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数据赋能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2021-01-27 09:10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李敏  审核:刘小凡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和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秉承“金融为民”初心,在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以支持复工复产、优化营商环境为立足点,结合湖北实际,大力推进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聚焦信息共享与征信平台建设,全省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显著提升,新增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3.53万户,帮助9.56万户普惠小微企业实现首贷921.2亿元。

以用促建 涉企政务信息开放共享成效初显

为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抢抓信贷政策工具落地的时间窗口,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会同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以银行对涉企政务信息的急切需求为切入点开展深入调研,组织起草并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后,提请省政府以湖北省金融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的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快对银行开放共享涉企政务信息的通知》,推动各地加大纳税、不动产、法院诉讼等涉企政务信息向金融领域开放的力度,同时建立督办制度,按月监测各地信息开放进度,并将该项工作成效作为重点内容纳入湖北省金融信用县市创建指标予以推进。

在各地政府的积极推动和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下,目前全省共有84个县市区通过平台查询、一站式查询、点对点查询等方式对银行开放涉企政务信息,其中公积金缴纳、不动产抵押、企业纳税、企业社保缴纳等信息开放进展较好,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部门信息壁垒,满足了银行对涉企政务信息查用方便的需求,增加了银行对企业信用画像的信息要素,有效支持银行用好各项优惠政策,加大了信用贷款在湖北的投放力度,小微企业融资呈现出“量增、面扩、价降”的良好态势。

截至2020年11月末,湖北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717.82亿元,同比增长26.81%。其中,信用贷款余额466.54亿元,同比增长106.3%;支持小微经营主体71.7万户,较2020年初增加13.5万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49%,比2020年初下降1.03个百分点。

以行政力量推动涉企政务信息向金融领域开放共享,成为湖北普惠金融服务新的亮点,有效促进了数据要素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了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

以点带面 地方企业征信平台建设多点开花

“利率低的产品是我的首选。”宜昌一叶知香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斌在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选择了基础利率的“云e贷”贷款100万元。后来,了解到还有针对茶农的专项贷款,年利率4.5%,王斌又贷了100万元。不止是王斌,众多实体经济主体都在宜昌市“网上金融服务大厅”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信贷产品。

在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示范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湖北省推广武汉市、宜昌市、荆门市等地的经验做法,持续推动各地加强企业征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涉企信用信息采集共享、信用评价、信用增进机制,加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截至2020年12月末,武汉市、黄石市、宜昌市、荆门市、荆州市、黄冈市、襄阳市、仙桃市等8地已建成地方企业征信平台,通过平台累计支持银企融资对接1600多亿元;十堰市、咸宁市、恩施州等6地也已启动平台开发工作。

武汉市、宜昌市、荆门市三地平台建设特色突出、成效明显。武汉市“汉融通”平台,通过汇集政务部门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和风险模型,创新推出线上“301” 融资模式,即“三分钟申贷、零人工干预、一秒钟放款”。截至2020年12月末“汉融通”平台入驻机构数490家,入驻市场主体超7万户,合计融资笔数达3.1万笔,融资总额超1000亿元。

宜昌市“网上金融服务大厅”,整合宜昌智慧城市大数据及互联网政务优势资源,用政务数据为企业“画像”增信,推出全线上创业担保贷等快捷贷款产品,畅通银企对接渠道,累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100多亿元,大厅“一站式”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做法近期获国务院督察组现场调研并作为典型经验给予高度肯定。

荆门市企业金融信用信息平台,依托政务云归集税务、法院、自然资源、社保等11个部门涉企信息,实现对辖内企业全方位信息展示和信用画像,为银企融资对接提供信用信息支持,累计支持小微企业贷款200多亿元。

因势利导 省级企业征信平台建设进展顺利

为更好服务全省实体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帮助银行更好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和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加强调研、积极汇报,分管副省长多次肯定批示,并召集专题座谈会研究,明确了由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武汉分行和省政务管理办三方联合推进省级企业征信平台建设的工作机制,要求迅速启动省级企业征信平台建设,加快涉企信息向生产力转化进程。2020年11月召开全省企业征信平台建设推进现场会,组织各地交流经验,探讨完善省级平台建设思路,明确了分阶段推进的建设任务;2020年12月召集部分省级金融机构开展座谈会,研讨信息需求和平台应用相关建议。目前省级平台建设已完成招投标,一期开发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精准施策 信用建设与金融精准扶贫深度融合

通过多年摸索实践,湖北辖内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人行推动、部门参与、镇村承接”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齐抓共管机制,以信用信息助力金融精准扶贫,引导金融资源与脱贫攻坚金融需求精准对接。

为打好征信助力脱贫攻坚收官战,推动贫困户信用档案全覆盖工作,通过省市协同,在各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已全面完成了湖北省贫困户信用档案系统建设,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采集建档全覆盖,并按季掌握信息更新和扶贫信贷发放情况。按照“不漏一户、不少一人、一户一档”的原则,全省贫困户建档191.50万户,覆盖率已达到100%。截至2020年12月末,对贫困户开展信用评定130.75万户,对48.53万户贫困户发放贷款266亿元。

因地施策 各地农村信用平台建设各具特色

各地以市州为单位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将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国家战略相结合,助力货币信贷政策落地见效,不断完善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功能,逐步健全信用信息采集、共享机制,建立信用评价、信用增进和信用应用制度,促进银农信息对称,服务“三农”融资。

目前辖内各县(市、区)已探索形成了五种低成本、可持续、能实用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

一是网格化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如荆门钟祥市、咸宁崇阳县借助农村网格化管理平台采集和共享信用信息,建立了信用信息采集应用的长效机制;二是政府大数据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如恩施咸丰县通过整合政府部门大数据搭建信用信息平台,推动涉农信息的联通与共享;三是文明创建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如十堰竹山县整合利用文明创建评定系统的信息资源,搭建信用信息平台;四是农合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征信模式,如宜昌枝江市依托主办银行和农村合作社联合社,采集或整合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资源;五是涉农银行共享模式,如荆州松滋市依托涉农银行批量采集共享农村经济主体信用信息,建立较为完整的农村经济主体信息库。

截至2020年12月末,湖北辖内已有7个市州建设了农村信用信息平台,部分县市如崇阳县、咸丰县、钟祥市等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各地平台归集了20个县市区141万户农户信息,累计为48万农户融资提供了信息支持。

下一步,湖北省将持续统筹推进省市两级企业征信平台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湖北涉企政务信息的归集与整合,建立信息共享交换长效机制,打造省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枢纽,扩大征信服务供给,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用信息应用,加大信用贷款发放力度,提升全省普惠金融服务。(韩松 胡云飞 张勇)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