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十年 猇亭腾飞

2022-12-16 10:18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肖雨琴  审核:肖雨琴

岁月执笔,书写猇亭腾飞的壮丽诗篇。这十年,生态环境焕然一新,全年优良天数比例从2012年的53.96%上升至2021年的85.7%;这十年,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03下降到2021年的1.88;这十年,产业转型成绩斐然,精细化工占化工总产值的比重从2012年的29.5%上升到2021年79%。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未来,猇亭将全力抓好长江大保护,全力构建优势产业集群,全力塑造核心竞争优势,全力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建设千亿滨江临空产业新城加速崛起,努力打造全面展示长江大保护成果的重要窗口,加快向全市第一方阵迈进,奋力书写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猇亭答卷。

生态优先 建设13公里滨江生态廊道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冬日的猇亭滨江绿带绿意葱茏,焕发迷人色彩。

轻装上阵,从灯塔广场出发,经古战场栈道、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腾退的沿江一公里、424公园、长江大保护教育基地至历史文化街区织布街,穿行在滨江生态廊道中,听惊涛拍岸,看碧波万里。

猇亭滨江绿道。三峡日报通讯员 杨青 摄

这一碧万顷的绿意覆盖的是曾经的砂石码头、煤场、化工厂。2018年起,猇亭区整治清退非法码头,为长江“留白增绿”,先后拆除沿江的砂场、码头,建成绿意葱茏的滨江绿地。如今,17.2公里的猇亭长江水域岸线绿波荡漾,灯塔广场热度持续高昂,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之地。

“我们正在建设13公里的长江生态廊道,未来将与宜昌主城25公里绿道连接。”猇亭金猇城发集团董事长高杕介绍。

当前,猇亭聚焦宜昌市委七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新要求,将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探索山水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今后,猇亭将持续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守住水环境安全底线。抢抓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规划建设长江大保护公园,加快滨江生态廊道建设,将灯塔广场、三国古战场、424公园、长江大保护教育基地、织布街江滩等串珠成链。聚焦长江大保护,重点围绕理论宣讲、生态环保、科学普及等主题常态化开展“长江哨兵”志愿服务活动。目前,猇亭区已成立志愿服务队70余支,注册志愿者达1.4万人。

能级跨越 构建优势产业集群

“过去企业的核心产品按吨卖,现在按克卖。”10月2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上,党的二十大代表、兴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璋自信地向世界介绍兴发集团加快绿色转型升级的发展历程。

兴发集团在全国共有19个化工园区,位于猇亭的宜昌新材料产业园是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一个。

据介绍,过去几年,兴发累计投入近60亿元推动绿色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迈向绿色化、精细化、高端化。目前,研发黑磷制品获得重大突破,从论吨卖到按克卖,黑磷制品价格每克可达数千元。兴发自主研发的电子级磷酸、硫酸、蚀刻液系列产品,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提升产业链,强化创新链,推动产业结构迈向绿色化、精细化、高端化,打造世界一流的精细化工企业。”冲刺中国企业400强,李国璋踌躇满志。

兴发集团的转型发展,是猇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产业能级跃升的一个缩影。侧耳倾听,在猇亭这块投资热土上,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铿锵有力。

起帆电缆新增“豪华”生产线,投产后可生产超高压海底电缆,预计今年底所有生产线生产总值可达到40亿元。

宜昌市兴越新材料有限公司加强产品升级,品质实现新跨越,使其产品一度从2000元 /吨卖到了最高峰35000元/吨。

广汽宜昌工厂52秒下线一台新车,这个世界级智能智造标杆工厂产量累计突破10万台,产能产值一跃而上,呈爆发式增长。

广汽乘用车宜昌工厂智能化生产线。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黄翔 摄

能级跨越,点燃新引擎。猇亭区充分发挥临江、临空、临港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优势项目,逐步建成精细化工和新材料、汽车与高端装备制造、合成生物、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优势产业。

未来,猇亭将形成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汽车及高端装备2个1000亿级产业集群,合成生物、新能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3个500亿级产业集群。

创新驱动 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近日,从湖北三峡实验室微电子化学品研发中心传来好消息,微电子关键化学品研发实现新突破。

芯片制造有数百道工序,每两道工序之间都会用到大量的电子化学品。目前,湖北三峡实验室针对性地开发蚀刻液,主要用于半导体芯片制造过程中二氧化硅层的蚀刻和清洗。湖北三峡实验室在国内首次掌握了该产品的核心技术,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预计今年底可以实现供应。

湖北三峡实验室。三峡日报通讯员 杨青 摄

除了微电子关键化学品外,湖北三峡实验室还有磷石膏综合利用、磷基高端化学品、硅系基础化学品、新能源关键材料和化工高效装备与智能控制等5大研究方向,11位行业专家领衔,担任实验室首席科学家,265名专职研发人员正在全力攻克更多科技难题,助力猇亭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在猇亭,以湖北三峡实验室为代表的创新平台克难攻坚,持续发力,讲述着一个个精彩的猇亭故事。

湖北汇富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制定的国际标准,荣获中国氟硅行业2021年标准创新贡献特等奖,提升了行业的国际话语权。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国内最早获得气相法氧化铝发明专利授权并实现产业化的企业,成为新材料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作为猇亭区首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宜昌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持续加大科技研发,破解0.18毫米超薄电子玻璃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打破了国际垄断的局面,目前又研发出0.03毫米的超薄玻璃,正在进行试生产。

科技创新,蓄积发展新动能。目前,猇亭区已搭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35个,高新技术企业达55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1.8%,居全省第二、宜昌第一,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4.1%。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一个个强势崛起的优势产业撑起猇亭发展的脊梁,猇亭千亿滨江临空产业新城的梦想指日可待。

我眼中的十年

幸福就在青山绿水间

——“长江哨兵”志愿者程文婷的护江生活

儿时的江滩芦苇飘荡,一群小伙伴捡石头、码炉灶野炊,身边,江豚跃出水面,露出微笑。无论时光多么久远,“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美景是萦绕在心中永久的眷念。

我叫程文婷,今年39岁,是土生土长的猇亭人,因为对长江的眷念,大学毕业后,我毅然回到家乡工作,成为一名英语老师。这十年,猇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的老房子拆迁了,昔日黄土地上崛起了一座座现代厂房,我的父母也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成新市民。兴发、宜化、南玻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猇亭,左邻右舍都在家门口就业。2012年起,我也从教师变成了一名社区工作者。

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猇亭的天空开始蒙上了一层薄纱,云朵也变得羞羞答答,黯淡无光。转折发生在2018年。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视察湖北,首站到宜昌,为长江经济带把脉问诊、定向领航,留下“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殷殷嘱托。

从此,猇亭壮士断腕、改头换面。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拆除江边22套价值12亿元的落后装置,腾退800亩土地进行植绿复绿。织布街旁不远的新洋丰、龙玉化工等化工企业纷纷搬走,不到一年,儿时的蓝天、白云、清水又回来了。

居住环境也在发生变化,猇亭区委、区政府斥资改造江滩,绿色亲水走廊、健康步道、休闲小广场沿江而起,茶余饭后,我带着家人在江边散步、玩耍,享受当下的幸福时光。

长江生态日益改善,我的内心也燃起了熊熊烈火。2018年,在猇亭区桐岭新村社区老党支部书记丁万明的倡议下,我毅然加入到“长江哨兵”志愿服务队行列,呵护母亲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行走在长江沿线,清扫码头垃圾、养护沿岸绿化、收集港口废弃物。无论酷暑寒冬,浩瀚的江面上,清漂小船徐徐前进,我们清走了江上的漂浮物。在我们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保护长江的行列中来,“长江哨兵”从一条船、几个人发展到目前14000余人。

如今,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地增强,长江漂浮物、沿岸垃圾越来越少。但“长江哨兵”的使命仍在,我们的服务内容从单一的生态环保不断向理论宣讲、科学普及、法律服务、文化文艺等方面拓展,以志愿服务助力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

江河不息,奋斗不止。未来,我仍将奔走在保护生态的道路上,继续守护长江的安宁与美好。

猇亭一景。三峡日报通讯员 杨青 摄

记者手记

殷殷期盼向未来

回望过往,猇亭阔步迈向新时代,经济、社会、产业、生态建设硕果累累,展望未来,千亿滨江临空产业新城的宏伟蓝图赫然在望,擎起时代大旗,猇亭必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让浩瀚长江、锦绣河山更加壮美。

非凡十年,在绿色发展中拥抱未来。猇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决关停污染产业,全力修复长江生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绿色发展取得实效。从灯塔广场到织布街,一条绿丝带穿行于山水与城市之间。腾退的空间里,新旧动能转换抢滩新赛道,在经济的浪潮中,猇亭用一张张名片说服世界。

非凡十年,在科技创新中驱动发展。创新要素流淌在每一寸生机勃勃的猇亭大地上。湖北三峡实验室正在攻克世界难题,在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新材料带来产业跃升的无限遐想。新的技术革命涌现出太多的新事物、新纪录,猇亭擎住时代发展的大旗,跑出了日新月异、只争朝夕,更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非凡十年,在产业升级中赢得先机。从“弯道超车”到“换道超车”,猇亭正锚定发展新赛道、“换”出新生机,产业由化工一支独大变成精细化工和新材料、汽车与高端装备制造、合成生物、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遍地开花。

奋斗永无止境,发展未有归期。踏上新征程,猇亭广大党员干部以“不干则已、干必干成,不干则已、干则一流”的奋进姿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续写下一个十年的出彩答卷。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阮仲谋 杨婧 杨春艳 通讯员 胡梦潇 谭雪姣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