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六论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会精神

2020-12-30 10:22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徐梦琦  审核:刘小凡

三峡日报评论员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会强调,要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让经济总量、财税增量更多地转化为人民生活质量和百姓福祉,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体现在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要加快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建设好城市生命工程、良心工程。要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统筹好城市片区开发与老旧小区改造,避免重复“开膛破肚”劳民伤财。要巩固全国卫生城市“四连冠”成果,健全疾控和公共卫生体系。要构建多层次城乡社保体系,抓好重点群体优先就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完善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即使在智能时代,也不能过渡依赖技术支撑,而忽略了人性化服务。要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解决好“数字鸿沟”,用心用情为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更加便利优质的人性化服务。

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要发挥好网格化服务管理优势,推进省“1+1+11”政策制度的落地见效,让“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更加完善,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要树牢“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的理念,敬畏城市、善待城市、智管城市,打造“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城市形态。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推深做实“双基强化、三治融合”试点,推动“双报到、双报告”具体化常态化,打造“邻里情、邻里帮、邻里和”的高品质社区生活。

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体现在更深层次的增进民生福祉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文化、文明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创建成果,在全省率先形成全国文明城市群。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推动屈原、嫘祖、三国、昭君等宜昌文化名片的商品化、体验化、生活化。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把安全发展贯穿宜昌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统筹防范化解各领域的风险挑战,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当前,宜昌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都已明确,关键在于狠抓落实。我们坚信,全市上下只要一以贯之地开拓进取、只争朝夕、攻坚克难,就一定能书写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引擎”的精彩篇章,让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