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公平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2021-04-20 15:53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覃江云  审核:王林

4月15日,教育促进乡村振兴高端研讨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回顾与展望活动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教育部教育工作司副司长宋磊表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必然选择。如何做好新时代乡村教育工作,筑巢引凤,把更多的人才、资源引流到乡村,更多地惠及乡村孩子,使乡村孩子摆脱“成才困境”,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使教育公平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是当下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的一环,教育是摆脱贫困,实现振兴的治本之策。现阶段,由于农村地理条件落后,与城市相比之下,很多现代教学技术在偏远农村还无法实现,师资力量缺乏,留不住教师,一个乡村教师往往身兼数职,“语文老师教物理,数学老师教英语,体育老师教语文”等“错位”现象还普遍存在,有的老师不仅要管教学,还要管生活,“朝六晚十二”是家常便饭,农村教师承担了很大的工作压力,让农村汇聚更多的优秀教师,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让公平的教育惠及每一个乡村孩子,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修课”,还需下足绣花针功夫。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需要健全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大乡村教师补充力度,招录教师注重向基层一线倾斜,加大实施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力度,合理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生活条件,形成农村教师梯次储备,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缺乏的现象,让师资“留得住“下得去,留的住”。在湖北秭归地区,教育部门实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每年从城区学校选派教师到农村学校进行交流教学,既为乡村学校带去了师资,又为乡村学校带去了先进的教学技术。这些好做法都值得大力推广,甚至,我们还可以思考是否可以实行免费师范生先到乡村地区进行定向服务,城区学校缺额教师岗位从乡村教师中选调,严格禁止“走后门”现象。促进教师人才合理流动才能更好的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如果一味限制教师流动,就会形成“一潭死水”,反而会打击教师工作积极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合理的交流,才能使乡村教师永葆生机活力。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还需要加大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补齐农村教育短板,夯实农村教育硬件基础,打破城乡教育二元分割格局,推进教育资源城区和农村均衡化,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距,让教育这项最大的民生事业成为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希望。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累计投资4000余万元新建6所幼儿园,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投资12533万元,大力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包括新建教学楼、教辅楼、宿舍楼、操场等,配备生活设施、图书、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实施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温暖工程”和“煤改电工程”。通过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极大了改善了山区教学条件,让山区的孩子也沐浴到了教育资源公平的阳光。教育是改变山区孩子命运的根本举措,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大投入,才能减少乡村振兴前进道路上的阻力。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在全面开启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乡村教育这个着力点,拿稳这把“金钥匙”,才能让更多的乡村孩子收获精彩的人生。

作者:秭归县梅家河乡人民政府 周茂盛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