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支队伍千名大V寻访荆楚”重温十堰红色经典

2021-05-28 14:20 来源:秦楚网  编辑:李敏  审核:刘小凡

伴随着讲解员的介绍,5月27日下午,参加“E路心向党 百年赞辉煌——百支队伍千名大V寻访荆楚(十堰站)”活动的网络大V们,重温李先念、徐向前、王震、陈赓、徐海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在十堰浴血奋战的故事。在参观南化塘革命老区过程中,网络大V们瞻仰了南化塘革命烈士纪念碑,并向在革命中牺牲的烈士举行献花仪式,向革命烈士默哀。

走进南化塘革命老区,网络大V聆听革命先烈感人事迹

重温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追思前辈崇高的品格风范。郧阳区南化塘镇是革命老区,是中原突围主战场。

当听说李先念、徐向前、王震、陈赓、徐海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在这里浴血奋战,留下了一批宝贵的革命遗址,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负责人王坤感慨地说:“十堰是一片被红色革命文化浸润的土地。这次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次特别传播活动,正能量大V们通过自身的网络影响力和创新创意的形式,让更多的网友了解和认识红色十堰。”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让更多的网友了解十堰红色历史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风景秀丽的南化塘镇南化村胡家岩泰山庙山头。1986年始建,1987年扩建,同年,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撰写碑文、共和国元帅徐向前为南化塘革命烈士纪念碑题写了碑名。2008年定为省100个红色旅游基地之一,2017年3月,南化塘镇革命烈士陵园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的提档升级,目前陵园有纪念碑一座,亭阁3座,创办了“南化塘烈士陵园陈列馆”、“共和国将领馆”、“党风廉政教育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先后收集了战争遗物30多个品种,200多件,图片120幅,文字材料5万字。

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历史,一幕幕往事⋯⋯ 网络大V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追寻红色记忆,重温党的光辉历程。

苍松肃立,翠柏静哀。南化塘革命烈士纪念碑高高矗立,庄严肃穆。参加活动的网络大V聆听了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后纷纷表示,作为新媒体人要坚守舆论阵地,一定要提升政治站位,在网络平台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

龙韵村开眼界!“挣钱顾家两不误、安幼养老都兼顾”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碧波荡漾的汉江岸边,安卧着一排排白墙黛瓦的楼房⋯⋯

绿树掩映下的龙韵村,宛若一幅画。沿着居民区往北走,就是处于中心位置的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以这里为中心,街区呈扇形分布,这里的每座房子都装着一个村子的记忆。

拥有257万新浪微博粉丝的网络大V吴川章,是应城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当他在龙韵村看到袜子作坊里,村的老人们正有条不紊进行着袜子加工,赞不绝口地说,这里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安幼养老都兼顾”。

龙韵村是郧阳区柳陂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全镇24个村“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贫困群众918户3211人。紧紧围绕“搬得来、住得下、能发展、可致富”目标,坚持城乡统筹、三产融合,把扶贫与扶智、生活与旅游、共建与共享、耕读文明与恐龙文化等内涵要素有机结合,建成“花园、果园、菜园、乐园”式村落,打造集“农、旅、文、商、学、艺”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该村依托柳航袜业扶贫产业园,建设袜业扶贫实训中心和扶贫车间,累计培训袜业工人220余人,发展袜业扶贫作坊26个,带动240余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1万余元。配套建设60亩香菇基地,培育大户15户,带动110余户群众在香菇产业链上务工增收。用足用活保洁保安保绿等公益性岗位,充分挖掘文旅融合、电商运营等业态就业潜力,稳定就业117人。结合周边月亮湖生态园、苏酒洋河梨花村、子胥湖等就业创业基地,因户制宜发展万元增收项目,一体化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确保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户户能脱贫,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安幼养老都兼顾”。

路边村民的临时水果摊,让整个村子别有韵味,显得静谧而美好。“那些与故乡有关的场景,从我记忆深处缓缓地流淌而出宛若从前。”吴川章告诉记者。

据了解,该村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扎实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后建立了党支部、村委会组织体系,建成了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电商中心、物业中心、文化礼堂、一社一司、游客服务中心、龙韵村学院、龙韵村史馆于一体的服务体系,结合爱心超市、道德讲堂、时间银行等建立积分兑换、月评年总的管理运营体系,着力构建平安365社会治理格局,即:充分依托“三员三长”(党员、警员、卫生防疫员+片区长、网格长、楼栋长)队伍,常态化开展“六查六防”(规划建设审查防违章、环境卫生督查防脏乱、矛盾纠纷排查防激化、山火河汛巡查防灾害、安全生产检查防事故、疫情防控严查防反弹)工作,全力建设“五和龙韵”(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畅、社会和谐、生态和美),形成了多规融合、多业融合、多治融合的现代治理体系。

该村先后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0年12月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中国香菇扶贫园让网络大V叹为观止

香菇、银耳、灵芝⋯⋯走进中国香菇扶贫园,网络大V们惊讶于这里庞大的规模和丰富的品种!

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位于美丽的汉江河畔,按照“搬到好地方、找到好门路、过上好日子、形成好风尚”的易迁安置目标,集中安置全区18个乡镇“就近选址难、产业配套难、就业增收难、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贫困群众4251户15133人,是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荣获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称号。

“没想到香菇还可以做成这样的零食,口感不错!”品尝着美味的香菇脆,满口留香!大家情不自禁纷纷点赞。

青龙泉社区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建房先建厂、扶贫先扶业”,因地制宜发展香菇和袜业两大产业,以“强劳动力进厂进园、一般劳动力入驻作坊、弱劳动力家庭织袜”为导向,在安置点配套建设香菇产业基地、袜业扶贫产业园、扶贫产品体验馆和生态农业观光园。

走进中国香菇扶贫园,培植架上形态各异的灵芝引起大家极大兴趣。有的或状似小伞、或形如手掌,或貌似贝壳;有的仿佛刚出锅的煎鸡蛋,有的其上覆盖着一层层褐色粉末,远望好似巧克力千层蛋糕。“其实,这层褐色粉末是灵芝成熟时释放出的灵芝种子,也称孢子粉,药用价值极高。”网络大V一边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一边以文字和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在多个平台集中报道。

据讲解员介绍,这里的香菇产业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湖北昌欣香菇公司配套香菇大棚1800余个,建成占地1000余亩的香菇产业基地,带动700余户2000余人发展多季菇、秋栽菇等香菇300余万棒,户均增收2万元。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