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市委全会精神 建设世界旅游名城⑥ |为一间房,赴一座城

2021-09-14 09:08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王思卓(实习)  审核:廖全

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强调

要加快建设

“一江两岸、主城引领、产业兴旺、

功能强大、人气鼎盛”的

滨江宜业宜居宜游之城

奋力实现六大目标定位

编者按

旅游是宜昌靓丽的名片。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江两岸、主城引领、产业兴旺、功能强大、人气鼎盛”的滨江宜业宜居宜游之城,奋力实现六大目标定位。这其中,建设世界旅游名城成为宜昌六大目标定位之首。围绕这一目标定位,“十四五”宜昌文化旅游业应当如何实现突破性发展?本报开设“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专版,集中报道各地各部门、全市文化旅游行业在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精神,实现宜昌文化旅游突破性发展中的积极作为和创新探索。今天推出第六期专题报道,宜昌发布、三峡云APP、三峡宜昌网同步报道。

8月初,市文旅局透过互联网“云端”,开展了宜昌最美民宿评选活动。在一场行业的寻常推介中,一批高端民宿却以人们意想不到的姿态惊艳众人,燃起了后疫情时代这个行业重塑的希望与信心。

转型:从1.0农家乐到2.0分享经济

从城区出发,驱车西南。过至喜,跨长江,沿点军大道一路畅行,下虎周公路,溯溪而上,流水潺潺、茂林修竹处,可见山野木屋隐于丛荫,月牙闲潭锦鲤成群。庭院静谧,只闻鸡鸣狗吠,流觞曲水,此时只需煮一壶好茶,和三五好友凭窗闲坐,临风听蝉,悠见“南山”,时光就这样慢慢沉淀。

图为溪外民宿一角。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王莹 摄

民宿谓名溪外,因毗邻4A景区车溪民俗旅游区而得名。尽管一间房市场价要高于同城五星级酒店,但并不妨碍大批本地和周边游客慕名打卡。

对溪外的“走红”,民宿管家王小红并不觉得意外。她介绍,民宿一砖一瓦、一花一石无不精心设计,每一间客房大到地理位置小到床品都充分考虑了游客体验的舒适度。吃的是自己种的菜,厨艺是五星级标准,处处细节处处用心。

王小红说,民宿在宜昌并不算新业态,但致力于提供更好产品和更优服务的高质量民宿,这两年才崭露头角。

南岔湾的石屋民宿是其中之一。这座隐于夷陵区深山的民居,建设起点即业界“天花板”:由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保留原民居建筑特色,修旧如旧的同时,为民宿注入分乡独有的文化内涵。

民宿负责人李先生还会为前来体验的游客讲述石屋的历史、分乡的文化,不吝分享当地的美食,交流旅行感受。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他称之为“分享经济”带动下的新型民宿。

诚然,当吃农家饭、采摘踏青的1.0版“农家乐”民宿体验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更高质量出行的向往,以深度体验优质旅居产品和分享本土文化为主的2.0版高端民宿,打开了游客通往新世界的一扇门,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一间房,赴一座城”。

重塑:从单一走向多元

后疫情时代,高端民宿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市场和情怀的关系。梵璞山居的女主人刘霞将两者平衡得很好。经过几年精心耕耘,位于宜都的这一处民居,被她亲手改造成理想中田园故居的模样,也描摹出不少游客心中理想的诗与远方。

有人担心她太花心思,民宿不挣钱。刘霞很坦然:“用心打点好这一方天地,情怀到位了,客人也就不请自来了。”

在她眼里,发展高端民宿,宜昌有土壤,更有前景。“过去人们往往奔着水电之都的名山大川而来,随着市场需求多元化,民宿能承载一部分对休闲度假有更高要求的游客需求。”

刘霞的信心,源自对市场的准确研判。后疫情时代,人们对文旅产品的安全性、舒适度、健康态,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另一方面,高端民宿的诞生,成为助力城市文旅产品从单一走向多元的推动器。

回顾宜昌文旅发展史,较长一段时间里,宜昌的城市宣传和文旅发展目标定位都离不开“水电”这个关键词,其它文化品牌和旅游产品的“存在感”不算太强。

博采众长的屈原文化、峡江文化、巴楚文化、三国文化,璀璨生辉的夜游船、灯光秀、夜景区等夜经济新业态,异军突起的各类网红景区、新兴景点,无不在昭示,宜昌亟需挖掘和培育更多的优质产品,以持续擦亮旅游金字招牌。

而今,市委提出了建设“世界旅游名城”的目标。比肩国际,意味着要用全球化的视野和思路去谋划、去运筹,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和格局,为全市文旅产业发展锻造更强气场。

纵观这批逐渐崛起的新型民宿,它们的出现,弥合了传统酒店行业在文化层次上的不足,提供了立体式沉浸式体验的新型旅游样本,是宜昌文旅品牌迈向多元的一种全新探索。

与传统的旅游观光不同,这些民宿从卖风光、卖产品到卖体验、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宜昌向着旅居度假的高品质旅游格局迈进。

完善:始于颜值,忠于品质

现如今,旅行住宿对游客来说,不再只是一个睡觉场所,它承载了人们对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品尝美食、健康养生等的美好期待。

在迈向世界旅游名城的征程中,无论是乡村民宿还是城市民宿,正在以超高的颜值、丰富的内涵、出众的品质,担负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助力乡村振兴——发源于长阳鸭子口村的“清江人家”民宿,摘得风景换“钱景”,凭一“宿”之力,帮助五组村民摘穷帽、富荷包,曾经被人遗忘的江心孤岛,摇身变成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弘扬本土文化——夷陵区“三峡艾”民宿,变“艾”为宝,从起居设计到餐桌饮食再到手工艺术品,处处浸润着浓浓的峡江文化和艾草元素。民宿主人有心有情,将三峡移民对故土的眷恋融入一方天地,让远近游客可亲可感。

填补城市旅游空心化——伍家岗“美栖美宿”民宿,于闹市中造“仙境”,将乡愁和诗意融入时下潮流,令人仿佛步入时空之门,进入繁华市区里隐匿的空间。

让游客停下来住下去——以“躺在床上看大坝”为卖点的三斗坪镇百度客栈,成为承载吸纳三峡大坝观光游客的重要目的地载体。它的存在,让迎来送往的游人为了头枕江波入眠而多停留一晚,旅游“过境地”正在成为过去式。

此外,还有主打田园古屋风情的拈花谷民宿,致力于传播土家文化的年轻态“潮牌”民宿布希荒岛……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来,我市高端民宿游客接待量持续上涨,吸纳景区散客占比达到70%。

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鲍希安表示,引领高端民宿发展是行业趋势。未来,将通过多业融合、科学规划,打造“民宿+”融合型新兴业态,为将宜昌建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赋予新动能。

编者按

为讲好宜昌故事,唱响宜昌声音,传播宜昌魅力,本报今起开设“秀美宜昌我代言”栏目,邀请广大市民网友、各地游客,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身边人、身边事,分享宜昌的好山好水、好人好事、好产好业,面向海内外宣传宜昌城市形象、传播正能量、弘扬优秀文化,进一步擦亮世界旅游名城金字招牌。

王群海:把屈原的“温度”带给你

很早就看过王群海老师的表演,他所演绎的屈原形象入木三分。正式与王老师认识是2021年6月,在秭归西陵村参加活动的时候,当时就萌生了想拍摄王老师微纪录片的想法。7月中旬,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门提到要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文化地标,借此良机,我联系了王老师,来到秭归他家中。

走进屋内,满目苍翠、芳香四溢,遍植的兰草、绿萝和开得正艳的茉莉让人恍惚以为到了湘君笔下的宫殿,“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临窗的小书房里,书桌和书架上摆满了屈原的作品和有关屈原研究的各类书籍,就在这里,我们做了一次倾心交流。

在交谈中了解到,王老师1970年参加工作,后又调任至秭归县文化馆,担任屈原纪念馆副馆长。就是在这个期间,他的命运和屈原开始有了交集。王老师在屈原纪念馆的主要工作是向各地游客介绍屈原祠及屈原文化、思想。为了讲好屈原文化、思想,他不仅通读了屈原的25篇作品,而且通篇背诵默写了《离骚》《橘颂》《山鬼》等名篇。

从不识到相识,从相识到敬仰,从敬仰到热爱,王老师对屈原的情感,从拿起屈原诗作的那天起就再也不曾放下过。每天读一读屈原诗作,写一写楚辞中的佳句名篇变成了王老师的必修课。

2000年,首届中国湖北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在宜昌举办,需要一个人来扮演屈原,登上龙船与游客见面,王老师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从此正式踏上扮演屈原的道路。

20多年来,他总共表演了五六千场,最高峰时一天在景区演出12场。他在表演中不断去调整和感悟,从自己觉得像屈原到观众认为他像屈原,再到观众觉得他就是屈原,王老师一直都在求索发展。

近年来,王老师热心公益活动,为宣传、传承屈原文化,推动秭归文旅融合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只要有时间,王老师就会换上楚服来到木鱼岛公园,与来往的居民和游客互动,带领小朋友们诵读《橘颂》和《离骚》。最棒的传播加上最好的传承,让屈原文化走得更远,让屈原精神传得更远。

“只要心不老,激情将永远不灭,读了几十年屈原的作品,演了几十年屈原,哪里还能放得下?到晚年就想集中精神为传承做点事情,这也是我学屈原、演屈原的初心吧。让秭归的居民和来到秭归的游客能感受到一个有‘温度’的屈原,让小朋友们能感受到一个有‘情怀’的屈原,这就是我的愿望!”王老师说。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拍摄的最后,王老师即兴表演了一段《橘颂》朗诵。初秋的和风携兰草和茉莉的清香穿堂而过,仿若屈原乘云御风而来,浪漫相约,闲淡清欢。(分享人:@芝麻坨坨)

我为宜昌旅游发展献计

加强协同联动整合

促进区域文旅一体化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建立“宜荆荆恩”文旅一体化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建议尽快成立“宜荆荆恩”文旅联盟、“宜荆荆恩”旅游推广联盟等组织,加强协同联动,构建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规范有序的文旅一体化发展机制。

二是推进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建设,构建“宜荆荆恩”一体化文旅发展格局。推进“宜荆荆恩”旅游资源大数据建设,将旅游资源科学规划、整合,实行差异化定位、协作化发展,打造区域内主题鲜明的旅游发展功能区块,统筹旅游产业错位发展,推动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提升区域内文旅创造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是加强资源整合,打造“宜荆荆恩”特色文旅名片。依托区域内名山、名水、名城、名人等特色旅游资源,打造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和旅游线路,形成层次丰富的文旅产品和业态矩阵;依托高铁网络和站点,推出“高铁+景区门票”“高铁+酒店”等快捷旅游线路和产品;整合区域内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互联互通的红色旅游线路。

四是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区域文旅整体形象。建立“宜荆荆恩”旅游形象标识系统,加强“宜荆荆恩”旅游形象国内国际宣传推广,打造“宜荆荆恩”一流旅游目的地形象。举办“宜荆荆恩”文化产业会展活动或节庆活动,集中展示推介“宜荆荆恩”文旅整体形象。

五是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为市民出行和游客到访提供便利。机场、港口、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郊)接驳等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区域内市民出行出游,直接影响游客到访以及旅游消费频次、密集度和客流量。当前,区域内交通还要持续优化,从而不断提升城市和城际人群运力,助推城市休闲度假旅游的消费增长以及为区域外游客的抵达提供便利。

六是加强区域内互惠互享,推动城市群内的旅游消费扩容与升级。探索推出“畅游‘宜荆荆恩’”“惠民一卡通”“旅游身份证”等产品,推动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和群众文化场馆区域联动共享,实现城市阅读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公共文化培训一体化。在区域内开展一系列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活动,推动城市群内的旅游消费、市场扩容与升级,进而形成一个更大场域、更具辐射力的区域旅游市场,增加旅游消费客群数量及消费能力。

七是加大区域文旅发展资金投入,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吸引外部文旅企业、资本机构的投资,建立文旅发展基金,对区域内现有的文旅市场主体进行激励和奖补,从而推动区域内文旅业不断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建议人:朱光英)

立足新定位

我们这样干

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以实干显担当

为游客撑起畅游的“保护伞”

投诉举报电话24小时100%畅通,投诉事项100%办理,投诉办结100%回访……

近年来,市文旅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秉承“一切为了游客、为了一切游客”的服务理念,打造出“暖心维权、畅游无忧”的服务品牌,有效维护了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为世界旅游名城注入了持久动能。

暖心维权,让游客畅游无忧

“我们想确认一下,旅行社是不是已经把您买产品的钱全额退了?”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维权调处科科长李朋举打完最后一通电话,已经过了下班的时间。

他拆了一包方便面,泡好后,又开始整理上午接到的3起旅游投诉的文字材料,并将相关卷宗一一收集归档。

李朋举告诉记者,支队维权调处科承担着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的所有投诉举报受理和维权调处工作。仅2020年就收到投诉673起,涉及金额高达1000多万元;今年上半年,又接收旅游投诉信息306起,其中有效投诉288起。

每起投诉都必须耐心接待、仔细核对,查清后再一遍遍沟通,才能成功调处。支队维权调处科全年接诉率100%、办结率100%、满意率高达96.8%,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维权调处工作之首。

维权调处科黄曾胜告诉记者,早在年初,科室向执法支队提出开展对旅行社的调研。随后,该科室利用一个月时间,主动上门拜访20家大中小型旅行社,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数据。针对旅行社反映的较为集中的游客无门槛投诉和恶意投诉现象,调处科进行专门分析,撰写极具操作性和指导性的调研报告,为宜昌维权调处工作再次走在全省前列奠定理论基础。

在调处过程中,一批旅行社及时整改问题,逐渐建立起好口碑,得到游客的认可。一遍遍的沟通协调中,游客和涉旅经营单位的误会消除了,不仅提升了宜昌的旅游环境,也让更多的笑意写在游客的脸上。

“服务亲切友好,不强制购物,还没有隐形消费……宜昌创建世界旅游名城实至名归,让我们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游客纷纷点赞宜昌的旅游环境。

雷霆整治,让口碑配上颜值

每天,市文旅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四大队大队长黄新在三峡大坝和宜昌沿线往返。

黄新所在的四大队,负责三峡坝区和西陵区西段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的执法工作。三峡坝区旅游环境整治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几乎占用了黄新和队员们80%的时间和精力。

“拘留了7天刚刚放出来,你又在非法揽客?赶紧去接受法治学习。”黄新看到一名“兔子”正准备向外地司乘人员兜售旅游项目,立即制止。

“现在‘兔子’少多了。”黄新告诉记者,执法支队将联合公安,采取更有力的手段,依法依规将非法揽客人员从坝区清除干净。

既雷霆整治又积极引导,黄新还帮助当地群众从非法揽客变成合法服务。某旅行社门市部的小张告诉记者,他曾经也有上路拦车揽客的经历,被黄新批评教育后,决定练就一技之长。他从景区解说开始训练,考取了导游证,现在还开了旅行社门市部,做起了正规合法生意。

和小张一样,10多名曾经参与揽客的当地群众在执法支队的帮助下,做起了正规合法的生意。有的卖水果,有的开餐馆,有的在景区跑运输,大家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文旅执法支队还成立专班,会同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对三峡坝区及周边旅游市场秩序、旅游团队、旅游客运、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措施等进行巡查。如今,宜昌旅游市场秩序良好,三峡大坝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强化监管,让夜经济更出彩

8月15日晚,一场联合执法行动在西陵区恒基路潘多拉网络会所展开。

“门口无人监督扫码测温、上网人员未戴口罩,潘多拉网络会所疫情防控不到位,必须严肃查处。”市文旅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西陵区文旅局、学院街办组成的专班联合做出决定:要求该网吧业主自行落实疫情防控消杀措施,停业3天进行整改。

“网吧、KTV、电影院、书店等是发展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破解城市旅游空心化的重要阵地。”市文旅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执法支队联合多个系统建立协同作战的常态化联动治理机制,将倒逼经营主体提升风险意识、强化行业自律,持续开发有特色的新业态、新消费,赋予宜昌“夜经济”更多文化内涵。

建立执法工作台账,强化对出版物市场、电影市场、歌舞娱乐场所的监管,积极探索私人影院这一新业态的健康发展模式,就提升场所消费满意度和加强规范化管理提出建议……一幅激发城市夜间经济新活力的美丽画卷渐次展开。

建设世界旅游名城,您有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通过以下方式分享真知灼见、贡献您的智慧:

1.通过三峡日报、宜昌发布微信公众号留言

2.通过三峡云APP点击12345平台留言

3.将意见建议发送至三峡日报邮箱78074491@qq.com

(记者 |王莹、黄澄(见习)、张远刚、周寒飞、谷一鸣  通讯员 周任重、王程、覃玉洁)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