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船长”净峡江 ——从“环卫船”变迁看长江船舶污染物转运

2021-03-20 08:13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刘晋辛  审核:刘小凡

蔡海雁人称“老蔡”,老蔡其实并不老,1976年生。但资历足够老,已在峡江上“收垃圾”21年;他还是老板,2020年投资140多万元打造的新船下水。

如今,老蔡带船加入政府采购服务行列,为峡江上的船舶提供污染物接收服务。老蔡见证了长江上船舶污染物处置的变迁。

“我就是一个滴滴船长”

3月17日7时27分,老蔡手机里就发来了提示音。

“来活了,走!”老蔡一声招呼,船上的伙计们就动起来了,他的宜昌环保96号船全速向沙湾锚地驶去。

给老蔡发出提示的这个程序叫“船E行”。船舶有排污需求,通过程序下单,系统就会安排就近的接收船上门服务,和“滴滴打车”相似。

“我就是一个滴滴船长。”老蔡说。宜昌环保96号船舱里接收生活污水,甲板上有两个铸铁垃圾箱,接收生活垃圾,这在业内叫“二合一”。他的船能接收7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一般两天就“吃饱”了。

16日,他接单13笔,17日接单15笔。18日10时,老蔡回到秭归尖棚岭码头交付生活污水,“清空内存”。尖棚岭码头是宜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秭归服务区,集中交付的污染物在这里经过预处理后,与城市污染物处置系统无缝对接。

从生意人到服务员

2000年,蔡海雁跟着大哥上船,从事船舶污染物回收。活动范围在葛洲坝前的水域,客户主要是跑三峡的游轮,重点收游轮上的含油污水。含油量高的废油被卖到了小型的炼油厂,蔡海雁从中获取差价,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2007年起,库区船舶开始铅封,即封死船舶的排污口。蔡海雁的业务就拓展到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一立方米的生活污水收费100元左右,然后将收到的污染物就近交给了当地的环卫部门。

2018年3月,蔡海雁把船挪到三峡大坝上游。

2020年11月,宜昌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待闸船舶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免费接收。这是长江沿线的创新之举。

在更多船舶享受优惠的同时,2021年1月,蔡海雁加入了政府服务序列。他的船主要为坝上锚地的待闸船舶服务。

效率效果服务三赢

当班的时候,老蔡会早早地在“船E行”上扫码报到:一切就绪,可以派单了。

老蔡说,以前收垃圾,都是熟人电话通知,或用高频广播喊。现在都在手机上操作,船舶的定位,污染物的种类,一目了然。除了在接收记录簿上签字盖章,老蔡和对方还要在“船E行”上填写接收量并点击确认,这才叫交付完成。上至国家部委,下至当地各监管部门,都可以随时查询交付信息。

“现在,长江水清多了。”老蔡对科技佩服得五体投地。每条船污染物交付情况,量精准到小数点后一位,时间精确到秒。

在长江宜昌段(含支流),像老蔡这样的水上“环卫船”还有47艘。他们在“船E行”无形的调度下,日夜忙碌,确保污染物向长江“零排放”。

记者手记:

航运的经济效益和背后的环保压力,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无法回避的难题。

“滴滴船长”蔡海雁,见证了长江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的变迁,也实现了自身工作乃至身份的变化。

采访中,我们充分感受到监管与服务的重要性,更感受了科技带来的新变化。

2019年,宜昌在全国首创“净小宜”,2020年与“船E行”对接。截至今年3月18日9时,已完成接收成交单次103565单。这一系统同时为污染物处置监管提供了精准信息。

科技赋能大保护。新能源研究与应用,船舶新技术开发,航道治理与规划,为船舶污染防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未来,长江水道不仅是一条黄金水道,更是绿色发展的生态画卷。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万龙云 通讯员 杨瑾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