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养老”缘何登上国际舞台——宜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2-09-30 07:53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肖雨琴  审核:金睿

9月26日至28日,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通过视频方式召开养老体系发展国际论坛,主题之一是研究总结宜昌亚行养老项目案例经验。

本次国际论坛有7个专题讨论会,论坛演讲者和主持嘉宾64人,来自11个国家。亚行研究院院长兼首席执行官园部哲史,财政部国际财金合作司副司长鲁劲,亚行东亚局局长许李凤玲,亚行首席经济学家、经济研究和区域合作局局长朴之水,亚行驻中国代表处副首席代表张皓等专家、学者及国别代表等分别参加主讲或小组讨论。

据统计,论坛注册参会1557人,来自39个国家,是历年亚行东亚局和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举办的注册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研讨会。

通过国际论坛的方式专题探讨分析一个地市的养老项目,这并不多见。宜昌养老项目,为何能引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共同关注?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宜昌市养老综合服务示范项目老年病医院(效果图)。亚行宜昌养老项目推进办 供图

5年谋划 亚行项目获批准

宜昌与亚行的缘分,要从10年前说起。

2012年和2013年,宜昌市曾两次向国家申报亚行贷款养老项目,均因项目不成熟没有获得批准。2014年和2015年,亚行两次给予技术援助,开启了宜昌项目深度谋划之路。

亚行技援团队和宜昌市组团,到德国、日本、韩国、丹麦等国家学习,到北京、上海、重庆、武汉等地考察,对宜昌的养老行业进行深入调研,对民政部门和社区机构进行走访,对3000户老人进行入户调查。通过亚行两次技术援助所出具的3000多页报告,终于摸清了当时宜昌养老服务业的现状。

“当时的宜昌不差资金、不差政策、不差市场。”市财政局副局长张爱平说,但是却面临着差机制、差项目、差人才等难题。

亚行技术援助成果,针对性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决定了宜昌老年康养事业在公益性或市场化之间的选择。以公益性为目标,吸引低成本外资,精准谋划高品质的养老方案,与巨大的多元化养老市场对接,这是一条深受老年人欢迎的养老新路。同时,技援团队帮助宜昌编制了《2015—2030年养老服务战略规划》,为项目申报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7年和2018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相继批准了《湖北宜昌市养老综合服务示范项目》《湖北宜昌市养老综合服务PPP示范项目》两个养老项目的亚行贷款,这是我国首批获批的养老项目亚行贷款和第一笔PPP项目亚行贷款。

两个项目总投资26.6亿元人民币,共争取亚行贷款2亿美元,将探索“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城乡全覆盖”的新型医养示范模式,有效促进医养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养服务标准和质量,满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社会需求。

“两个项目共22个子项目,建成后,全市将新增床位数4226张。”亚行宜昌养老项目推进办工作人员李中洋介绍。

届时,宜昌养老体系将呈现出医养康养相融合、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互联网+养老”成体系、人员素质大提升、事业与产业同发展五大亮点。

养老体系发展国际论坛宜昌分会场。三峡日报通讯员 张华新 摄

锐意创新 项目建设终落地

为政之要,重在落实。前景令人向往,但因项目涉及多部门、跨行业,协调难度超出预期。再加上很多子项目都是原创,全国没有先例,国家没有标准,人才缺乏、政策缺失,一路走来困难重重。

项目获批后,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市直8个单位为成员,项目推进办设在市民政局,确定宜昌城发集团所属的建投康养公司作为总业主。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项目专题办公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顺利推进。

社区老年服务中心选址因点多面广,工作复杂,须依据建筑面积、房屋结构、地理位置、产权关系等标准进行多轮对比,反复论证。市领导2次现场踏勘项目选址,亚行技援团队与专班成员全力以赴,投入到选址工作中,从最初127家预选址中筛选出16家质量较高、条件更优的选址点。

外贷项目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业务量大的特点,在推广应用PPP模式时,注重同时发挥财政部门牵头作用、实施机构主体作用、咨询机构专业作用,按规范操作。

为使项目立项有依据、建设有目标,协调亚行PPTA专家到项目地开展了大量养老需求、环境、移民和社会调查工作,使项目建设依据更充分、目标定位更明确、财务分析更可行。

项目有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业、县市区国有企业等多个主体,各子项目不属于一个体制,一个业主很难统筹,按亚行管理要求,必须整合成一个项目业主。宜昌依照公司法,创造性组建了康养集团,把所有单位整合成一个整体,统筹项目建设。这一创新体制规范了项目实施流程,加快了项目推进速度。

2020年1月,项目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开工子项目12个,全面完工1个,主体结构完工3个。宜昌终于走出了一条历尽艰苦却十分可喜的探索之路。

“宜昌的两个试点项目是在为国家探路,是全国最有示范意义的项目。”财政部PPP中心原主任焦小平来宜考察后评价道。

统筹推进 养老服务再升级

养老床位从18000张增加到35520张,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由22张增加到35张,护理床位占比由22%增长到63%,养老市场主体从78个增加到236个,从业人员从2155人增加到4068人……

这不仅仅是几组数据的变化,更是宜昌养老蝶变的见证。

2014年以来,依托亚行项目充分的市场调研成果和国际国内先进养老理念,宜昌详细制定了发展规划,并扎实推进实施,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了兜底保障型向全民普惠型的历史性转变。

“我们以实施亚行养老项目为契机,统筹推进全市养老服务发展规划、政策体系、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服务能力‘五位一体’、协同发展,努力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初步构建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市民政局局长杨青山介绍。

围绕养老服务机构发展需求,宜昌先后制定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有力地支持了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

2018年,宜昌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养老机构设立由许可制变为备案制,养老服务行业准入实现零门槛。实施高龄津贴等,惠及全市50万老年人。

基础设施得到极大完善。目前,全市共有公办养老机构105家 ;建成葛洲坝颐福乐园养老公寓、龙盘湖医养中心等一批普惠型养老服务机构;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76个,幸福食堂71个,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全覆盖。

“亚行项目对宜昌养老服务最大的推动在于完善宜昌的养老服务体系,增补了功能缺项。”杨青山说,八年来,宜昌在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失能半失能专业照护、失智老年养护、老年医学、老年康复等各方面的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具备了为老年人及老年人生命周期的全链条专业化服务能力。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老年护理、老年保健与管理等专业,培养高质量养老护理专业人才成为该校的重要学科;全市236家养老机构全部实现医养结合,医养结合床位达到13514张;养老地图、刷脸消费、社区服务等多个场景模块在内的宜昌养老服务平台正在打造……

“这些年来,宜昌市的养老服务体系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服务能力大幅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能力明显提升,财政可持续性得到极大改善。”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徐月宾说。

专家点评

亚行宜昌养老项目最具代表性

亚行城市开发和社会部门处处长 阿西夫·奇马

过去10年,亚行与中国在养老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宜昌亚行养老项目是在中国的养老项目里面最具代表性的项目。

宜昌在养老改革方面跟亚行合作紧密、愉快。创新点主要有:一是结果导向型的融资模式提高项目的设计、管理、实施水平;二是开展PPP公共私营合作,不仅吸引投资,减少财政压力,还把私营部门的专长、管理的技能等引进来;三是特别关注能力建设,包括养老和医疗设施的运营,养老体系的管理,PPP的设计、采购、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等;四是医养结合,互补互通双赢。

宜昌属于全国首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宜昌亚行养老项目具有示范性,其成功的关键是宜昌有前瞻性思维,加强与亚行合作,并以务实举措强有力的推动项目建设。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何冠英 实习生 陈晓涵

相关链接

宜昌构建“五位一体”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大力推进养老服务领域的改革创新,统筹推进了发展规划、政策体系、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服务能力“五位一体”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探索未来养老服务发展的“宜昌模式”,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向六个方面发展:推动养老机构向普惠型、失能照护型发展,重点发展普惠型养老机构,提升为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服务的能力;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向分布式专业化发展,引导养老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推动医养结合,丰富医养结合形式;推动养老服务人才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推动养老服务制度向体系化、精准化方向发展,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向开放型、多元型发展。(记者何冠英,通讯员夏瀛、实习生陈晓涵)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