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长江大桥封闭改造,城区交通未见严重拥堵——“文明之路”考出畅通答卷

2023-10-25 08:06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审核:金睿

这是宜昌城区交通史上一次大胆的决策,更是对城区交通一次严峻的考验,承担长江两岸市民出行的主要过桥通道——夷陵长江大桥开始为期一年的封闭施工。

10月14日,夷陵长江大桥开始封闭施工,施工人员正在拆除北山坡段引桥桥面。记者吴延陵、付蓓蓓摄

目前,夷陵长江大桥封闭已十余天,中心城区道路运行依然畅通、安全,未发生因封桥改造引起的交通拥堵等情况。社会各界对夷陵长江大桥改造期间交通管理措施知晓率高,对管理效果好评度高。

夷陵长江大桥正式封闭施工后,至喜长江大桥、伍家岗长江大桥、三江桥、西陵二路快速路、沿江环北车流量同比分别上升41%、29%、22%、5%、20%。车流量上升了,城区交通却没有出现严重拥堵情况。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多个部门和市民,还原畅通背后的故事。

10月14日,夷陵长江大桥开始封闭施工,施工人员正在拆除北山坡段引桥桥面。记者吴延陵、付蓓蓓摄

一次史无前例的封闭

6月11日,夷陵长江大桥北引桥拆除工作正式开启。随着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全部就位,标志着建于2001年的江北引桥,将完成它连通城区两岸的历史使命,为新的高架桥快速路“让位”。

该引桥自夷陵长江大桥北出入口开始,向东北延伸,在跨越4条东西向城市主干路后落地,全长1076米。老引桥“正值壮年”,见证了宜昌22年来的沧桑巨变,承载了许多市民的情感和记忆,但为提高车流上限和运载力、清除结构病害隐患,从城市发展长远考虑,须拆除重建。

“整个拆除工程预计将持续到12月底,从2024年开始,将启动新引桥的建设。”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地处闹市街区,红线宽度窄、人车流量大、社会影响力大,而首先拆除的跨环岛高架桥段更是城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点之一。为最大程度缩短工期、降噪、降尘,减少施工“阵痛”,拆除过程采用三阶段式绳锯吊装法。

新建的江北引桥将在老引桥的基础上,沿城市主干道城东大道、港窑路继续向东北延伸,主线总长5470.9米,其中高架桥总长3872.4米,整体快速化改造路段是老引桥长度的5倍。新建路段设计车速为50至60公里每小时,双向四车道,预计将于2026年8月竣工。

据了解,项目建成后,将改善宜昌城区最拥堵路段“胜利三路—城东大道—港窑路”的交通现状,该路段通行时间将由高峰期30分钟缩短至5分钟。该项目作为我市“四纵五横”道路规划中“横二”快速路的关键部分,将与多条城市主干道实现无缝对接,形成快速环路,以此拓宽城市交通骨架,增强城市各区域组团的快速联动,对于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速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一场意料之外的畅通

10月14日凌晨,夷陵长江大桥正式开始为期一年半的封闭施工。

10月16日早高峰时段,至喜长江大桥体育场路下桥路口,车辆有序通行。记者吴延陵、付蓓蓓摄

10月16日,星期一,大桥封闭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当天的早高峰,许多市民预计的严重拥堵并没有上演,而是意料之外的一路畅通。

当天早上7时许,记者驾车对至喜长江大桥周边的相关路段进行了实地探访。

7时30分,记者开车从城区体育场路出发,行至体育场路胜利四路口时,直行及左转车道均未出现拥堵情况,部分车辆正常在路口等待红灯。到达东山大道云集路口,车辆有序通行,未出现滞留情况。

7时40分,记者继续向西直行至西陵二路东山大道路口,此处为西陵二路快速路下行匝道及至喜长江大桥上桥匝道,两处匝道车流有潮汐式滞留,并未造成严重拥堵,车辆均通过匝道有序上下桥。

记者行至至喜长江大桥跨江桥面,双向车流均可以保持50公里/小时左右的车速通行,未产生拥堵滞留情况。沿途的交通节点均有交警执勤,指挥疏导车辆有序、安全通行。

7时52分,记者从点军折返后,继续沿至喜长江大桥往西陵区方向行驶,并未出现滞留情况。在西坝下桥匝道口,记者看到现场竖有提醒标牌,提示若前方车流量大,可通过该路口下桥,然后绕行三江桥进入中心城区。此前,交警等部门经过提前谋划,对三江桥的车道进行了优化调整,可及时分流至喜长江大桥的车辆。

7时58分,记者从沿江大道环北下匝道。本次驾车从体育场路出发,往返至喜长江大桥后到达沿江大道环北路口,驾车用时28分钟,整体通行较为畅通。

当天上午,伍家岗长江大桥车流较以往也有所增多,但整体通行秩序良好。

一次精心准备的护航

高峰时段至喜长江大桥为何没堵车?

这可能是近期萦绕在宜昌市民心中最大的疑问。

夷陵长江大桥10月14日封闭施工以来,至喜长江大桥车流量75857台/日(14日至16日三日平均值,下同),同比上升40.5%;伍家岗长江大桥车流量33383台/日,同比上升29.2%;三江桥车流量14530台/日,同比上升21.7%;沿江环北车流量25645台/日,同比上升20%。

这组数据意味着,夷陵长江大桥封闭后的交通流量,四成去了至喜长江大桥、三成去了伍家岗长江大桥,还有三成通过其它形式分流了,并没有全部集中到至喜长江大桥上。

“至喜长江大桥没堵车的原因,不仅源于交警部门将交管举措用到极致,更离不开市民的理解和积极配合。”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引桥拆除前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踏勘、研究夷陵长江大桥快速化改造交通组织工作,从明确部门职责、优化施工流程、提升公交运力、完善通道设施、保障慢性交通等方面着手,形成最大工作合力。

作为主要负责部门,交警部门通过大征集、深研判、广动员,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依托,解决交通大难题。

早在9月份,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就以数据分析为支撑、仿真预演为基础,对城区早晚高峰等重要时段的环北路口、胜利三路转盘等主要节点开展了长达3个月的过车流量监测,汇总、分析、研判各类数据150万余条,网上网下公开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2万余条,科学论证形成专报,多次向市政府专题汇报,提出决策参考。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实行“专组+专班”运作,成立“领导小组”,组建综合研判、整治整改、宣传发布、督导检查4个专班,通过对6个区域、18个路段、35个路口交通指数全域感知、实时画像、仿真推演,针对性提出疏堵保畅工作措施。

10月16日早高峰时段,至喜长江大桥上车辆有序行驶,道路畅通。记者吴延陵、付蓓蓓摄 

交警部门精细组织分配,以至喜长江大桥、西陵二路为主线,临近23个路口、路段为重点,西坝岛、三江桥为“分流通道”,实施节点精细优化、路段提能优化、路网均衡优化“三大工程”,“微改造”环北路口调头车道等关键点位,设置潮汐车道,优化15块提示标牌,运用“远引车流”“分流车道”“间断放行”等措施,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实施“弹性布警”,推行“一级勤务”“高峰勤务”,下沉机关警力160人次,成立50人的应急队伍,在西陵二路快速路沿线关键节点安排充足警力和拖车等,加强人工疏导和视频巡察,建立交通事故快速处置机制。

充分与大桥改造建设单位沟通,成功保留夷陵长江大桥人行道,确保大批市民可以通过“公交+步行+电动自行车”方式过江,极大缓解至喜长江大桥压力。提前与公交公司等各方沟通,在至喜长江大桥施划公交专用道,采取公交接驳模式,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1条、开通定制公交线路3条,设置38辆专线运营公交车,做到“常规公交、摆渡公交、定制公交”无缝对接,全力保障市民出行。10月14日至10月23日,公交累计发车 2627趟,运送 13.81 万人次。

交警部门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借助“全景智慧城市”平台,制作“宜昌城区过江VR全景地图导览”,分不同片区、不同群体、不同到达地点,“沉浸式”规划引导出行线路;与腾讯、高德、百度等科技公司合作,实时发布交通预测、引导提示、道路管控等信息,提前引导高速避开点军方向通行。

据了解,夷陵长江大桥封闭前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领导班子带队,走访了一大批点军区学校、企业、党政机关和居民小区,听取意见,鼓励市民采取拼车、公交、错峰等绿色方式出行。在封闭管制前夕,开展了3期《市民提问,交警来答》主题宣传,解答市民最关心、热度最高的11个交通出行问题,推出了《明早,请提前出门!》微信推文,号召市民提前出门、错峰出行。

一次文明之约的奔赴

夷陵长江大桥封闭施工是近期市民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也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市民的交通出行。

10月16日,市民通过夷陵长江大桥人行通道上下桥。(市交警支队提供)

“要感谢宜昌市民的配合与支持,正是因为市民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出行方式,才最终实现了过江不堵的圆满局面,为他们极高的文明素质和积极配合点赞,宜昌交警感谢他们!”市交警支队党委委员、副支队长严国强说。

家住点军区碧桂园的市民陈女士最终选择和父母换房居住,让出行需求不大的父母住到点军,自己去江北父母家居住,方便上下班;家住碧桂园泊林的李女士则放弃了开车上下班,重拾自己的电动自行车,骑车从夷陵长江大桥过江;家住五龙的杨女士则选择每天花15分钟步行过夷陵长江大桥,再打车或坐公交到公司上班……

而通过至喜长江大桥的市民也有不少提前出行,拉长了高峰期时段,削弱了车流,化解了至喜长江大桥拥堵的困局。

一次封闭,一次考验,峡江之城宜昌,交出了一份文明答卷。(记者皮亚捷)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