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披“云裳” 让传统文化焕新出彩

2020-06-29 16:28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廖全  审核:刘小凡

岁岁端午,今又端午。6月22日,“云上端午 诗意宜昌”2020屈原故里端午诗会在湖北宜昌成功举办。诗会采用云录制、云传播方式,为百万网友献上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交融的饕餮视听盛宴。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是文化部明确指定的唯一的全国性端午节文化节庆活动。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湖北今年首次采用现场+“云上”方式举办。屈原故里端午祭、VR云上端午习俗馆、端午文旅产品网络展销会等系列活动,运用云赏美景、云展民俗、云品美食、云推优品、云吟诗作等形式,让传统端午走上“云端”,与世界来一场“亲密接触”。

“云上端午”让传统文化更好融入百姓生活。传统节日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精髓,但在高速发达的现代社会,由于传播渠道单一,难以“飞入寻常百姓家”。屈原故里秭归开设“中国端午习俗展——屈原故里云上展馆”、创建“云上端午 礼拜屈原”小程序、举办“探寻秭归美好之旅”系列直播等多项“云上”活动,让网友市民找到参与传统节日的新方式,在“接地气”的传播和触手可及的信息交互中,重建了传统习俗与普通百姓的心灵纽带,密切了有触感、有温度的粘性互动,向世界讲述了具有中国文化情怀的端午故事。

“云上端午”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的距离。年轻一代青睐通俗化、视觉化、趣味化、互动化的文化符号和传播语言。“云端办节”让丰厚的文化遗产火起来、活起来、潮起来,吸引年轻人广泛主动参与,为传承注入新鲜血液。如年轻人用网络的“正确打开方式”,了解和参与包粽子、赛龙舟、割菖蒲、挂艾草、喝雄黄酒、佩赠香囊等传统习俗,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收获了满满的仪式感和成就感,自发成为文化传承的主力军。一名湖南网友在参观屈原故里“云上端午习俗馆”后留言感慨:“看了‘斗草’,才知道在屈原故里采艾蒿和菖蒲,还有这么多讲究。”

“云上端午”赋能传统文化新传承新发展。端午传统文化与互联网融合产生的化学效应,催生了以节促产、以节促旅、以节促商的风口,创造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勃勃商机。宜昌面向全球网友开展端午文旅产品全球创意设计大赛、端午原创文艺作品全球征集、宜昌文化旅游推介会等系列线上活动,真正让老文化“活”起来,让新市场“火”起来。秭归端午食俗馆通过图文、视频,全方位展示屈原家宴“十大招牌菜”,网友点评“让人耳目一新。”一个小小的香囊,以三闾刺绣的针法简单勾勒出兰草的图案,装进精选的端午艾,寓合了《离骚》中“纫秋兰以为佩”的诗文内涵,商品一经推出,立时受到网民追捧。屈子的时尚,也是端午的时尚和网友的时尚。当文化演变为文创,非遗衍生出商品,就是真正增强了文化自信,实现了活态传承,促成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云上端午”传承家国情怀。端午节不仅是休闲娱乐,更重要的是延续传统文化的根,传承家国情怀。两千多年前,屈子用生命吟诵出上下求索的伟大诗篇,今天的湖北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以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展现出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守望相助的勇气和决心。疫情阻断了空间距离,启发了“云端办节”新思路,更催生出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美好愿景,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幸福安康、国泰民安而奋斗不息。传统节日的家国情怀和亲情表达,在众志成城的抗疫背景下显现出别样的张力,在多元、便捷的网络传播和共享中,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认同感、文化归属感、民众获得感和集体凝聚力。庚子年端午的纪念,被赋予更多精神内涵,传统文化和抗疫精神的和谐统一,开辟出与时俱进的崭新路径。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端午“穿云”而来,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增添了新的活力。传承经典,继往开来,云游端午,你不容错过的精彩。

作者:谢乔 宜昌市委网信办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