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2022-03-01 15:20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覃江云  审核:金睿

近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提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更充分的体现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民生所需,生民所盼,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以不断提高民生福祉为奋斗目标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取得新成效。根据国家统计局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5月,我国目前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未来几年,我国新型城镇化之路将加速推进,城市容量将进一步扩充。如何建造出一座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都能安居乐业的幸福之城,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关乎着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为民筑城,就要更多的聚焦于弱势群体,让城市更加的温暖如初。城市就犹如一位“母亲”,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个体来说,都是城市的“孩子”,让每一个“孩子”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保障,这是城市“母亲”应尽的职责,更是良心和本分。湖北省宜都市是全国文明城市,近年来,宜都全力推进住房保障建设,通过城市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等多种形式,建设棚改安置房8328套、114.48万平方米,解决了7000户2.1万人的住房安全保障问题,实现民有所居,老有所养。同时在公租房小区推行“红色物业”服务,建立“家+驿站”,以党支部、网格员、居民组长、志愿者、驻格警务员为主体,对小区内的孤、寡、独居老人和残疾人家庭进行重点关爱,以“心”服务让人民群众住得安心。

为民筑城,就要更多的着眼于细节之处,让城市更加的体贴入微。城市里生活的人群形形色色,有着不同的个人需求和生活习惯,要让每个人都能在城市生活中过得自在舒心,就要在细节上不断雕琢,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宜昌用“绣花功”雕刻城市细节,让爱成为城市“标配”。在全市二级综合医疗机构和4A级景区、机场、车站以及大型综合商业中心等地,建立了221个母婴室,并在高德地图上进行了标记,方便有需求的群众查询使用。兴山县在“擦亮小城镇”建设中,着力补齐短板,在细节之处狠下功夫,推行“两筋(金)三头”理念,在环境改造中,少用或不用钢筋、铝合金,多用石头、砖头、木头,体现兴山山区风貌特色。实施“两违”拆除,强弱电线路“下地”,改造雨污分流,整治店面招牌,新建公厕、停车场等,让大街小巷焕然一新,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为民筑城,就要更多的致力于绿色发展,让城市更加的低碳环保。“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庄严承诺。而反映在城市建设中,也要积极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减少给环境带来的承载压力。当前,我国提出建设“海绵城市”方案,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海绵城市”已经在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30多个城市开展试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另外,我国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通过在工厂预先加工制作好各种结构件,再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也减轻了传统现浇混凝土工艺带来的原材料浪费现象,缩短了建设周期,更好地体现出节能、环保、绿色发展主题。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之路的征程上,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造福,才能汇聚起十四亿多人民的磅礴力量,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向前。

作者:宜都市住建局 张谨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