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文史专家话中秋民俗——圆圆白玉盘 浓浓家国情

2022-09-09 07:16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审核:熊鹏

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我市又有怎样的民俗?9月8日,记者采访了宜昌市相关文史专家。

“中秋节源自上古祭月之天象崇拜。”宜昌市社科联副主席龙会忠告诉记者,祭月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就是古老的“祭月节”。北宋时期,已将农历八月十五日定为中秋节。明清时期,人们赏月、祭月的情趣更加浓厚,并沿袭至今。

中秋在中国古人眼中具有特殊的意味。龙会忠说:“上承‘七夕’自由爱情之浪漫,下启重阳敬老爱老之情怀,前呼上元节有情人终成眷属之美意,后应春节万家团圆之吉祥,为中秋盛入了满满的家国情怀、人间大爱。现在看来,中秋月圆已经等同于一个家国团圆的精神符号与祭祀仪典,是一个古老的民俗传承,又是一种现代文明的历史接续。”

“中秋节赏月、祭月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杜心宁说,宜昌府志就曾记载,城区的文人、学子爱在中秋节相聚赏月,吟诗作赋。城区鼓楼街至河街一带,张设彩棚,陈设彩灯。这一特殊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宜昌的老人还称吃月饼为“杀鞑子”。据杜心宁介绍,这个说法源自元朝,是指人们在月饼中暗藏“杀鞑子”纸条传递信息。本地制作月饼,是民国初期引进下江糕点后才开始的。1949年以后,月饼的式样、品种、味道等日益多元,特别是“三峡饼”曾风行一时。(记者杨婧)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