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昌在夷陵广场、滨江公园、万达广场、奥体中心、白龙公园等地,新建了几处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打卡点,各具特色、活力热情的造型,展现了自然生态风貌与运动拼搏精神的良好结合。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不论是因为冬奥会兴起的冰壶、冰蹴鞠、滑冰、滑雪等冰雪项目,还是腰鼓、太极拳、乒乓球、踢毽子等传统体育项目,都备受群众喜爱。
全民健身是一种理念。不论是广场公园还是郊野户外,线下还是线上,清晨抑或傍晚,健身人群随处可见、无时不有。越来越多的健身项目走进人们的生活,上至白发老人,下到垂髫小孩,都能够从众多的体育项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运动习惯的养成了,让“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成为了共识,“会健身”“健好身”也成为健身爱好者共同的追求。全民健身正成为新的社会风尚,全民健身理念已植根于更多老百姓心中,正破土而出,生根发芽。
全民健身是生活方式的转变。体育既是国家强盛应有之义,也是个人幸福生活之基;既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平台窗口。从惠及万家的群众喜好到影响深远的国家战略,全民健身已经融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每一天。根据新华社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1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4.1亿平方米,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1平方米,从2015年北京申奥成功到2021年10月间,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24.56%。全民健身让老百姓从运动中获得快乐、自信、开放等正能量,拥有更加健康的身心,也提振了精气神,注入了新活力,以丰富的形式和内涵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增色添彩。
全民健身需要不断满足群众需要。群众对运动健身的需要,是推动全民健身发展的必需品。要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共建共享,通过建设更高质量的健身设施、举办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分批次分时段开放体育场馆,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者、体育社会组织等队伍,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打造群众身边的健身圈,努力扩大全民健身“幸福半径”。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推出了一系列科学健身指导课程,众多冠军运动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起,在线为健身爱好者提供科学指导,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竞技水平的群众掌握正确、科学、有效的运动方法。福建省厦门市体育局推出“智慧健身地图”,近2000处各类健身场地设施通过线上线下精准融合,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便捷、更实用的智慧体育服务。只有立足群众需求,从设施完善、运动指导等方面完善服务体系,才能保障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快乐地“动起来”。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民健身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想民之所想、办民之所需,不断提供更好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激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提升群众参与健身的水平,方能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作者:夷陵区龙泉镇人民政府 付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