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金融活水“滴灌”科技型中小企业 宜都“科创贷”全省复制推广

2021-01-14 15:17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李敏  审核:刘小凡

华迅智能自动化切割机生产线。 (通讯员 朱灿义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通讯员 朱灿义

今年元月,宜都华迅智能输送股份有限公司遇到“甜蜜的负担”:去年这时候,公司没订单,工人没活干;今年的订单已排到春节前,工人们每天加班加点赶进度。“公司形势这么好,多亏‘科创贷’为企业输血,帮我们挺过最艰难的时期。”董事长李先华说。

科创贷,即科技创新贷款。去年3月,宜都市通过政府牵线,拥有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与银行合作,推出“科创贷”专项贷款服务,破解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题。截至目前,宜都127家企业纳入“科创贷”名录库,其中12家企业获批贷款2186.9万元。

2020年9月,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发布第一批典型经验,将宜都“科创贷”在全省复制推广。

赴浙江取经

宜都是全国首批52个创新型县(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创新城市怎样建?如何加强顶层设计?科技金融创新怎样服务企业发展?2018年,宜都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带着问题,赴浙江学习取经,选择与宜都十分类似的安吉与兴昌两地重点考察。

一圈转下来,宜都市科技局副局长祝必艳深受触动:“搞创新,不能只是科技部门唱独台戏。”

带着浙江之行的满满收获,宜都结合自身实际,树立“大科技思维”,科技、财政、人才、金融等10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谋创新;制定出台《宜都市创新驱动发展办法》,明确一系列激励举措,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力度。

如何引“金融活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2019年下半年,宜都市科技局、财政局、金融办联合宜都丰源担保有限公司,携手宜都市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推出“科创贷”;政府出资1000万元设立专项风险补偿基金,建立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企业可享受最高500万元贷款,担保费用由市财政承担。

为企业解困

1月7日,宜都华迅智能输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热火朝天。“订单还在增加,连国外的订单都来了。”董事长李先华难掩兴奋。回忆起去年复工复产的日子,他眉头紧锁,吐出两个字:“真难!”

总部位于宜都城区的华迅智能主要生产、销售封闭式输送设备,产品应用于化工、冶炼、环保、粮食等行业。“公司采用订单制生产,没有订单就意味着零收入。”李先华介绍,受疫情影响,去年2月和3月两个月,该公司几乎“颗粒无收”。去年4月初,随着交通有序恢复,李先华带头开着私家车,到山东、宁夏等地跑订单,希望把耽搁的时间抢回来,把流失的订单追回来。

“人在外地,心却在宜都。”让李先华最为牵挂的是资金问题,因为“订单越多,流动资金需求量就越大”。而在当时,公司账面资金已是捉襟见肘。就在李先华左右为难时,他接到来自宜都市科技局的电话:“复工复产有什么困难?”

“真是雪中送炭!”得知“科创贷”可缓解资金缺口,李先华立即按要求递交申请,不到两周时间,他申请的500万元贷款就打到公司的账户上。

资金到了,企业活了。李先华一门心思在外抢订单。从去年5月份开始,公司订单如雪片纷至沓来,还收到来自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外订单。李先华算账:去年,该公司订单额超过1.1亿元,同比增长38%。

放贷2100余万元

在宜都,位于红花套镇的湖北万鑫精密铸锻股份有限公司是首尝“科创贷”甜头的企业。该公司是一家生产工程机械、输送机械零部件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身,拥有各类专利21项。去年复工复产后,企业整体生产情况良好,但由于产品研发投入大、资金回笼缓慢,出现资金短缺问题。通过“科创贷”,该公司获得400万元银行授信额度,顺利步入正轨。“‘科创贷’手续少、放款快,没想到贷款利息比市面低了近3个百分点。”董事长万继鑫说。

祝必艳介绍,该局打破“一批一申请”的常规流程,企业申请即到即办,全程网上审批,最大限度缩短办理时间,实现“简洁、高效、精准”。截至目前,宜都从“科创贷”受益的企业有21家,共获批贷款2186.9万元。

目前,宜都正在进一步探索金融机构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新模式,简化贷款手续,提高风险容忍度,助推企业加快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