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三农人”心澎湃

2021-02-18 09:05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刘晋辛  审核:刘小凡

养鱼大户胡明海带领乡亲奔富路

2月16日,在兴山县南阳镇白竹村“渔家庄”,不少游客正在购买当地的“土著鱼”——兴山杨鱼。一条条鲜活的杨鱼被装入塑料袋,充入氧气密封后,放到游客车内。

村党支部书记胡明海一边帮忙装鱼一边说:“充氧密封运输能让鱼存活30小时以上,鱼肉还可以用真空包装,方便电商销售。”

胡明海告诉记者,2013年他就投入50多万元,在县、镇有关单位的支持下,试着利用穿村而过的九冲河养殖杨鱼、香肠鱼等冷水鱼。养殖成功后,他带领贫困户养殖冷水鱼,不仅免费教技术,还垫资修鱼池、投鱼苗。

在胡明海的带领下,白竹村开始围绕“渔”主题做文章:注册“兴山杨鱼文字及图”“兴山香肠鱼文字及图”等4件国家级集体商标;牵头成立南阳镇水产协会,带动21家农户养殖冷水鱼;结合白竹村特点,打造特色小区“渔家庄”……

集吃鱼、赏鱼、钓鱼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如今,胡明海的冷水鱼养殖鱼池达到6000立方米,养殖兴山杨鱼3万多尾,去年销售额突破60万元。而在他的带领下,已有21户村民发展冷水鱼养殖,去年全村销售冷水鱼及鱼苗的渔业收入突破百万元。他还引导10户村民发展农家乐,去年餐饮、住宿总收入达到50万元。

望着纷至沓来的游客和忙碌的村民,胡明海脸上洋溢着笑容:“我们会继续开发特色渔文化产品,续写白竹村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三峡日报全媒记者张宇新)

扶贫工作队惦记的“黑伢子”上职中啦

2月7日,农历腊月廿六,一场大雾笼罩着宜都市潘家湾土家山寨。当记者与宜都市委宣传部驻潘家湾土家族乡将军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杨险峰来到二组贫困户鄢万全家时,他家已置办好年货,准备过年了。

每年过年前,杨险峰都会到村里有读书郎的家庭走一走,查看助学扶智的补助款到账了没有,春季入学还存在什么困难。

鄢万全1月初就早早从贵州返乡,让这个家庭多了几分温馨。闲聊中得知,2017年8月,杨险峰来他家核对信息时,发现原本4个人的家庭,但“国网”显示只有他和女儿2人。原来,鄢万全2009年在云南务工时,结识当地离异妇女李某,将李某和她5岁的儿子(后取名鄢云南)带回潘家湾居住。

一晃八个年头过去了,已在潘家湾土家族乡幼儿园、中心小学完成了学前、小学教育的鄢云南,即将年满13岁。由于没有医学出生证明和不符合收养条件,他的户口一直未能办理。没有户口,鄢云南成了同学和邻居口中的“黑伢子”。

杨险峰经过多番努力,赶在2017年秋季开学前的8月28日,为鄢云南办理了户口登记和身份证。开学前,还为鄢云南兄妹购买了上学的“行头”。

初中毕业的鄢云南在父亲的安排下,外出学习汽车修理。杨险峰和村干部得知后,同远在贵州务工的鄢万全联系,建议鄢云南上职业中学,一则可以享受每年3000元的补贴;二则可学一门技术,终身受益;三则帮助父亲打好翻身仗,不让贫困代际传递。

大家围坐在挂满腊肉的火垄前,记者发现,17岁的职中生鄢云南,已成为他们全家个头最高的人。

“脱了贫,今后的路靠读书的大个子走下去了!”鄢万全开心地望向儿子,火垄里透出的火苗映红了大家的笑脸。(三峡日报全媒记者徐宁,通讯员宜轩)

返乡青年吴荣“触网”闯出新天地

2月16日,正月初五,正在亲戚家拜年的吴荣手机铃声响起。电话那端,来自江西的销售代理商几句热切寒暄后,敲定了今年的新订单。从全国各地跑市场到订单主动找上门,两年间,回乡创业的吴荣“触网”闯出了一番新天地。

今年33岁的吴荣是宜都市枝城镇阳合岭村人,2013年,他放弃了安稳的工作,回到村里当起销售员,负责推销当地产的一款回风炉。

“回风炉可以取暖,还能当餐桌用,节能环保,应该很有市场。”吴荣颇为看好这款产品,充满了干劲。他负责的销售区域遍布鄂西南地区,经常为了开发新市场,在外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这期间,吴荣也发现了一些弊端,回风炉体积大,带着跑市场一来很累,二来效率不高。

有没有更好的推销办法呢?吴荣第一时间想到了网上销售。然而,回风炉光炉体就有上百斤,桌面还是钢化玻璃,运输风险大、成本高,网络销售到底能不能打开市场?“风险和机遇共存,不试一把,怎么知道行不行?”胆大心细的吴荣,决定试试水。就这样,2017年,吴荣在枝江市开的第一家回风炉淘宝店“出炉”了!

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吴荣的回风炉淘宝店渐渐有了流量,短时间获得了可观的销售额。尝到了电商方便、快捷的甜头,吴荣决定扩大销售规模,自己建厂生产,产销一体,传统销售和网络销售双管齐下。正好赶上了枝江市政府对电商发展的大力扶持,吴荣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在吴荣的带动和影响下,村里的回风炉淘宝店如雨后春笋般越开越多,占领了全国回风炉主要市场。 吴荣说,人生之路就要敢想敢闯。(三峡日报全媒记者蔡蓉俊)

村支书张爱民咬定绿色发展不放松

2月9日,农历腊月廿八,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梁山村党总支书记张爱民又来到了村里的采摘园。

采摘园里的桃树、李树长势良好。“今年这些果树就会挂果,预计6月份采摘园就可以开园了。”张爱民说。采摘园旁,梁山户外活动中心正在火热建设中,预计10月可正式接待游客。

“梁山户外活动中心及农业采摘园基地是我们村旅游产业的重点项目,我每天都会来看看。”张爱民说。

张爱民介绍,梁山村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以传统茶叶种植、中药材种植、高山蔬菜种植为辅,形成了一主三副的产业发展格局。

谈起新一年的愿景,张爱民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梁山村的发展要以绿色为底色,做到绿色产业惠民。”

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处理好环境污染问题。梁山村养殖户较多,长期以来,粪污处理一直是个难题。今年,村里购置了干湿分离机,对粪污集中处理。村里将申请配套资金,完善粪污处理后续设施,建立处理机制,成立专业清运队伍,真正做到粪污资源化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梁山村将申请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促进村里种植结构转型升级。依托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梁山村将继续对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让村里亮起来、美起来。(三峡日报全媒记者吴钰)

“编筐哥”张世望改行做电商

2月16日,记者见到张世望,他端坐在椅子上,满脸堆笑,完全看不出是一名半身瘫痪的残疾人。

47岁的张世望曾是点军区土城乡安梓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因身残志坚多次被媒体报道的“编筐哥”。只是“编筐哥”如今不编筐了,改行做电商。

2017年,帮扶单位为安梓溪村村民免费装上宽带,张世望看到网购日渐吃香,就想试着把家里的柑橘、茶叶拿到网上去卖。在女儿的帮助下,他学会开网店、发朋友圈。慢慢地,顾客越来越多。张世望回忆,曾经一天最多接过一百多单,每年做电商收入就有近两万元。2018年,张世望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现在女儿大学毕业,在武汉工作。我在网上接的订单全靠七十多岁的父母挑选、打包、发货。”张世望说,运送货物去快递站点的公交车站离他家不过百米距离,但他明显感觉到父母已经很吃力了。他希望有个壮年劳动力能帮助他,共同经营这份事业。他说,现在不缺订单,就缺一个能搭把手的人,但村里年轻人实在太少了。

而张世望的愿望也是安梓溪村很多人的愿望。安梓溪村曾做过统计,全村968人,60岁以上的超过400人。“2020年,全村在外务工人员有200多人。安梓溪村要振兴,青壮年人才回流十分关键。”安梓溪村驻村第一书记鲁作全介绍。(三峡日报全媒记者叶小梅)

脱贫户祁政波日子好红火

沿当阳市玉泉街办枣林村枣工路驱车前行, 仅10多分钟车程,祁政波的家就到了。曾经,他出一趟门来回需5个小时。

借助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建设的机遇,2020年9月,全长12.7公里的枣工路通车,该公路从海拔300米延伸到海拔1000米。该公路的通车不仅打通了枣林村发展旅游的重要通道,也让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

祁政波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一场意外失去左腿后,放弃打工回到家乡依靠高山蔬菜种植及生猪养殖为生,但因道路不畅,严重影响了他的收入和生活。“当时,我每天骑着三轮车到南正街菜市场销售,来回一趟就要5个小时,不仅耗时,收入也不高。”祁政波说,如果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出门更难。“新修建的公路,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新希望。”

2019年上半年,祁政波在该村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扩大生猪养殖规模 。随着枣工路的通车,也为他打通了“致富路”,2020年仅生猪销售纯收入就达到了40万元左右,这对刚脱贫的他来说,了不得!

2020年6月,祁政波拿了驾照,买了新车,小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不,快过年了,我打算开车去宜昌城区办点年货。”祁政波笑着对记者说。

对于未来,祁政波充满信心:“我将在搞好生猪养殖的同时,借助枣林村地理优势,搞好高山蔬菜的种植。”(三峡日报全媒记者邓明明,通讯员杨琴)

老村医孔凡平有了接班人

在宜都市枝城镇官坪村,几乎没有人不认识孔凡平,他在这里当村医已经40多年了。农历腊月廿九,记者见到他时,65岁的孔凡平正在村卫生室接诊,精神矍铄。为病人量完血压,孔凡平和记者聊了起来。

“过去看病,就靠手里的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乡亲们生病了,都是小病拖、大病磨。”说起早年间行医的经历,孔凡平连连摇头。尽管艰苦,孔凡平还是坚持了下来,乡亲们随叫随到,脚步走遍乡间小道。

“如今,村卫生室有了诊疗室、药房和基本检查设备,小病不用出村。村民都买了医保,看病能够按比例报销。”这些年,乡村医疗条件大幅改善,作为村里唯一的医生,孔凡平忧心的事只有一件:“年纪大了,越来越力不从心。我老了,谁来给乡亲们看病?”

2019年7月,随着一批大学生村医毕业到岗,23岁的卞晓武来到了官坪村,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委培村医。

“现在好了,不用担心没有人接班了”。卞晓武的到来,让孔凡平了却了一件心事。卫生室有了两个人,一人出诊,一人坐诊,互相合作,可以更好地为乡亲服务。

“小伙子踏实上进,能吃苦,我教他与村民沟通的技巧,他教我用电脑,做表格,录信息。”新鲜力量的加入,也给孔凡平带来了动力。除了学习电脑操作,孔凡平还准备过完年去考中医医师资格证。

说话间,去村民家做完随访的卞晓武回到了卫生室。“虽然乡村医生很辛苦,但锻炼人,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来村里不久,为了提升业务能力,卞晓武考到了执业助理医师证。卞晓武表示,只要乡亲们需要,就会一直服务下去。

从村卫生室走出来,路边的樱桃花悄然绽放,传达着春的气息。(三峡日报全媒记者陈程)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