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性的气魄传承屈原文化——三峡日报记者专访“第二届屈原诗歌奖”部分获奖者和评委

2022-06-02 07:54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李敏  审核:熊鹏

6月1日,第二届“屈原诗歌奖”颁奖典礼在宜昌举行。三峡日报记者专访了张执浩、沈苇、陈先发、梁平、阎安、娜夜、阿信、谷禾、金铃子、李满强等部分屈原诗歌奖获奖者和评委。他们相信,宜昌完全有实力把“中国诗歌之城”这张名片越擦越亮,以世界性的气度和气魄传承屈原文化。

张执浩:“诗歌之城”名片越擦越亮

“我是宜昌的女婿,非常荣幸能够担任宜昌‘诗歌大使’!”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汉诗》执行主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第二届屈原诗歌奖评委张执浩表示,他很高兴能够再次来到这座诗情澎湃的山水之城。

张执浩介绍道,本次活动收到的参评作品量十分喜人,其中诗集400多部,还有2000多位诗人近万首诗歌参加征文奖角逐,“屈原诗歌奖”的号召力可见一斑。“这些诗歌基本上涵盖和代表了当代汉语诗坛老中青三代的写作水准,我觉得都很好。”

了解到宜昌正在着力打造屈原文化“一标三地”,张执浩表示,屈原对于中国文化有着开创性的意义,不能仅仅将屈原当作一位古代诗人,更应该不断开发屈原文化的当代性。

“屈原高洁的人生品质、不屈不挠的求索精神,以及他怀有的强烈‘美政’愿望,对我们当代诗人十分具有启发性。”张执浩认为,宜昌应该深挖屈原留下来的这些宝贵遗产,让屈原文化深入到现实生活的各个细节中,将屈原诗歌奖作为长期文化活动项目,组织力量深入研究屈原的作品,从中提炼出各种艺术形态,用多样性的艺术手段来呈现屈原精神的价值。

张执浩表示:“我们有理由相信,宜昌完全有实力把‘中国诗歌之城’这张名片越擦越亮。”(记者 何婧)

沈苇:以诗人之魂筑诗歌之城

“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第一次来到‘中国诗歌之城’宜昌,令我印象深刻,感觉美好!”浙江传媒学院教授、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屈原诗歌奖获奖诗人沈苇介绍,自己出身江浙、久居新疆,对于长江流域的三峡地理和人文风情向往已久。

“《诗江南》是我在新疆生活工作30多年后,重返浙江为‘第一故乡’创作的首部诗集。”沈苇介绍,诗集名的地域面以长三角(狭义江南)为核心,涵盖了包括湖北在内的整个大江南地区(广义江南),其中宜昌又位于巴楚文化的交界地带,群山、丘陵、平原、大江、峡谷……地舆地貌具有《楚辞》《离骚》瑰丽多姿的色彩和特征,令他为之向往。

“能获得以屈原命名的诗歌奖,我倍感荣幸,唯有发愤写作、上下求索,才不负褒奖。”沈苇认为,屈原是一位站在文化源头和精神源头的“巅峰诗人”,他是第一位将“言志”与“缘情”完美融合的诗人,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精神源头之一,也是宜昌最大的文化符号。他期待宜昌以更高站位和视野发展屈原文化、做强屈原文化,在地方特色和中国特色之上,以世界性的气度和气魄传承屈原文化,以巅峰诗人之魂,筑中国诗歌之城。(记者 何婧)

陈先发:探寻中国诗歌不灭的火种

“宜昌颁发的‘诗歌大使’铭牌,一直高置在我的书架上。”6月1日,当代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安徽省文联主席陈先发接受采访时说,宜昌的山河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在心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对2018年首次来宜,陈先发记忆犹新。在跟基层学校的孩子们座谈诗歌与屈原文化时,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充满童趣的现场问答,让他备感诗歌文化在宜昌民间土壤中有着繁茂的根系和旺盛的生机。

“宜昌举行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就是很好传承屈原文化的形式。”陈先发说,近年来宜昌在弘扬屈原文化和诗歌文化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令人耳目一新,自身的区域文化形象也日益鲜明。

对于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屈原文化,陈先发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文化活动的设计上,要让其成为一种“活态的文化”,用不断涌现的文艺新作来构建新时代的史诗;诗歌文化活动要有持续性,最终形成强大“品牌效应”;搭建更多平台,促成宜昌成为全球屈原研究和诗歌交流的核心地带。

“当代诗人与屈原同在一部绵延不绝的史诗中。”陈先发表示,当代诗人应在屈原诗歌中探寻中国诗歌不灭的火种,多与读者、爱诗之人交流,让普通群众感受诗歌的魅力,通过诗歌了解屈原、了解端午,更好地传扬,让端午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记者 蔡昶)

梁平:带着创作成果致敬“诗魂”

“很荣幸我的诗集《时间笔记》获得第二届屈原诗歌奖。这不仅代表一种荣誉,更重要的是能作为一名诗人,带着自己的创作成果来到屈原故里宜昌,以这种方式向屈原致敬。”成都市文联主席、第二届屈原诗歌奖获奖者梁平对记者说。

“屈原所代表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一生沉浮,却在得意与失意的时候,始终直面残酷的现实与不堪忍受的浊俗,关注社稷、为民发声。这种写作精神值得我一生去学习。”梁平表示,在他创作《时间笔记》的过程中,尽可能地直面现实,直面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与生俱来的隔阂,以时间作为切口,倾其全力调和这种关系,在诗歌中创造一种和谐的状态,让这些关系达到一种和解。

《时间笔记》是梁平第12部诗集,这些诗歌皆可看作带着轰鸣的钻杆,一寸寸深入地心岩层。“因为决意寻找到平复焦虑和隔阂的话语途径,全部的诗篇就成为这一重大而神圣使命的和声。”这本诗集展现着一种理想主义精神,以及诗人在追求此理想过程中的率真、坚忍、无所不及的姿态。(记者 郑健捷)

阎安:坚守诗歌精神 擦亮诗歌品牌

“这座城市倚着一条伟大的河流、一座世界级的伟大工程,还有我国伟大的汉语诗歌传统开拓者。”6月1日,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著名诗人阎安表达了对宜昌的赞美和神往之情。

“屈原的诗歌在汉语言文化中的开创性意义丝毫不亚于《荷马史诗》之于古希腊文化的重要性。”阎安毫不吝惜对屈原的推崇。

“诗性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最本质的推动力,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谈及诗歌之城的建设,阎安说,宜昌作为屈原故里,诗歌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建议宜昌要坚守诗歌精神,传承屈原文化,擦亮诗歌品牌。“以长江文化、自然文化、屈原文化为核心,打造独具特色的江南文化。”

关于宜昌打造特色教育,阎安说道: “还要把屈原文化富有现代创意地融入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各环节,让孩子们以‘接地气’‘生活化’的方式,进一步传承、弘扬屈原文化。”(记者 邹媛)

娜夜:屈子精神永不磨灭

“一座拥有屈原故里和屈原诗歌奖的城市,必将是一座赢得世界瞩目、深受诗人爱戴的城市。” 甘肃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屈原诗歌奖获奖诗人娜夜在接受采访时说,屈原诗歌奖以诗歌为载体向伟大诗人屈原致敬,其影响力注定持久而深远。

对于一个诗人,什么是最高奖励?娜夜说,《栽种玫瑰的人》获得第二届屈原诗歌奖,就是一次难得镜鉴传统、矫正自己的机会。

“我对屈原故里慕名已久,此次趁着获得屈原诗歌奖的机会来到宜昌,让我感受到从旧诗到新诗、一代代诗人的承继、赓续和创造,使屈子不断重生、诗魂不灭。”娜夜提到,屈原抚情而效志,却冤屈而志抑,只好投身汨罗,留下“发愤以抒情”的《离骚》,但他向死而生的精神,在这座诗歌之城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记。

娜夜表示,屈原诗歌奖的评奖作品不问来处、只重文本,以传承屈原诗歌精神为标准,用开阔包容的姿态,赢得了广大诗人的心。 (记者 何婧)

阿信:诗意根植于古老的血脉中

《裸原:阿信诗选(1988~2021)》是诗人阿信近年新作结集,获第二届屈原诗歌奖。这本诗选作品大多以青藏高原、甘南草地为背景,带着浓厚的甘南地域特色。

“我所有的作品里都有对这个时代作出的反应。透过万花筒般的现实表象,看到背后更开阔的东西,获得某种整体感、深邃感和某种浑然的生命意识。”阿信说,这也是这部诗集虽聚焦甘南,却超越了地域,展现一种开放包容文化姿态的原因。

阿信表示,很荣幸能带着自己的创作成果来到屈原的故乡宜昌。“‘中国诗歌之城’是宜昌城市文化名片之一。‘诗意栖居’‘诗歌之城’的标签无疑会提升一座城市的历史形象和人居环境品质。”

阿信说,宜昌这座城市的诗意根植于它古老的血脉之中,汉语诗歌的源头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在宜昌:屈原是巨大的星辰,长江至少承载着半部诗歌史。“赓续自屈原、楚辞以来两千三百多年的诗歌传统,并为之注入当代的诗意,使生活的诗意和诗意的生活成为这座城市的日常,这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记者 郑健捷)

谷禾:让更多人传承诗歌文化

“宜昌是屈原诞生地,也是涵养和弘扬屈原精神的诗歌之城、理想之城和创新之城。”6月1日,《十月》杂志主编助理、当代著名诗人谷禾第三次来到宜昌,他表示屈原和诗歌赋予了宜昌与众不同的新元素,浓厚的诗歌文化氛围令他印象深刻。

谷禾1989年开始诗歌创作,他认为诗歌作为最美妙的语言,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好的诗歌,读之让人赏心悦目、增进修养、提升审美,能让人徜徉在诗意盎然的精神世界里品味人生。”

多年来,谷禾创作了多部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优秀诗集。谈到作品《北运河书》获得第二届屈原诗歌奖时,谷禾介绍,北京通州北运河沿岸的风物、景色都给他的诗歌创作带来很多灵感。他表示,多次领略了宜昌秀美山水、风土人情、民情风俗后,希望自己和更多的诗人参与创作展示宜昌成就、讴歌宜昌人民的优秀诗篇。

谷禾提到,他与宜昌本地诗人保持着密切联系,对宜昌在传承和发扬屈原文化的做法高度赞赏。“宜昌拥有半城山水半城诗的美誉度,在城市文化发展和文化品牌方面的做法广受关注。”

“不仅要学习屈原的诗歌,更要学习和追随他求索真理的创新精神。”谷禾说,屈原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宜昌举办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诗歌让端午习俗有了新的载体,也让更多人了解诗歌、学习诗歌,对传承诗歌文化起到重要作用。(记者 蔡昶)

金铃子:因爱生情,因情有诗

“大多数诗人都怀有一种向古人致敬、向源头文化求索的精神,我也不例外。”谈及本次获奖作品《例外》如何诠释屈原的“求索精神”,金铃子对记者说道。

“诗歌有两大源头,一个源头是《诗经》,一个源头是《楚辞》,而它们仍然在滋养着今天的诗人。如何向中国诗歌的传统靠近,这是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当代诗人一直探索的。”金铃子将新诗看作整个中国诗歌传统在现代的延续,新诗是中国诗歌大传统内部的小传统。“即使我们今天诗人们的感性形式已经与古典诗人差别巨大,我们却仍然使用着古人赋予我们的文字和词汇,这些会像基因一样刻录在我们身上。”

《例外》是金铃子新诗作品集。作品将作者的感性、敏锐、深刻的创作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用深邃的语言表现对万物的“大爱”。

“我创作诗歌的过程就是一个表达‘爱’、诠释‘爱’的过程,正因为爱祖国、自然、人类,才有了诗歌。”金铃子表示,爱是个博大的课题。“亲情、友情、爱情,自然之爱,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与我的生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爱生情,因情有诗。”(记者 郑健捷)

李满强:宜昌是心中的“诗与远方”

“在我心目中,屈原作品里弥漫的浓郁家国情怀,彰显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基石。”6月1日,第一次来到屈原故里宜昌,“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获得者李满强思绪万千。

在千年前屈原写下的灿烂篇章中,李满强对《离骚》情有独钟:“这是他浓郁的,发自肺腑的对脚下土地的热爱,乃至于疼痛。”

“作为后来者,写《斑斓之虎》是向他致敬,更是向传统致敬。”深受屈原作品影响的李满强在本届“屈原诗歌奖”征文中,创作《长调:斑斓之虎——谨以此诗献给中国诗歌之父屈原》。

谈及创作初衷,他说:“屈原为了理想可以坦然放弃生命,这种生命观价值观什么时候都不过时。”他希望通过作品传递这样的信息:人活着,不仅仅是一日三餐和眼前的苟且,也应有自己的精神价值取向。

“此次来宜昌,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热烈的屈原文化传承氛围。”李满强说,以屈原诗歌奖和端午文化为品牌的系列活动持续多年,宜昌已形成自己独特的内涵和良好的社会效应,成了很多人心中的“诗与远方”。(记者 邹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