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麻池苏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摇篮”

2021-05-13 07:39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金睿  审核:龙怡洲

长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向阳岭——长阳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 (资料图片)

老党员在长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前回顾历史,重温入党誓词。

通往村委会以及学校的路上,挂满革命烈士故事展板的初心廊道。

长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展出的红色历史。

红色麻池 ·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广场。

麻池新貌。

麻池古寨如何前往?开放时间? 视频讲解 扫码观看

初心印记 土家“第一军” 枪响麻池苏区

“打倒国民党专制独裁!”“打倒土豪劣绅!”“铲除贪官污吏!”

1929年7月8日,中共湘鄂西前委和鄂西特委根据中央的精神,在长阳的西湾大沙坝组织了震惊鄂西南的“西湾起义”。

起义有3000多人参加,其中1000多人来自李勋、李子骏掌控的县保卫团;陈泽南、向泉山组建的人民自卫团;李步云率领的红色游击队。这三支部队,合并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六军,也常被后人称作“土家第一军”。

红六军组建后,在麻池等地发动群众斗争。1930年10月,长阳苏区成立后,编入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

1930年12月底,湘鄂西主力红军贺龙、邓中夏率红二军团攻打长沙,在松滋遭到湘鄂两省强敌围剿,近三万主力红军损失近半,被迫转战湘鄂西边。原计划在鹤峰落脚,但川军刘湘又派张轩、甘占元等窥伺鹤峰苏区。

后有追兵穷追不舍,前有强敌虎视眈眈,加上周边地方武装不断袭扰,红二军团在大伤元气后再次走低。

生死攸关之时,擅长山地作战的李步云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成20多个小分队,追打郭、任,使其腹背受敌。贺龙趁机起兵,出师长阳,收复了长阳、五峰、鹤峰、巴东等地的边界。

1931年2月,红二军团政治部以反富农路线为由,召开长阳工农兵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任长阳苏维埃政权的组成人员,在麻池形成了集中的党政军群机关,指导开展土地革命斗争。

3月,红二军团开展军事、政治整训,缩编为红三军,贺龙任军长、邓中夏任军政委。整编过程中,确定了北渡军事计划。4月3日,红三军主力部队离开麻池。

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频繁来长阳指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掀起了地方政权建设、土地革命的高潮,特殊历史时期组建的麻池苏维埃政权,更为整训的主力红军提供了军事、政治甚至经济安全保障,赢得了喘息的机会,获得了新生,推动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扭转了湘鄂西土地革命的态势,也为互为犄角的全国革命形势带来了深刻影响。

红色薪火 保护苏区旧址 培育苏区新人

吊脚楼的外观、高高的门槛、木质的大门……走近麻池古寨,这里仿佛还是老样子。

“2008年8月,我们启动了麻池革命苏区旧址群的重建、维护工作。”长阳都镇湾镇党委书记周平章介绍说。

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都镇湾镇党委、政府牵头,修缮保护了“中共长阳县委员会”“长阳县苏维埃政府”等四处革命旧址,复建了“红六军”军部……目前,该遗址群是鄂西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革命旧址群。

推开“长阳县苏维埃政府”大门 ,又是另一番景象:

泛黄的照片,配以丰富的史料,把那段红色历史徐徐展开,土家第一军的丰功伟绩跃然纸上。

“2009年11月,都镇湾镇政府开始探索开发麻池古寨红色之旅。”周平章告诉记者。

为保证所有史料经得起考验,都镇湾镇党委、政府聘请县党史办和县博物馆专家搜集整理资料,翻阅了1958年省委党史调查团调查获得的原始资料;上世纪六十年代,长阳县委宣传部编制《长阳革命斗争史》;1983年,长阳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李用五、王守玉等人挖掘的史料……

同时,扩宽改造了麻池至西湾旅游公路,完成了旅游码头、停车场、土家民居改造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

2012年5月18日,清江画廊旅游公司将麻池古寨景区旅游线路,对外招揽游客。讲好红色故事,不断提升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截至目前,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50000余人次。

不止是麻池古寨。景区所在地麻池村,处处都浸透着红色印记:

村委会成立了文化先锋队,传播革命事迹;建成了红色广场、初心廊道,营造红色氛围……

在麻池中小学,清晨,嘹亮的军号声唤醒了沉睡的学子。课上,老师正在教孩子们识别红色元素、唱诵红色歌曲、讲述红色故事……

“我们2016年开始编制红色文化课程,2019年完成优化定型。”麻池中小学校长陈国华说,传承红色精神,他们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苏区新人。

赓续百年 注入奉献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

红色基因承百年,初心不忘使命必达。

巍巍青山,叶叶香茗。

这一大自然馈赠,让都镇湾镇麻池村有了主导产业。

但去年疫情期间,本村茶厂的老板隔离在家,一直到4月都还没有开业。

茶厂不营业,田里的鲜叶卖不出去,村民就没有收入。

那可等不得!麻池村党支部书记孔海锋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主动联系隔壁响石村的茶厂,帮村民打开销路。

找到茶厂后,如何运输又成了难题。

还是孔海锋。组织志愿者入户收茶叶,不赚一分钱、自己贴油钱、每天往返近30公里,把鲜叶送到响石村。

送了半个月,卖了30万元,直接增加经济收入近6万元!

在麻池村,共产党员、村干部带头发展产业,早已是常态。

2019年,在村民要求、村委会考察后,麻池村引入了伦晚脐橙。

“我们以前种柑橘,品质一般。”孔海锋说,伦晚脐橙不一样,一般第四年,每亩产值就有1000元,到第五年时,每亩产值高达8000—10000元。

但是,伦晚脐橙栽植并入容易,如不细心呵护,存活率很低。

为此,麻池村联系长阳农业农村局,安排了农艺师,全程跟踪指导。村委会还把6名干部分班到户,手把手指导栽植、剪枝、防虫、防病……

“去年春天,联村干部田科银、原党支部书记骆志庚等人天天往帮我义务剪枝。”三组村民杨传新家里有3亩高标准柑橘园。得益于村干部帮忙,老杨克服了缺少劳动力、管理技术的难题,让橘苗顺利脱离“危险期”,存活率达到99%。

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各项基础设施也在大幅改善:群众安全饮水基本实现全覆盖,告别了喝天路水、堰塘水的历史;困扰发展的交通问题得到解决,入户率达到98%。2020年,麻池村整村脱贫出列。

“过去,我们继承先烈遗志、弘扬奉献精神,经受住了考验,兑现了承诺。”孔海锋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围绕富民“主引擎”,为民“主基调”,推进村域经济高效发展,带领更多村民乐享幸福生活!

文字: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杨婧 高然 通讯员 林必胜 田凤鸣

摄影: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付蓓蓓

史料支持: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史志研究中心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