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更好 人更正 知书达理 匠心独具

2021-11-04 09:01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罗丹燕  审核:熊鹏

2021年暑期,伴随着高考(技能高考)成绩的揭晓,不少社会人士常常会问我一个问题:远安职教中心,一个小小的中职学校,怎么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全省农学状元花落这里,179人上本科线,49人超过长江大学的分数线。学生技能大赛成绩位居全市前列、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入围国赛、平安校园、文明校园、湖北省校园文化百强校等等。这离不开全体毕业班老师们的辛苦努力,离不开全体导师们走心的教导,离不开全体老师们匠心耕耘和全体远安职教人的精诚团结!多年来,我们不补课、文体活动丰富、社会贡献率高,被县政府授予促进远安发展先进单位、小康建设突出贡献单位。作为校长,我认为我们的法宝就是“把课上起来,把人立起来”。职业学校是和普通高中同样重要的学校,立德树人是办学的总目标,做四有好老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的基本职业操守。过有故事的中职生活、办有温度的教育是治学路径。在新的一学年,仍然要坚持上好课、立好人,让我们的课更好、人更正,培养心智健全、身体健康、学有潜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征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聚焦立德树人着眼“三全”育人

对“三全”育人涵义的理解要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与自己的岗位进行无缝对接。全员育人是指教职工人人都是教育工作者、德育老师。每个远职人针对校园中的遭遇要确实落实首遇责任制、无迁令;教师个人要做好德育导师的相关工作、做贵人。从另一个层面讲,全员育人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学生“五位一体”育人机制,其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育人主体。全程育人是从时间上强调育人贯穿学生在学校成长的全过程。因此各部门要帮助学生拟定阶段性目标,通过主题班会、远足修学、艺术节体育运动会、三创节大型活动等德育课程及实习实训劳动课程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不断修正学生的“三观”,实现学生的正向生长。全方位育人则是从空间上强调育人发生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不单单是德育工作。学生工作中心引领做好“德育一体化”原创课题,年级部创新德育工作的载体,落实相关举措,确保实效。坚持德育三化(仪式化、生活化、课程化)。仪式化要求德育工作要有仪式感,庄严、纯净、有意义。

什么是仪式感?《小王子》中有一个片段给出了极好的解释:小王子驯养狐狸后,第二天去看它。“最好还是在原来的那个时间来”狐狸说道,“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比如说,我的那些猎人就有一种仪式。他们每星期四都和村子里的姑娘们跳舞。于是,星期四就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园去。如果猎人们什么时候都跳舞,天天又全都一样,那么我也就没有假日了。”生活庸常、细碎,需要手动加一点儿情怀,这种情怀需要一点儿外部加持,这种加持就是仪式。

仪式,词典里解释为“举行典礼的程序、形式”。仪式本身没有意义,但却是内心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通道,如同药引,其意义在于“引”。而教育的教有引导的涵义、引导的行动就是育,教师就是引路人。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不能远离学生,高高在上,虚无缥缈,而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摸得着看得见。课程化是指德育活动要有目标、有清晰的设计思路及步骤、要对活动的成果进行分析、活动结束后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形成一门德育课程。

强化目中有人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进入新时代,我国方方面面的成绩举世瞩目,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但顶尖科学技术人才的流失,影响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在国家九部委行动计划(2020-2023)中也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作为教学项目进行研究,我校申报并通过了该项目,立德树人,我们责无旁贷,因此每个老师都要主动行动起来,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建设美好家园。

二.聚焦“双微”研究 着眼“三教”改革

“三教”改革是什么?教材改革,不是改教材,是把教材作为影子通过专业组集体智慧,结合学情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规范化之上通过共同研究形成合页式教学设计、与校企合作开发合乎企业工作内容和流程的校本读本等。

教法改革主要是指变原有听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如做中学、任务驱动式、项目式教学,要求真实情景导入课堂,要求学有所得、一课一得等等。教法改革也要关注课堂评价改革。

教师改革是指教师要学用新理念、用新技术(信息技术等)、要用好教育吉祥“三宝”(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做一名新的优秀教师,不仅要能讲,还要会写。专业写作是对专业实践进行观察、总结、提炼、反思,进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成为眼中有光、心中有梦、行动有力的新时代的优秀教育人。

“双微”研究是指3-5个老师对教育教学中共同遭遇的困惑、问题、难点等提炼出研究的课题,即微课题,组建微团队,通过智慧分享,得出解决方案从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教师的职业规划指向研究者,而双微研究开口小、研究易入手,正是培养研究性人才的良好途径。今年要求所有老师都要进行双微研究,作为考核的一个指标,也算是“逼”自己一把,希望大家理解并融入其中。讲一个小故事:被誉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的陈寅恪,每每去授课,都用双层布缝制的包袱皮包裹书本,而且特意用颜色做了区分,佛经、禅宗的书一定用黄包袱皮,其他的则用蓝包袱皮。他课前总是郑重其事地换上长衫,然后早早来到教室,在黑板上写好重点。即便满腹经纶,他依然每周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其非凡卓绝的背后,是献身于教育的伟大行动。学习、反思、研究,成为习惯,坚持不断,同样伟大。

三.聚焦教育情怀着眼“三大”工程

肖川先生说:教师应让凝固的岁月生动起来,让感动常驻心田,并努力向这个世界贡献一份让人感动的思想和情怀、爱心与诗意。作为教师,“看见学生充满喜爱、看见同行感到亲近、听见议论教育就想维护教育。”这是一种教育情怀,“帮助学生实现他的愿望、不断地提升自我、为教育(学校)发展提出建议”这是更深沉的教育情怀。教育情怀来源于对教育的热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离不开高尚的师德和深厚的学识,植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和点点滴滴,比如教室、校园、企业乃至整个社会。

今年学校将着眼三大工程聚焦教育情怀。一是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二是绿色生本教育改革工程。三是技能立校、文化兴校工程。学校将“十四五”规划和申报的23项行动计划融入其中,这些工作的质量直接与学校的质量建设密切相关,影响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每一位老师的主动参与。工作的过程就是学校内涵提升的进程,有压力、充满着艰辛但并不坎坷曲折,需要付出精力、时间和汗水但成效明显!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鼓励老师们研究教学做好教育,学校发展、教育兴旺、民族复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将秉承自强不息、敢于拼搏的亮剑精神,坚持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五匠”立德、用“五艺”求专,凭科学管理和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建双优中职学校。(通讯员 张敏)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