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险峻处 路灯亮了

2021-03-04 10:42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朱云  审核:刘小凡

桥料村一盏盏路灯,沿着蜿蜒山路,齐刷刷亮了。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振雄 张双双 通讯员 王登府 望鹏飞

暮色四合,行走深山像跌入深海,星空像天井,脚下的路像波浪,没深没浅。突然,一盏盏路灯,沿着山路蜿蜒,齐刷刷亮了,大山巍巍,像是挂上了一行皎洁的月亮。这是五峰县傅家堰乡桥料村的一幅美丽图景。

桥料村位于武陵山脉腹地,海拔从400米到1600多米,壁立千仞,山高路险,曾是五峰深度贫困村。

58岁的村支部委员向宗银住在山下第一盏路灯后面,没装路灯时他曾摔倒在斜坡,吓得天不大亮不出门,日未落山已回家。如今,他黎明即起,跑步上山去村委会,晨练上班两不误;忙得再晚,仍可以慢悠悠安全下山回家。他说:“路灯把路照亮了,也给每天增加了时间。”

深山明亮起来了

1月28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赴桥料村采访,驱车盘山而上,见识了山高路险,也领略了“山高一尺,眼阔百丈”。

村支书姚雪峰介绍,桥料村主产荞麦,玉米、柑橘、烟叶也丰富,代代村民饲养猪、羊、鸡,2010年就户均出栏生猪9头了,但收入一直上不去。2014年全村672户有282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本原因,就是路难走,“倒拐子弯”环环相扣,一趟要爬大半天。

2015年,宜昌市教育局、市文联、人福药业驻村扶贫,一来就修路。迄今,新修和硬化道路55公里,6个组“户户通”达80%以上。村和山外连接了。

村民收入随之改观。帮扶单位出资60万元建成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带动农户种植蔬菜210亩,为村集体年增收3万元,吸纳12个易地搬迁安置点村民务工,人均年增收5000元。驻村单位出资45万元建光伏电站,为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带动7户27名贫困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3000多元。通过“帮扶单位+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动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2020年全村出栏6500多头育肥猪,16000多头仔猪。该村2017年整村出列,80多岁的“锅底户”向宗法夫妇2020年8月脱贫出列。至此,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27人全部脱贫。村民人均年收入1.2万元,较2015年翻了三番,村集体收入超过20万元。

居住环境也随之改观。蒿坪安置点2017年底建成,共安置22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为解决深山吃水难,驻村工作队争取上千万元资金建池30口5400立方米,铺设饮水管网25万米,家家吃上安全洁净水。建设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采用三格厌氧池+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工艺,解决了污水排放问题,生态环保。还对接中蜂养殖合作社,落实中蜂代养210群,帮助搬迁户增收,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路通了,收入上来了,紧跟着,就是进一步发展。夜间出行不安全,宜昌人福药业出资15万元、村民自发踊跃集资5万元,2020年10月,在险峻路段安装了50盏太阳能路灯,深山就这样明亮起来。75岁搬迁户张泽双说,现在吃上自来水,走路有路灯,温饱不愁,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路灯给生产帮了大忙

去年6月,桥料村发生洪灾,向宗银夜间骑摩托车入户排查受灾情况,在“十八拐”路段摔倒,小腿被摩托车排气管烫伤,核桃大的水泡痛了一个多星期。

向宗银说,老人们习惯下午去医务室看病,看完天就黑了,眼神不好,容易摔跤。76岁的向数满有高血压和胃病,儿女不在身边,以前看病常需要邻居照顾,现在一个人到医务室。54岁的吴恢芬说:“吃过晚饭,还可以串串门。”以前天还没黑就家家关门了,现在晚上九十点钟,村里还有人走动和马达声音。

记者在蒿坪易地搬迁点看到,民居造型别致,门前菜园按户编号。猪栏统一建设,水泥路、蓄水池、沼气池等设施完善,还有健身广场、大礼堂等文化场所。

驻村第一书记田明艳说,路灯为农产品运输帮了大忙,去年10月起,村里的生猪、蔬菜调运,能24小时不间断。2018年和2019年,农产品销售共100多万元,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仍达到70多万元。这让村民们看到,特色种养,村里还有很大空间。

姚雪峰说,桥料村秀丽风光得天独厚,乡村旅游已水到渠成,100余亩柑橘采摘示范园已经开建,配建观光道,打造采摘+观光旅游带。

记者离开已是夜间,回望桥料村,盏盏路灯盘绕山间,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柔和的光亮照亮村民夜行的路,也燃起了乡亲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蓬勃信心。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