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造”汽车月均产销同比增两倍

2020-11-12 09:43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金睿  审核:刘小凡

广汽乘用车宜昌分公司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机械臂上下飞舞。 (通讯员 谭雪姣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乐克 通讯员 裴潇

11月9日,广汽乘用车宜昌工厂,流水线上机器臂上下飞舞,总控室终端显示,当天生产目标锁定298辆。

“去年同期日产量仅100多辆。”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汽乘用车宜昌分公司总经理梁伟彪信心满满,“今年以来,月均产销量比去年增长两倍,全年产销总量将突破3万辆。”

宜昌汽车产业发展几经波折。广汽重组中兴汽车后,新工厂投产不久被疫情按下暂停键。从艰难重启到倍增提速,背后是宜昌“汽车人”的拼抢。

多方助力疫后重振

“除了节假日加班,我们每天还要加班两个小时,应对生产任务。”正在后盖内板上件岗忙碌的工人邓宇增说。

“今年6月以来,每周生产6天,每天达到280台到290台的日生产水平。”梁伟彪介绍,金九银十期间,主销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到3.96%,现在年底冲量阶段开足马力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广汽乘用车宜昌工厂去年6月正式投产,今年初正准备产能爬坡,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节奏。“这条按照连续生产设计的产线停不得。”据介绍,尽管生产暂停,但一些关键部位一秒钟都不能停。例如,智能化涂装生产车间,物料池必须定期循环,否则一旦固化,再复产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疫情期间,宜昌市、猇亭区组成服务专班,对广汽乘用车宜昌工厂疫情防控进行精准指导、服务。“从人员到位、生活补给、动力能源保障,宜昌、猇亭全方位支持。周边社区工作人员自发给广汽值守人员送菜送肉,不计报酬,令人感动。”梁伟彪说,疫情后重启,从工厂内部运行到上下游配套,产业链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猇亭服务专班连续作战72小时,难题一一化解,让宜昌工厂最短时间复工。

产业重启后,销售成头等大事。4月底,宜昌出台本地市民购买地产车消费补贴,每台广汽传祺GA6补贴3000元,宜昌市场该车销量达到去年的3倍。

减量浪潮下做好加法

“自从广汽和宜昌携手后,企业爬坡迈坎时总有人拉一把,这坚定了广汽的信心。”全国汽车产业总体产能过剩,普遍调整产量,广汽在宜昌逆势做加法,不仅新增投放SUV(多功能运动车)产品广汽传祺GS4,还把广州总部的部分产销“平移”到宜昌,力助新工厂产销上台阶。

“广汽传祺对宜昌工厂的产能释放没有上限。”梁伟彪介绍,对于GS4车型,广州基地调整生产体制,从原来两班变成一班,调控出来的生产任务转到宜昌,同时安排230多位熟练工人支援宜昌工厂,该车型今后市场增量将全部放在宜昌生产。

勇做加法的关键是摸准市场。去年广汽乘用车宜昌工厂只有一款全新车型GA6,产品定位中级轿车,尽管产品竞争力在自主品牌中独树一帜,但是定价区间为10.88万元至16.88万元,恰好处在车市竞争最激烈的区间,热销的日系、美系合资品牌中级车也下探到该区间附近。

“新工厂首款车选择全新车型,不可避免会面临一定风险,”湖北省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左敏表示,一旦新车型的市场培育周期被拖长,对整车厂会造成产能放空的压力,而导入一款成熟产品,例如GS4,作为月销过万辆的爆款,能够在市场上打出“宜昌造”的口碑和市场影响。

“产能爬坡并不会止步于现状,还会依据市场变化,投放更多车型,广汽传祺要在宜昌做足加法。”梁伟彪介绍,宜昌工厂的优势在于高度智能化,多种车型实现柔性共线生产,在全链条智慧管理体系下,根据市场动态,实时调整生产节拍和不同车型产品,52秒下线1台车,1分钟可切换生产车型。明年广汽传祺还将导入新车型,发挥智慧工厂优势,以多系列产品的“组合拳”打开市场。

链接

治好机器人的“软手病”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乐克 通讯员 裴潇

11月9日,宜昌广汽零部件车身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韦绍秋向记者讲述治好机器人“软手病”的故事。

“我们主要生产汽车车身,比如发动机舱里的梁架件、车身骨架件,关系到整车结构品质和安全性。”韦绍秋介绍,车身零部件生产主要分为两步,首先是冲压,其次是焊接。

2019年,为保证产品的良品率及生产效率,公司投资1亿元对生产线升级改造,购进116台机器人,协同合作进行焊接。“机器人可以避免人为操作失误,一台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抵3.5名工人。”韦绍秋说,但机器人生产线搭建完成,试生产时,产品总是存在着精度不够的问题。

“哪怕焊点精度偏差一毫米,都会影响结构件的一致性。”韦绍秋称,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拼装无法严丝合缝,影响车辆整体强度及寿命。

机器人看起来动作整齐划一,运作准确度极高,为什么还会频繁出现精度偏差?生产团队仔细观察,原来问题出在固定部件的夹具上,“焊枪有一定的冲击力,夹具力度或支撑点不对,会造成零件轻微位移。”

调整却不仅是加大压力这么简单,夹具压力过大导致产品焊接时变形,压力值不够,则无法限制位移。没有现成答案,生产团队一点点调整支撑点和力矩,硬是试出来2000个左右焊点结构件最合适数值。

“现在生产的产品,强度合格率100%,精度合格率超过95%,在机器人的高效运转下,年产能可满足10万台乘用车的供货需求。”韦绍秋说道。

在广汽乘用车引领下,猇亭中基天谷零部件产业园已初步建成,引进高端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企业20家入驻,总投资规模近8亿元。

《湖北日报》2020年11月12日12版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