开路、以案促治对各类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坚决打、坚持打、狠狠打、毫不手软地打,有效净化出版物市场和网络文化环境。2019年以来,共出动文化执法人员1200多人(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861家(次),查处各类案件20余起,破获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件3起,破获其他涉黄涉非刑事案件12起,刑事打击处理14人,查处涉黄行政案件16起,小明太极(湖北)国漫文化有限公司网络传播权纠纷案、胡某某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案等的查处取得较好社会效果。举行“4·26知识产权日”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行动,现场粉碎非法碟片2200多张,销毁非法卫星窝、高频头800多个,送厂化浆非法书刊22400余册、宗教类非法出版物1200余册。
三是推进阵地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制定《鄂州市“扫黄打非”工作进基层实施方案》,落实五进”(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景点),建设基层站点357个,实现全覆盖。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全面辐射,高标准建设“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梁子湖区被授予“全省‘扫黄打非’示范区”,太和镇被授予“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梧桐湖新区、柯畈村、东沟村、太和希望小学被授予“全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称号。2019年全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现场推进会在鄂州召开,推介梁子湖区基层示范点建设“整区推进”经验。利用村级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农家书屋、乡村舞台、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资源,将“扫黄打非”融入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工作中,让“黄”“非”现象无处遁形,一旦发现就被举报、查处,群众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对于解决文化安全隐患发现难、查处难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四是强化正面引导,营造良好氛围。统筹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采用新闻、专栏、专题、访谈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措施成效和典型案例,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支持“扫黄打非”工作的舆论氛围。在进学校工作中,各地结合“护苗”专项行动,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手抄报、发放“绿书签”、推介赠送优秀图书、播放“护苗·网络安全课件”、“致家长的一封信”、“以案说法”等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及家长自觉远离和抵制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倡议多读书、读好书,做到绿色阅读、文明上网。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景点工作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展板、悬挂横幅标语、举行签名活动等形式,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扫黄打非”斗争。在进邮政、运输、文化等相关企业工作中,各地通过举办培训班、标注警示语等,教育引导广大从业人员履职尽责、把好关口、遵规守纪、依法运营。近两年,在各级媒体共刊发各类宣传报道60余篇,播放公益宣传片60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发放《“扫黄打非”知识手册》10000余份,推送“扫黄打非”小知识2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