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让“粽子+宜昌”文化大放异彩

2022-06-01 16:40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覃江云  审核:金睿

端午节临近,各类花样粽子席卷各大市场。近日,市场上热售的一款“龙舟粽”掀起消费热潮,商家把包装盒设计成龙舟的样子,粽子吃完以后,包装盒经过简单折叠就能变身龙舟模型,可谓创意十足。

据悉,近年来许多主打新概念的花样粽子纷纷登场,将“粽子+”玩转整个消费市场。主要表现在“粽子+新馅料”:除了在传统口味上下足功夫外,花样粽子囊括了榴莲、小龙虾、螺蛳粉、臭豆腐、咖喱等各种新奇馅料,广受年轻人欢迎。其次是“粽子+新样式”:花样粽子在包装形式上设计精巧,包含礼盒装、真空装、布袋装、竹筐装、网兜装等样式,各有特色。“粽子+新主题”将跨界表现得炉火纯青:花样粽子或与当下时尚热点紧密结合,或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馆藏名画主题、茶叶主题、坚果主题、动漫主题、航天主题等各种跨界张力十足。“粽子+新营销”异军突起:以拆盲盒、手工DIY、咸粽vs甜粽投票讨论、高“粽”状元等为代表的新型营销模式,既迎合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又增加了新的吸引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更需要围绕粽子这一个传统产品而延伸出来的多样元素,为粽子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全新的时代张力。

加大粽子文化挖掘和原创力度。一方面要加强粽子文化的挖掘力度,充分吸纳同粽子有关的诗歌、历史故事、传说、楚文化、消失不用的老地名等元素内容,形成对粽子文化的整体性、多样性阐释;在保护和传承粽子文化的同时,着力开发“粽子+宜昌”大IP,立足宜昌地域特色和民俗风貌,增加宜昌蜜桔、宜红茶、三峡大坝、王昭君、中华鲟等宜昌元素,为粽子文化注入宜昌创新活力,推进宜昌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擦亮宜昌历史文化遗产的“金名片”。

加大营销宣传推介力度平台。一方面,利用屈原故里的独特优势,打造屈原文化节、三峡旅游节、龙舟大赛、民间诗歌创作大赛等,把粽子文化融入旅游产业和城市营销的全领域。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抖音、快手、微博等伴随着5G、人工智能、AR/VR等多种传播的“流量密码”,着力在粽子卡通形象、粽子文创产品、动漫游戏、视频直播粽子生产包装全流程、网红粽子测评、美食节打卡等热门话题和词条上引流,让“粽子+宜昌”IP顺利“出圈”。

加大多类消费场景的联动聚合。技术的变革满足了多元化的消费诉求,催生了更多的文化消费场景。要充分利用端午节黄金时期,大力开展“美食节”“端午展”“特色商业街区市集打卡”“粽子主题公园项目”等系列活动,同时,“云市集”“VR直播购物”满足消费新需求,打造沉浸式购物体验,真正让“粽子+宜昌”IP“动”起来,让景区体验“联”起来。

事实上,在灵活运用“粽子+”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国人分外坚定的民族文化自信,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守护。今年,宜昌举全市之力塑造城市品牌,用好用活“粽子+”可以为宜昌弘扬屈原文化、打造城市名片增添新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屈原文化符号。

作者:猇亭区委办公室 张京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