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保平安 ——大数据赋能宜昌地质灾害防治扫描

2022-05-06 08:32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胡晓庆(实习)  审核:闵娜

4月15日,宜昌新建的365处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预警点990台套自动化监测设备全部调试完成,正式进入试运行。这些自动化监测设备就如监控着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火眼金睛”,时刻紧盯着监测预警点的变化动态。

记者5月5日了解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直属单位市地质环境监测站负责全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的建设管理工作,近三年来全市已建设安装自动化设备的监测预警点有962处,占全市在册管理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三分之一,基本涵盖了受威胁居民30人以上的重要隐患点,这标志着全市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预警工作迈上新台阶。

据统计,这些监测预警点主要位于秭归、兴山、五峰、长阳等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县,已安装部署GNSS地表位移计、自动雨量计、地表裂缝计、倾角加速度计、声光报警器等自动化监测设备3300余台套。通过这些设备,实时采集和传输监测数据,监控变化动态和提示预警信息,守护着受地质灾害威胁居民2470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宜昌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分布图

地灾防治实现智能预警

自2003年开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就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工作推进。特别是“十三五”以来,通过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软硬件信息化程度,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得到不断加强,2017年建设完成地质灾害会商室,配置了网络数据中心、视频会议平台、无人机平台、现场移动采集设备、专业监测设备等软硬件设施,实现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全数字化管理,信息化防灾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根据宜昌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安排,2021年全面启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从数字防灾向智慧防灾转型升级的建设,开始了“宜昌市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工作。

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张端淼介绍,该系统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GIS等技术,结合全市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布设的3300余台套各类自动化实时监测设备,实现了对监测预警点的动态管理和精准防控,构建了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新体系,初步形成“即时感知、智能预警、精准服务”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格局。

该系统于2021年5月建成上线试运行,通过近一年的试运行检验,总体满足了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工作智能化管理要求,基本实现“实时动态、高效融合、精准预警”的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工作目标。

高陡山坡上搬运安装监测设备。 市地质环境监测站供图

“飞檐走壁”安装监测设备

今年4月8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了宜昌地质工作人员在长阳土家山寨悬崖峭壁上安装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设备,引发广泛关注。

这支被称为“飞檐走壁”的团队,来自湖北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今年汛期前,他们要完成长阳、五峰、远安、当阳和点军等地共计11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自动化监测仪器的安装、调试、运行等工作,并按要求逐点建设警示或告示牌。今年还要对长阳境内新建的3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专业监测预警工作,目前完成了106台套自动化监测设备的安装调试和上线运行,正在开展监测系统对接和资料整理。

技术负责人袁晶晶说,本次安装自动化监测设备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处于位置偏僻、山高坡陡的山区,偏远的点甚至乘车后还要步行2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水泥、砂、碎石、立杆、太阳能板、电池等材料,全都要人工肩扛背驮运送到计划安装的监测预警点。

位于五峰谢家坪村13组的李家阴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属于不稳定斜坡,受威胁居民7户23人,该监测预警点要布设2台GNSS地表位移计。在运送材料过程中,因路况差、弯道急,加上小雨路滑,设备运输车险些掉入陡崖。因路窄运输车辆不能直达现场,在三轮车转运材料的过程中发生过后翻,工作过程中时常是既危险又困难重重。

长阳龙舟坪镇瓜子岭山顶,有一块巨大的危岩——徐家岩崩塌地质灾害点,威胁着山下13户居民。4月2日,地质工作人员要在这块危岩上安装3套自动化监测设备。

通往危岩安装监测设备点位,需要向下攀爬倾斜超过50度的陡坡。安装人员系上安全绳,手脚并用才下到半坡,勉强站稳,却发现面前已经没了路。经过半个小时的连溜带爬,终于到达点位。身旁就是80多米高的悬崖,有十几年高空作业经验的罗成也不免紧张。

项目组工作人员王常辉说:“上下攀爬的过程中,手常常被扎破,但这早已习以为常。”这3年来,他的身上留下了五六处大大小小的明显伤痕。

每天汇集实时数据信息10万余条

宜昌地处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的鄂西山区,在册管理地质灾害隐患点2886处,各县市区均有分布,受威胁人数达到10.2万余人,受威胁资产80多亿元。特别是三峡库区,既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又是国家防治的重点区、敏感区,防治任务更是艰巨。

近年来,通过监测预警和精准防控,全市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和受灾损失显著降低。2021年全市发生地质灾害险情18起、灾情2起,成功预警避险转移群众36户112人,三峡库区和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保持连续18年因灾零死亡,秭归归州镇向家店村小岩头滑坡避险案例入选全省地灾成功避险十大案例。总结认为,这得益于以数字化和信息化赋能的现代技术手段,提升了防治能力和水平。

记者看到,已运行的“宜昌市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实时数据提取和研判分析。2021年汛期试运行期间,成功预警秭归谭家湾滑坡、长阳贾家坡滑坡等共18点次,有效指导避险转移或撤离险区人员20户59人,有力保障了受地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工程师董志鸿介绍,目前,全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累计安装的各类自动监测设备有3300余台套,已全部接入市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系统,系统每天汇集实时监测数据信息10万余条,通过智能化模型分析预警,大幅提升了信息化预警工作水平。

系统在捕捉到布设在监测预警点的传感器回传变形异常数据后,管理人员立即将实时和历史数据引入监测预警模型中,进行在线分析运算。得出分析结果后,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和APP等方式,推送给已登记地质灾害管理部门和监测单位责任人。

市级地质灾害管理部门接收到预警消息提示,迅速电话联系县级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驻地技术专家复核确认后赶至现场进行调查。同时,视情况召集在宜专家,在市地质灾害会商室调取详细监测数据,结合系统最新航拍影像资料,以及现场调查回传的无人机影像、细部变形图片等资料,进行会商研判,评估灾害可能产生的危险范围、影响区域及危害对象,提出灾害风险防范措施建议。

下一步,该系统将引入基于大数据、AI、云计算等现代技术,逐步整合前期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各信息系统平台业务,构建一个融合统一的“宜昌市地质灾害智慧防灾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全市地质灾害防治“一张图”管理,通过地质灾害防治数据的智能化分析计算,为全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撑。

裂缝监测点全景。市地质环境监测站供图

远程会商成功预警滑坡险情

2020年进入梅雨期后,秭归三峡库区谭家湾滑坡所在区域遭遇连续降雨,6月22日,该滑坡地表位移监测点变形速率突增至29.9毫米/天,滑坡区内的公路也出现多处开裂变形。为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即启动远程会商,邀请省自然资源厅、省地质环境总站、三峡大学和有关专家进行在线分析研判,认为滑坡处于加速变形阶段。随后,及时联系当地政府,为确保受威胁居民生命安全,地方政府连夜实施避险撤离和安置居民,并封闭了滑坡区的公路交通。

6月25日,滑坡变形加剧,多个 GNSS地表位移监测点变形超过预警值,最大变形速率达到189.9毫米/天,数倍于历史极值;地下水水位监测数据也达到历史高位;深部位移监测显示变形深度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下13-15米位置。接到监测单位专报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即安排多名省市专家赴现场支援,并立即启动市、县、乡三级联动会商,联合当地政府发布了滑坡黄色预警信息。由于预警及时、处置得当、撤离果断,该滑坡变形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虽然滑坡险区居民全部安全撤离,但监测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歇。7月16日滑坡区又遭受一轮强降雨侵袭,7月23日该滑坡再次出现加速变形,25日地表位移监测点变形速率达到118.9毫米/天,建点以来累计位移量2155.8毫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再次组织专家,联合秭归县委县政府远程会商,研讨滑坡后续处置工作。经综合研判,秭归县政府全面启动滑坡区居民整体搬迁避让工作,历时3天完成了滑坡及其影响区域内所有居民的有序搬迁及妥善安置,滑坡变形虽造成居民房屋变为危房,但居民生命得到保障,财产损失极大减轻。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大学),承担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副站长卢书强说,谭家湾滑坡是宜昌市地质灾害一级专业监测预警点,也是全省示范性监测工程。谭家湾滑坡的及时预警,不仅有力保障了滑坡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对宜昌乃至湖北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了成功经验。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自动化监测预警保障安全

地灾防治重点区域五峰,全县纳入“四位一体”网络化管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400余处,成灾危害性大、稳定性差的69处隐患点已安装自动化监测设备,开展群专结合监测预警工作。

湖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是五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技术支撑单位之一,承担了地质灾害监测、勘查及防治设计等工作。

赵家崖危岩(崩塌)位于五峰长乐坪镇与长阳都镇湾镇交界的陡崖处。今年3月22日13时12分,接收到危岩(崩塌)区地表裂缝计发出裂缝变形速率达到蓝色预警的信息后,该单位技术人员立即与群测群防人员联系核实。

13时59分,再次接收到裂缝变形速率黄色预警信息,查看监测数据后,发现裂缝位移监测值由21毫米突增至35毫米,鉴于该点前期产生过崩塌破坏,初步判断再次发生崩塌破坏的可能性高。该单位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上报给宜昌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4时23分、14时24分,先后收到橙色预警、红色预警信息,裂缝位移监测值由35毫米剧增至96毫米。五峰和长阳同步接收预警信息后,根据技术单位建议立即组织受威胁的8户16人进行了应急撤离避险。69分钟后,经现场调查核实,裂缝位移监测值增大是由于冰冻使设备负重拉伸所致,危岩区域未见明显变形迹象,综合研判解除预警,并通知临时撤离避险居民返回居住和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工程师刘朝勇说,本次赵家崖危岩(崩塌)预警,虽不是危岩变形引起的“真预警”,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必须本着“宁可虚惊一场、不可追悔莫及”的原则,“整个应急处置过程就是一次真刀真枪的临灾演练。”

通过自动化监测预警工作,全市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了3300余台套“火眼金睛”,像一个个“哨兵”时刻紧盯着监测预警点的变化动态,守护着受地质灾害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延伸阅读

地灾防治自动化监测设备

①GNSS地表位移计:通过北斗、GPS、GLONASS等卫星导航系统,远程、实时、自动采集传输地质灾害体的位移数据,分析灾害体变形情况,常安装于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灾害体,我市安装部署了2328台套,占比达70%。

②地表裂缝计:常安装于滑坡、崩塌、地裂缝等灾害体裂缝两侧,通过横跨裂缝的线性位移传感器,实时感知裂缝宽度变化情况,我市安装部署了200台套。

③自动雨量计:主要安装于各类地质灾害及其影响区附近,一旦出现降雨情况,通过雨量传感器采集传输降雨量数据,为灾害体预警预报提供降雨数据支持。

④倾角加速度计:多安装于崩塌灾害、挡墙等刚性体上,通过其内部三轴倾角、振动监测传感器,实时采集、传输倾斜、振动变化数据,用于分析判断其运动情况。

⑤土壤含水率计:多安装在滑坡浅表层土体内。通过集成智能传感器,实时自动采集传输地表以下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温度等数据,以反映土体湿度、含水量变化情况,辅助防灾预警分析。

⑥声光报警器:通过多种通讯方式,对接地质灾害监测设备、预警平台、短信平台,实现本地和远程报警等功能,多安装于受灾害体威胁的居民集中区。(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梅云雄)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