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屈原文化地标,涵养宜昌城市精神

2022-09-21 09:36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覃江云  审核:肖雨琴

屈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伟大爱国诗人,更是宜昌最靓丽的城市名片和永恒的文化地标。市委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把屈原文化作为战略性资源置于“六城五中心”新定位中整体谋划,确立了“屈原昭君故里,三峡生态名城”全新城市形象口号,屈原文化理应成涵养宜昌城市精神、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打造高质量发展精神高地的最佳注脚和最强动力。

价值引领,做实屈原文化特色。挖掘精神内涵。文化是自信,更是根基,屈原文化对宜昌而言就是城市灵魂。充分发挥屈原文化研究院的智库作用,围绕打造“一标三地”目标,做好学术研究、史料搜集、丛书编辑、宣传推广、价值引领等工作,实现屈原文化与时代文化、中国精神、乃至全人类共同价值有机结合,把屈原文化融入公益广告宣传、市民公约内容、城市标识建设,构建具有特色的屈原文化传播话语体系、学术体系。

擦亮文化品牌。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文化影视传播、新闻宣传等多种方式,宣传屈原文化“爱国、奉献、求索、团结”等精神内涵,让更多人熟悉屈原、热爱屈原、敬仰屈原,围绕“立德树人、为党育才”根本任务,把屈原文化融入校园建设和品德教育各环节和各领域,开发屈原文化精品主体课程,打造屈原文化宣传阵地,让屈原文化触手可及、屈原形象随处可见。

做优研究诠释。在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建设屈原文化研究院的同时,要努力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和带动作用的研学旅基地,以屈原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为依托,推动“两坝一峡”、昭君、嫘祖等文化符号换发时代活力,做好屈原文化研究的社会效益转换,在全社会普及爱国主义教育。

有机融合,激发屈原文化活力。丰富宣介形式。擦亮诗歌之城、秀美之城品牌,加快培育屈原文化体验场景,充分发挥信息化、智能化、AI技术在传承屈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对屈原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展示,打造网上展厅,同时注重力量整合,以屈原文化的突破性发展带动昭君文化、嫘祖文化、巴楚文化、峡江文化竞相发展。

浸润城市肌理。把屈原文化元素植入城市规划设计,巧妙利用好城市空间,建设屈原文化公园、打造屈原大道、天问台、天问阁、天问塔等城市地标,打造屈原文化特色街区、拍摄屈原文化大戏、推动磨基山屈原文化公园、古今大南门、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西坝不夜岛、平湖国际旅游岛有机串联,助力宜昌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区域性活力中心,增强城市的活力度和显示度。

发展品牌经济。产业是经济之源、城市之基,文化产业则是这源头活水。推动以峡江龙舟、芈绣、峡江皮雕为代表的非遗类文创产品研发和楚服楚饰、楚剧楚歌等文化新业态发展,让游客可买可带可纪念,助力柑橘深加工产品、屈原家宴为代表的美食类文创产品跨界出圈,适应年轻人审美趋势和价值取向转变,开展屈原文化文创设计大赛,开发动漫、国风、手游、短视频、剧本杀等年轻人喜爱的文化产品,绘亮屈原形象,叫响城市口号,形成品牌经济产业链。

培育创作人才。实行“1+4”人才政策,重视文艺创作性人才的培育,发挥屈原文化研究院“组织、联络、培训、服务”等职能,组织文学笔会、文学采风等活动,提升本土文学创作水平,借鉴河南卫视《祈》《龙舟祭》《兰陵王入阵曲》等节目经验,力争通过拍摄一部屈原影视剧带火宜昌。

汇聚节会人气。放大屈原、端午、诗歌之城、秀美之城品牌效益,高质量办好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中国龙舟争霸赛、国际龙舟拉力赛等节庆赛事活动,积极申办龙舟世界杯,吸引各年龄群体来宜昌过端午,让诗和远方、文化和旅游有效“联姻”,达到以文兴旅、以旅扬文、以旅兴业的效果。

构建IP高地。加快宜昌大剧院建设,围绕屈原及生平故事打造特色IP剧目。错位建好宜昌城市屈原主题公园、秭归屈原故里、乐平里屈原老家景区,下足绣花功夫开展景区服务提质、环境美化、景区创意等工作,开发以《楚骚秀•九歌大典》为代表的系列沉浸式精品文旅演艺产品,提高屈原故里知晓率和辨识度,把屈原故里、三峡大坝、三峡人家、三游洞、高峡平湖五大景区串联一线,共同打造“两坝一峡”国际旅游区,从而高效助推屈原文化教育普及、传承弘扬。

作者:西陵区市场监管局 谭金山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