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15:57 来源:三峡宜昌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对此,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深化理解。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系统完备的。这次全会提出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和国家监督体系13 个方面的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总体图谱,是由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共同组成的制度体系。在这一制度体系中,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接力探索、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得来的,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产物。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制度的价值在于实践,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的实践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能够密切关注时代问题,及时回应时代要求,能够在实践中体现指引方向、规范行为、提高效率、维护稳定、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这次全会指出,“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两大奇迹”, 这一伟大飞跃,这13 个方面的显著优势,都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度认同的,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科学性、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和有力证明。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要部署,我们要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有力制度保证。(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孝红、宋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