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发展并重 “十年禁渔”令并不漫长

2020-12-04 15:36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徐梦琦  审核:刘小凡

今年年初,“长江白鲟灭绝”引发社会关注。网民纷纷感叹:“我们从未遇见,听闻已是永别。”

但是令人心痛的,远不止于此。这些年来,白鱀豚和长江鲥鱼也相继被研究人员宣布功能性灭绝。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是令世人叹为观止的生态宝藏,然而,随着人类无节制的索取和开发,长江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无豚之江、无鱼之江”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十年禁渔”令的扎实推进,无疑是为生态大保护送去了一记强心针、及时雨,为共护一江水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长江白鲟只是众多长江消逝物种的其中一例,是长江生态恶化的冰山一角。“十年禁渔”看似漫长而严苛,实则是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清醒笃定的认知,是保障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壮士断腕之举。

“十年禁渔”令后,数十万渔民结束千百年的水上生活,“洗脚上岸”、另谋生路成为禁渔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积极抓好退捕渔民转产安置和生计保障,拓宽转产转业渠道,探索推动“由捕转护”。要有精细化的配套措施,让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过得好。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长江经济带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定调领航,更为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转型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从来都不是矛盾的对立面,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持生态保护的定力,寻求绿色发展的转变,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才能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年禁渔”并不漫长,为长江留一片安宁,为后世留下财富,未来必将遇见更好的中国。

作者:枝江市 曹凡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