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秭归!中国青年报头版“五连发”!

2023-12-11 12:54 来源:秭归发布  编辑:韩露  审核:熊鹏

11月14日、15日、16日,中国青年报连续3天在头版刊载长篇通讯《六十载写就橘颂新篇章——华中农大四代科学家秭归接力启示录之一》《双向奔赴的“秭归实验”——华中农大四代科学家秭归接力启示录之二》《把情感植根在祖国大地上——华中农大四代科学家秭归接力启示录之三》。

12月9日、10日,中国青年报再度聚焦秭归,在头版刊载长篇通讯《一张蓝图数十年不走样,石头山上长出12个亿元村》和《千年橘乡迎来新生代,年轻“新橘人”续写兴橘文章》。

近2万字的系列报道,再现了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科六十年四代科学家接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情感植根在秭归的热土中,走出了自立自强的中国科研道路的奋进故事;生动讲述了秭归脐橙以文化铸魂、用科技赋能,全县人民上下求索、接续奋斗,一代接着一代干,在石头山上种出12个亿元村的动人故事。

原文如下

11月14日要闻版

六十载写就橘颂新篇章

——华中农大四代科学家秭归接力启示录之一

在湖北秭归,有两尊铜像,一尊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另一尊是被当地百姓称为“橘翁”的章文才。

2000多年前,屈原为故乡秭归写下名篇《橘颂》,“后皇嘉树”“独立不迁”,千百年来秭归始终带着橘的印记。

章文才是华中农业大学的教授,1962年他第一次走进秭归,随后的60余年间,这所学校的4代科学家接续奋斗,让秭归真正戴上了“中国脐橙之乡”的桂冠。

在秭归县郭家坝镇邓家坡村村民何明国家里,一棵百年老树见证了华中农业大学农业专家大半个世纪的默默奉献。

1978年,章文才为这棵老树嫁接上了从国外引进的罗伯逊脐橙枝芽,当年结出的果子就卖了200多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可观的收入;2004年,这棵树上又嫁接了章文才的学生邓秀新院士培育的伦晚脐橙,新品种每年可卖七八千元,“好的果子可以论个卖”。

这棵不断开枝散叶的老树,也映射了邓家坡村的变迁,因橘而兴,成为秭归甚至湖北第一个脐橙“亿元村”。

60多年来,秭归就是华中农业大学柑橘研究的试验田,在那里,靠着不断创新的栽培、贮存、运输技术,催生了一幅小小柑橘和12个“亿元村”的神奇画卷,崛起了我国首个“四季有鲜橙”的县域产区,储备了柑橘品种资源126个,攥牢了柑橘种业的“中国芯片”。

科技绘蓝图,橘农尝甜头

《橘颂》给秭归“标注”的柑橘种植历史是2000多年,但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秭归与“柑橘之王”脐橙并无多大联系,当地橘农主要种植的是普通柑橘,果实籽多,在国内没什么名气。

“是‘中国柑橘之父’章文才教授把脐橙与秭归联系在了一起。”秭归县农业局退休干部崔治龙回忆说。

《秭归县志》记载,1962年11月8日,在充分调研秭归柑橘生产情况后,章文才认为,秭归的气候、土壤适宜种植脐橙,沿江两岸发展脐橙大有可为。他为秭归描绘了第一张柑橘“三化”蓝图——良种区域化、品质标准化、果实商品化。

从此,章文才几乎每年都要来秭归,向农民传授脐橙种植技术、培育新品种。秭归柑橘产业走上漫长而艰难的品种优化和结构调整之路。

1967年,章文才与当地农技员宋鸿虎等闲聊时得知,他们1966年冬天在龙江四队建有一个两丈多深的地窖,贮藏柑橘一万多公斤第二年出售,好果率达70%,价格还翻了一番。

他立即赶到,深入地窖察看后,确认这是个实用的好办法。同时建议改进地窖,让其与外界通风,从而提高好果率。

章文才连夜绘出改造草图,指导柑橘专业队员建造地下通风贮藏窖。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在当地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地下通风贮藏窖。当年,包括龙江四队在内,整个龙江大队建起的改良型地窖有3个。经实践,好果率提升至90%以上。

第二年,秭归按照章文才的设想,建起地下通风贮藏窖52个,在全县走出柑橘保鲜销售的新路子。

1977年1月,秭归出现罕见的冰冻灾害,柑橘树受冻严重,部分地区柑橘产业甚至濒临毁灭。彭家坡村总共180亩地的广柑就是在那一次冻害中全部冻死的。

绝处逢生。为了帮助秭归柑橘产业重整旗鼓,章文才为秭归一次引进了12个美国优良品种,指导秭归建设两万亩脐橙出口基地。彭家坡村便是4个试点之一。秭归“当家”脐橙品种朋娜脐橙、纽荷尔脐橙都是章文才引进、试种成功后大面积推广的。

彭家坡村老支书彭洪国已年逾古稀,但总会想起1978年11月章文才第一次到彭家坡村时的嘱托,他把脐橙种植技法编成了顺口溜——“先开田,再种树。一年栽树,三年挂果,五年丰收”。

乡亲们心里却在打鼓——2000多年来,当地流传着“柑八年”的古谚,种树八年才结果。有人质疑说:“三年只要结一个果果,我手掌心里挖四两精肉你们吃。”

当年7月,只念过小学的彭洪国因为年轻又是村干部,被选送到华中农业大学培训了3个月,系统学习柑橘种苗选育、种植管理、病虫害治理等知识。随后,在章文才教授的多方协调下,彭洪国跟随秭归时任县委副书记田太炳到美国的脐橙园考察了5天。

回来后,彭洪国砍掉了自家一亩二分田的黄豆和高粱,又在水稻田种上脐橙,第二年这里开花了,第三年他就在自家地里收获了91公斤脐橙。

一棵树的收入抵得上一亩苞谷的收入,脐橙树变成了“摇钱树”,村民纷纷建起了橙园。

也就是从那时起,村民尝到了科技改变农业的甜头,华中农业大学来的师生,被大家称为“来送钱的财神”。

因势利导,一年四季结出智慧果

1995年,秭归被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秭归人说,这是章文才带来的。因此,秭归人尊章文才为“橘翁”。“橘翁”帮助秭归实现了柑橘产业的第一次跨越。

章文才先生也培养了大批果树园艺人才,在7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为我国园艺学界培养了2000余名本科生和几十名研究生。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果树学国家重点学科和我国最早的果树学博士点,并在80岁高龄时,为我国培养了第一位果树学博士。

20世纪末,“橘翁”过世后,他的学生、中国第一位果树学博士邓秀新接过了老师的接力棒。

当时,江西赣南兴起大规模的脐橙产业,而我国加入WTO在即,秭归脐橙面临赣南脐橙和洋脐橙的“两面夹击”。

邓秀新结合自己的“柑橘优异品种的创新选育及推广”等课题,在秭归选育、推广早熟、晚熟的高品质品种。

他实地调查发现,三峡库区蓄水后,冬季从海拔180米到350米之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冰箱”,有利于柑橘成熟后自然存放,挂树越冬。

在盛产柑橘的秭归,他带领团队利用这个“湖北冬暖中心”的特殊气候优势,选育了“伦晚脐橙”等晚熟品种,还示范推广“留树保鲜”栽培技术,最终实现该品种成熟后最晚可到次年6月底采摘,有效延长了鲜果采收期,错开了脐橙大规模上市时间。

“秭归推广晚熟新品时,曾大量出现掉果问题。”湖北省现代农业体系柑橘创新团队研发首席专家、华中农业大学刘继红教授介绍,在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自然科学基金和“863”计划等项目资助下,科研团队攻克冬季落果、枯水等难题,秭归脐橙获得越冬“神技”,奠定大规模发展晚熟品种的产业基础。

按照邓秀新的规划,秭归重新布局脐橙种植,“早熟上山去,晚熟下山来,中熟摆中间”。

这是一场全新的革命。

秭归县农业局总农艺师张光国介绍,全县经过技术创新和布局调整,在海拔600米左右地区,种“九月红”等早熟品种,10月底到11月初成熟;中海拔地区种“长红”“纽荷尔”等中熟品种,11月上旬到12月底成熟;在海拔300米以下地区,种“红肉”“伦晚”等晚熟脐橙,次年1月到5月采摘。

以科技创新驱动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长江三峡的特殊河谷冬暖气候资源优势变成四季产鲜橙的经济优势。

张光国手中有一组数据:秭归晚熟脐橙平均单产从过去每亩不足1500公斤,增至每亩2500公斤,为农户增收近六成,成为全国首个“四季鲜橙”产区,实现向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生产的第二次跨越。

在刘继红教授看来,这背后,华中农业大学的柑橘团队从“中国柑橘之父”章文才教授开始,到邓秀新院士、70后“长江学者”程运江教授,再到如今的一批80后、90后教授,全校有400多人长期从事柑橘研究,把创新的论文写在大地上,一代代秭归橘农把求索的足迹印在沃土上,才成就了今天的良好局面。

上下求索,石头山上长出亿元村

金秋时节,三峡库首秭归又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峡江两岸的橙树被沉甸甸的黄金果——秭归脐橙压弯了枝头,与一江碧水相映成画。

没有人能想象,昔日秭归的光景:八山半水一分半田,22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到处都是石头。

华中农业大学老一代科学家有个集体记忆——为了讨生活,秭归人在很陡的坡地上先用石头垒平一小块地,然后一背篓一背篓往上添泥土,如此一层一层垒,修成人工梯田。一亩这样的梯田需要600多个劳动日才能完成。有老科学家说:“远远望去,就像是石头上长出了果树,工程壮观,令人动容!”

譬如,三大险滩之一的泄滩所在村落陈家湾地势陡峭,坡度最高可达70度。有人形容,“山尖像锥子,山脊像刀子。上山碰鼻子,下山杵腿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先天条件异常艰苦的地方,却“长出”了全国第一个夏橙亿元村。

今年5月25日,陈家湾村夏橙开园。绵延的山坡上,清香的橙子挂满枝头,一辆辆货车排队等候,农户忙碌不停,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团队的技术,陈家湾512户村民在“挂壁山”上发展出夏橙7458亩。2022年,夏橙综合产值突破1亿元。

“上海大,北京富,比不上秭归的几棵树”。橙子价格一路看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当地果农中听到的这个顺口溜神气十足。

这个来自泄滩的新民谣,有一个出处:有位老人在家种橙子,儿子接他到上海去享福他不去,因为在家里一年收入150万元。

事实上,亿元村在秭归早已不稀奇。2018年,伦晚丰收,售价最高达8元/斤,邓家坡村成为全国首个脐橙产业“亿元村”。伦晚第一村、长红第一村、纽荷尔第一村……如今在秭归,脐橙产值过亿元的村共有12个。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伊华林介绍,从最开始的栽培品种单一,到现在的品种多样化,“秭归是目前国内脐橙品种更新换代最成功的一个产区”。

数十年如一日,华中农业大学的四代科学家和秭归千千万万橘农一起,用智慧与汗水“捧”出了秭归脐橙这颗峡江“金”果;一根网线,则让秭归脐橙从峡江走向了世界。全县催生了电商企业2600家、网店8000余家,电商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年销售额超35亿元。秭归脐橙“今天在树上,明天在路上,后天在舌尖上”成为现实。

一橙带动百业兴。今天的秭归,柑橘种植面积40万亩,产量约100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接近200亿元。全县90%的乡镇、80%以上的行政村、70%以上的人口从事柑橘产业,26万人搭乘“橙色列车”增收致富。青山绿水、漫山橙色,成为推动秭归乡村振兴的亮丽色彩。

11月15日要闻版

双向奔赴的“秭归实验”

——华中农大四代科学家秭归接力启示录之二

如今,在任何一个季节来到湖北秭归,都能看到挂在枝头成熟的鲜橙,以及橙园里果农忙碌的身影。

2000多年前,屈原为秭归写下《橘颂》,在当地人读来,别有一番滋味。秭归县柑橘协会秘书长、正高级农艺师向长海说,当地果农和一起并肩奋斗的一代代华中农业大学的师生,也有诗篇里所讴歌的自力更生、探索创新、甘于奉献的气质。

秭归人种柑橘有一种韧性,房前屋后,只要能落脚,就栽上果树。几代华农人也有这种韧性,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相互启发 双向奔赴

谁也不曾想到,今天广受国人喜爱的早红脐橙“九月红”,其发现竟是那么偶然。

2005年9月,秭归县的农技员谭勇发现一株罗伯逊脐橙树有点特别,“其它树上的橙子还是酸溜溜的时候,这棵树上的果子,附近的小孩就开始偷偷摘着吃,还好吃得很”。而按照果农的经验,当地的橙子起码要等到11月后才能慢慢成熟。

他带着橙子和满心的疑问,坐车到武汉,直奔华农教授邓秀新家中。

邓秀新切开一看,同样一惊——这个果子外观像脐橙,果肉却像温州蜜柑,果汁还特别丰富。

第二天,他和谭勇坐了近6个小时汽车赶到当地果园。在这里,他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经细胞和分子鉴定,这是全世界迄今为止自然产生的唯一一个嵌合体无籽柑橘品种,遗传稳定,独一无二。

柑橘树的变异从理论上讲,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可能,而能被发现的更是微乎其微。邓秀新情不自禁地给谭勇竖起了大拇指,“你这是中国柑橘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发现呀!”

经过技术人员选育、培育,2008年农业部授予“九月红”新品种保护权证书。而今,秭归县种植“九月红”脐橙近6.5万亩,产量近14万吨,每年农历9月底采摘销售,弥补了此前脐橙近两个月无鲜果上市的空档。这一品种被称为可用吸管吸的“果冻橙”,有“网红橙”的美誉。

不仅是“九月红”,得益于2000多年的传承和华农教授章文才多年的培训,秭归有一批常年与泥土和橘树打交道的“土专家”,在种橙、管护方面相互启发技艺,桃叶橙、锦橙等品种的发现都离不开当地农技人员的发掘和守护。

邓秀新曾这样对自己的学生说,大家的柑橘专业知识40%来自华农的课堂,60%可以到秭归去学习,向谭勇等当地技术人员学习。

“秭归实验”不断发酵

走进秭归,人们说起的都是华农人带来的改变。而今已是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邓秀新院士更愿意将华农跟秭归的合作总结为,“是一种相互用力相互支撑的模式,就像榫卯结构,谁也离不开谁”。

邓秀新说,秭归是一个古老的柑橘产区,但是之前种植区太小、太分散,也没有科技的支撑,没有优良的品种,从整体上、效益上来讲,不能称之为产业。正是有了华农科技队伍的介入,才真正让一颗果子改变了无数个村庄,改变了一个县域,这无疑是科技支撑产业带来的成就。

反过来说,秭归大地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实验场,起到了大学实验室起不到的作用。“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块试验田,有个几百亩、上千亩田地就很了不起了,但秭归是拿出一个县的土地和农技人员助你做学科研究。”在邓秀新看来,秭归这块可持续耕作的试验田,也成就了华农的一流学科建设,推动了中国柑橘产业近20年的快速发展。

比如,秭归拥有独特的气候、多年积累的种植技术等优势,同样的品种在校园试验田结出的果实一般,但在秭归表现特别好;从美国引进的优良品种,理论上应该适合中国,但如果放在秭归种了多年也种不好,其他地方也很难种好。

三峡大坝建起后,秭归冬季的平均气温比周边地区高1-2摄氏度,属于暖冬气候,特殊的河谷气候和适宜的土壤结构使这里成为柑橘生长的乐园,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柑橘品种都能在这里种植。这里出来的成果,就具备了推广价值。不少从秭归走出去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最后推广到广西、云南等其他柑橘主产区。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从秭归农村走向全国柑橘主产区的乡土技术员成千上万,经常是当地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来秭归迎接,工资待遇优厚,很多人兼职指导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

秭归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宋兴建记得,全国柑橘主产区赣南脐橙开始起步的阶段,当地专门成立了果业局,秭归人在那里做技术推广,每个月只需要上15天班,就能拿到1100元工资,而那时普通劳工一天的收入是8元。“秭归的农技人员一次就去了500人”。

自立自强的中国科研样本

位于九畹溪镇砚窝台村的秭归县柑橘良种繁育中心,无疑是一个神秘的所在。

该中心副主任、10多年前从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曹立新介绍,一个良种培育的周期最少也要8-10年,长的要20多年,即使如今有了柑橘基因测序技术的加持,也需5-8年。走上百姓餐桌的诸多优良品种,都是多年前就开始培育的

“做有深度的研究。”多年前,邓秀新院士团队在这里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院士柑橘工作站,帮助构建脐橙“芯片库”。秭归当下种植的主流品种也就几个,而这里储备了柑橘品种资源126个,建成三峡库区最大的柑橘良种种质资源库,攥牢了脐橙种业的“中国芯片”。

比如,秭归脐橙的“新贵”——宗橙,即源自邓秀新团队在秭归县的发现。宗橙棕色果皮、口感细腻、甜度高,比普通甜橙晚熟两个月。

此前,上海市场出现了一种棕色外皮的“巧克力橙”,产自澳大利亚,6个卖价268元。对于自己研发的宗橙,邓秀新团队通过基因测序、分子机制研究,弄清了其变异位点,以及与澳大利亚棕色果皮脐橙的不同,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事实证明二者异曲同工、基因变异不同,“这就让秭归宗橙在国际上有了立足之地”。而如果没有团队自己的研究,极有可能“吃了官司又赔钱”。

邓秀新介绍,截至今年10月,国际上共发表了18个柑橘的测序基因组,“其中有13个是我们团队完成的,包括第一个柑橘基因组-甜橙,这就显示了我们国家在基础研究方面,有些领域已经走在全球前列”。

不仅是一个果,更是一条链

秭归山地“小火车”的技术开发,则为整个产业链延伸提供了注脚。

作为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的李善军,常年在鄂西山区的柑橘果园调研。他还记得17年前来到秭归柑橘园的情形,正是在这里,彼时刚刚研究生毕业的他找到了“爬坡”的初心。

2005年,邓秀新陪同美国的柑橘专家来秭归考察。秭归的柑橘都种在山坡上,上下落差有的达数百米。面对绵延的群山、茂密的橘树,客人很好奇:这么陡的坡,柑橘怎么运下来?

邓秀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都是果农肩挑背扛下来的。”

怎样能帮助果农更轻松地把果子运下山?回到华农后,邓秀新就给老师们讲,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打通果园到公路的‘最后一公里’。”李善军和导师张衍林教授设计了“一条能爬坡的路、一列能运货的车”,并且要让果农用得起、愿意用。

秭归山区坡度普遍达四五十度,陡峭崎岖,他们决定制造成本低、安装简便的单轨运输路线,让轨道顺着地形、地势变化蜿蜒,让无人驾驶的机车一级一级爬上坡并下坡。

“果园单轨运输机”研发出来后,团队先在华农校园里的山地上试验,再运送到秭归橘园中试用,并收集果农的反馈意见,对机器不断完善,使之越来越智能化、省力好用。

这种运输机可负重300公斤。据秭归县农业农村局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安装了1700多条田间单轨运输车,轨道长度32万多米,受益果园10多万亩,脐橙坐“小火车”出园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线。“果园单轨运输机”如今已在全国15个省份推广使用。

李善军说,在华农工学院,包括研究生在内的柑橘机械研发团队已超过80人。

目前,华农有400多人长期在做柑橘研究,其中教授近30人,与园艺、资环、机械、食品、经管等多学科交叉,这个规模在世界范围都不多见。我国园艺领域的国家级人才一半以上在华农。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排名世界同类学科第一。

1978年,我国的柑橘产量只有40万吨,不必说最大的产地巴西和美国,就是紧邻的日本产量也是我国的10多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柑橘园面积为4550.31万亩、柑橘产量为6003.89万吨。根据世界粮农组织发布的报告,中国柑橘产量约占全球柑橘总产量的28%,中国柑橘园面积及柑橘产量常年稳居世界首位。

“华农和秭归是一种双向奔赴。”在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院长程运江看来,华农和秭归的这种合作模式,奠定了中国柑橘产业迈向世界一流的基础,也奠定了中国柑橘研究走向世界前沿的基础。

11月16日要闻版

把情感植根在祖国大地上

——华中农大四代科学家秭归接力启示录之三

在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政府广场前,“橘翁”章文才的铜像背对长江,面朝满山柑橘。这是当地果农自发为华中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教授章文才塑造的,承载着靠柑橘过上幸福日子的百姓对华农人的满满敬意。

章文才的铜像是2002年端午节揭幕的,1万余名果农自发从四面八方赶来,向铜像鞠躬致意,表达最真切的缅怀。

科学家把情感植根在祖国大地上,人民也同样捧出了自己最朴素也最纯真的心。

四代华农人的传承与追求

“秭归是我的第二故乡”,被业界称为“中国柑橘之父”的章文才常常这样自豪地推荐秭归。他一生出差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秭归。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章文才先后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回国,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果树学教授兼农业科学研究部主任。

他一边教书,一边开展科学研究,跑遍四川,进行柑橘良种选育。1940年,章文才和同事建立了中国农民银行江津园艺推广示范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真武实验场前身),栽培优良单株。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的柑橘良种选育的成果。当时选育的先锋橙和锦橙一度成为全国各地的主栽品种。

在华农园艺林学学院党委书记张宏荣看来,章文才身上的“三气”值得传承:不畏土气,不怕傻气,沉得住气。

果树专业并不受追捧,是和土地打交道的学科,故要不畏土气;章老经常下基地搞科研,给果农普及知识,但他往往自己贴路费下乡,所以说不怕傻气;研究果树是一项漫长的事业,一个项目研究往往要好几年,得下很大的功夫,所以要沉得住气。

这“三气”也成为一代代华农人接力扎根秭归、在祖国大地写青春故事的精神气质。

“在我们这个领域,伟大的科学家首推章文才。”章文才的“关门弟子”、华农果树学教授蔡礼鸿说,当年自己填报果树专业的志愿就是冲着章文才先生去的。

从1962年第一次到秭归,到1993年年过九旬最后一次登上秭归的大山,30多年里,章文才每年都会来到这里,汗水洒遍了西陵峡两岸橘园。

“文革”期间,是大山里的秭归人民为他保住了一张安静的书桌。在那里,章文才用3个月时间写出了重要的学术著作《柑橘生产管理与科学实验》。

秭归卢家山村的老果农至今清晰地记得,1985年的夏天,村里数以千计的柑橘树根部溃烂、大片死亡,81岁的章文才得知后,连夜赶到秭归。

第二天大清早,他便带着学生越过青干河,来到柑橘园现场采样查看。下坡时,章文才在4名学生的搀扶下,一步一步地滑到河边,汗水湿透了全身衣裤。最终,果农在章文才的指导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住了“病情”。

在秭归,有成千上万的果农听过章文才亲自授课;彭洪才、严千明等上百名柑橘“土专家”,都是章文才手把手教会的学生。很多人给章文才家里打过电话请教过专业问题,不少人甚至是他在武汉家中的熟客。

和章家熟稔的彭洪国经常说起一个故事:有一年,章文才将一个叫“朋娜”的品种引进到秭归,恰逢曾孙女出生,于是给孩子起名“朋娜”,也饱含着这位老科学家满怀的期冀。

来自秭归的统计数据,当地柑橘产量从1949年的200吨,提高到1998年的5万多吨,章文才直接推动和见证了秭归成为第一个“中国脐橙之乡”。

沾满泥土的双脚才能充分汲取大地的力量

算起来,邓秀新院士是华农在秭归研究柑橘的第二代。邓秀新出生于湖南宜章一个偏远山村,家境贫寒。少年时上山砍柴,他经常见到山沟里生长的野柑子,没想到,这成了一辈子的研究对象。

邓秀新几十年如一日奔波在基层,我国绝大多数种植柑橘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也被果农称作“农民的财神”。

在华农,很多年轻一代的科学家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三峡库区移民时,已是大学副校长的邓秀新借宿在秭归农民家里。同行的人说:“哎呀,这怎么住啊?”可邓秀新安之若素,“晚上睡得特别香”。

邓秀新一直有步行的习惯,“全国柑橘产区设有29个综合试验站,我每年都要去十几个站,走不动路可不行”。他说,农业科研创新永远在路上,只有沾满泥土的双脚,才能充分汲取大地的力量。

在邓秀新看来,实验室跟田间地头并不矛盾,进生产基地也是研究环节之一,他要求学生经常下地观察和采样,进而在产业中发现问题。

走进华农园艺林学学院二楼,文化墙上有一排院士的画像和简介,很多院士就是一两句话的展示。比如说李天来院士,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将果菜冬季不加温生产区域向北推移了300公里,解决了北方“冬天吃新鲜蔬菜难”的问题。一个人一辈子的贡献,一句话就可以把它讲清楚。学院院长程运江教授说,学院希望传递的一个理念就是,“我们的目标要简化,但是一定要做得很持久才行”。

程运江介绍,学院里很多大教授都是二三十年培育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好品种,从播种到开花一般都要8-10年来观察,它的遗传稳定性也要经过两三代的评价。这个过程科学家是全程要追踪的,稍微不注意错过了季节,可能一个宝贝就弄丢了,这个品种最好的东西就看不到了。

他也见证过一些科研单位脱离了主产区,最后文章也发了,奖项也得了,经费越来越多,学科规模越来越大。但不接地气,说垮就垮下去了。

心里有百姓 才有脚踏实地的动力

60年弹指一挥间,程运江介绍,这么多年来,只要秭归当地有需求,教师没有课的,基本能做到随叫随到,有时头天接到电话,第二天就去了。“岗位专家、产业链专家都是必须要去的,年轻教师每年都去,研究生甚至大多数要到当地田里开展连续几年的观察。”正是两万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成就了今天的“脐橙之乡”。

学院里的刘继红教授记得,从章文才开始,几代科学家对秭归的支持是不计个人得失的,以产业发展为出发点。很多品种从国外引进了,都是无偿提供给秭归。很多好的技术,都是先在秭归试用,有时候倒贴经费来做研究。

当年交通不便的时候,从武汉到秭归出一趟差,来回就是个把星期、甚至10多天。在崎岖的大山、绵延的橘园,没有交通工具,靠走路,一天走10多公里到处察看。

如今,不少人都希望“赶紧出成果,马上有掌声”。华农有位老院士把追逐热点、热钱的科研项目比喻成“追鱼饵”,鱼儿东追一下、西追一下,追着追着就晕头转向了,“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没有目标和定力,科研很快就会做散掉”。

在程运江看来,这个时代的确有很多诱惑在影响着年轻一代。他经常对学生说,走出实验室,走到田间地头,看到烟火气,“心里就有了接地气的感觉”。

程运江说:“今天我觉得我们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走到哪个村里,老百姓主动说你一定要留在家里吃一餐饭,把鸡宰了,把最好的果子留了几个给你。这种最朴素的情感,就是最打动人心的东西。”

在他看来,秭归对于学院来说就是一本活教材,这也成为对新一代科学家和年轻学子无声胜有声的思政大课——一个贫困村落,因为一棵树、一粒果改变命运,成了亿元村,家家户户脸上的笑容见得多了,年轻一代的心自然少了外面“抢项目”“抢帽子”的浮躁,心里想着老百姓,就有脚踏实地的力量。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科学家的感情也植根在祖国的大地上。

2020年春天,受新冠疫情影响,原本不愁销路的秭归脐橙滞销,秭归农户的求救电话“一键直通”已经担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邓秀新。这位带着湖南口音的院士,走进了电商平台的直播间,从种植、口感、食用价值到科普知识,事无巨细,为秭归的脐橙发声。

12月9日要闻版

石头山上长出12个脐橙亿元村

三峡库首秭归资源禀赋不足,但这样一个小县城却带动了全国脐橙产业风向,其背后是秭归脐橙产业一张蓝图数十年不走样的坚持。

2000多年前,屈原在《橘颂》中写下“后皇嘉树”“独立不迁”,在湖北省秭归县柑橘协会秘书长、正高级农艺师向长海的解读里,它包含着坚持不懈的发展意识、自力更生的建设意识、探索创新的求索意识、奉献自身的责任意识。“秭归的橙子,是无数秭归人在不断的失败与自我革命中,结出来的果实。”

这些天,湖北省秭归县农业部门正在紧张筹备将在月底前发布的新华·秭归脐橙系列价格指数年度报告。

这个全国首支柑橘类价格指数,覆盖国内外脐橙重点产区的行情监测体系。自2019年发布以来,不断倒逼国内产区提高脐橙种植管理的标准化水平,提高优质脐橙占比,让脐橙“卖得好”倒逼“种得好”。

三峡库首秭归资源禀赋不足,但这样一个小县城却带动了全国脐橙产业风向,其背后是秭归脐橙产业一张蓝图数十年不走样的坚持。

2000多年前,屈原在《橘颂》中写下“后皇嘉树”“独立不迁”,在湖北省秭归县柑橘协会秘书长、正高级农艺师向长海的解读里,它包含着坚持不懈的发展意识、自力更生的建设意识、探索创新的求索意识、奉献自身的责任意识。

“秭归的橙子,是无数秭归人在不断的失败与自我革命中,结出来的果实。”向长海说。

一任接着一任干

地无三尺平,就凿山造梯田;房前屋后,只要能落脚,栽上橙子树;山高坡陡,前有背篓加打杵,后开起“田间小火车”;十年九旱,从肩挑背驮抗旱,到水肥一体化建设……这里,大旱之外有暴雪、冰雹侵袭,走过同质化竞争时期的卖橙难……但是橙子树,依旧在一代又一代秭归人的坚持中,结出鲜美的果。

在向长海看来,秭归脐橙产业一张蓝图数十年不走样,离不开秭归历届县委县政府将脐橙作为第一大支柱产业发展,坚持久久为功,一任接着一任干。

1955年,全县第一个柑橘生产合作组织“龙江柑橘生产合作社”诞生。次年,由县长王兰池任主任的“县柑橘栽培委员会”成立,以指导全县柑橘生产;时任县委副书记耿天弼在龙江办起1.3亩“福根”试验园。在当时“果树上山,不与粮争地”的政策指引下,确立“粮食自足有余,大力发展柑橘”战略。彼时的秭归,长江两岸500米以下开始大种柑橘树。

1978年,国家在秭归建设两万亩外贸脐橙基地,时任县委副书记田太炳任指挥长,出台奖补政策,柑橘发展方兴未艾。一时间,秭归全县出现“柑橘热”。

上世纪90年代末,秭归柑橘开始不断迎来大丰收,但全国柑橘市场变得极不景气,一斤柑橘买不回来7分钱一盒的火柴。在卖橙难的日子里,秭归县委县政府数任领导都是数九寒冬北上卖柑。

1998年,秭归县启动“柑橘品改工程”,全县大力发展以纽荷尔为主的优质脐橙,秭归脐橙滞销的局面得以扭转。

秭归县委县政府曾专门成立县柑橘销售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直接挂帅;每年,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财政专门列出经费支持脐橙产业发展。走南闯北的向长海说:“把一个果子当一个县域经济产业,当成书记县长持续抓的大事,放在全国可能也不多见。”

农技员谭勇的脑海中一直有这样一个画面:20多年前,时任县委书记汪元良来到自己的果园里,给农户示范果树剪枝技术,从此,他下乡的挎包里多了一把剪刀。而当时的县长甚至专门跑到美国学习脐橙栽培技术,一学就是半个多月。

宋兴建是秭归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他说,秭归历届县委县政府、乡镇负责人心里都很清楚:在秭归这个地方,要想群众过上好日子,“必须要发展脐橙产业”。

宋兴建分析,首先,秭归是山区,“八山半水一分半田”,如果光靠种粮,没法跟平原地区竞争;其次,这里历来有种橘的传统,它根植在老百姓的基因里,形成了一种“氛围”;第三,秭归的地理位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也决定了这里发展农业比工业有优势。“当认清了这个局面,扎扎实实把橙子产业搞好,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发展一个产业,不能求热闹

“秭归从老百姓人均不足一亩地到能够稳定致富,正是得益于地方政府这种长期的务实精神。”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说。

邓秀新在华中农业大学工作时,曾把秭归作为长期开展柑橘研究的试验点。他也去过全国很多地方,在他看来,一个县要发展一个产业,不能求热闹,要跟科研单位有长期的产学研深度合作。要有一套机制、一个专门的班子、接续稳定的本土科研队伍,高校的科学研究经由当地的“二传手”才能顺利落地。

秭归长期培育的本土技术人才也是重要一环。在他的观察中,有些地方的科研合作容易虎头蛇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只有想做事的官员,没有本土科学家”。

在秭归,“一个农技员比县委书记工资还高”的故事广为流传。

1979年,谭勇从华中农业大学果树专业毕业,被县里作为人才“抢”了回来,他先后做过县里特产站的站长、柑橘良种繁育中心主任,筛选和发掘了一批推动秭归脐橙更新换代的品种,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退休前,谭勇已经是专业技术二级岗。获得这个职称等级的在湖北省柑橘行业中只有3人。此外,县里的一些农技员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年算下来,收入比县委书记工资还高。

目前,秭归全县村一级已实现乡土农技人员全覆盖,听过华农教授授课的老百姓,累计超过10万人。

石头山结硕果靠果农的坚韧

秭归种植脐橙的资源禀赋并不突出。邓秀新院士曾感慨,秭归地理条件比不上赣南的十分之一。

向长海至今记得,有一年世界银行给长江柑橘带专项贷款,秭归周边好几个地方都是扶持的重点县,而秭归后来是在华农教授章文才的争取下才被纳入“一般县”的等额中。

1977年秭归大冻灾,100多万株柑橘或死或伤,遭到毁灭性打击。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灾难面前,秭归从痛苦中找到了新的生机——全县大规模淘汰传统品种,开始大规模的脐橙发展之路。

向长海回忆,1983年至1984年,秭归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脐橙大面积发生裂皮病,险遭覆没。在章文才教授的指导下,采用红桔做砧,才得以起死回生。

随后,秭归县委县政府组织县特产局、外贸局以及全县技术员、乡镇干部,一起研究是否继续种橙子,这场决定秭归脐橙命运的大会持续开了三天三夜,最终还是坚定了脐橙发展之路。

事实上,而今造就了12个亿元村的晚熟脐橙,也是秭归人“凤凰涅槃的结果”。秭归的橙子曾经面临江西赣南脐橙产业带大规模崛起和我国加入WTO在即洋脐橙的两面夹击,于是,秭归人在纽荷尔脐橙的基础上,又一次更新换代。

自我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当时有对市场能否接纳新品种的担忧,有对既有收成的不舍,有人甚至栽了树又挖掉,挖掉又栽上,“最后一切靠事实说话”。向长海说。

宋兴建亲历的一个故事是最好的佐证。

宋兴建曾在县城一个品质较好的小区发现,好几栋楼从一楼到顶楼,全都是一个村的村民,他们种晚熟脐橙致富后在县城一起买的房,“大家约好了从前做邻居,到城里还做邻居”。

宋兴建跟同事一交流,才知道这样的事在县城还有不少。

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成就了秭归人的坚韧。在这里,无论是七八十岁的老农,五六十岁的农妇,还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只要端的饭碗与橙有关,橙子便是他们每天心心念念的事业。

刚刚从秭归调往其他地方任职的原县委书记杨勇,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2014年,杨勇来到秭归工作。“我是站在数任县委县政府领导围绕脐橙产业一任接着一任干、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工作。”杨勇说。

种橙子,杨勇“科班出身”。在秭归的橙园里,老百姓能看到,这位县委书记手拿剪刀,在枝头示范推广如何“一果两剪”,以利于果品贮藏,降低损耗;在下乡调研路上,看到橙树下掉落的幼果,杨勇会给当地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打电话,督促及时清理,保持环境清爽、防止病虫害。

来到秭归后,杨勇也北上卖过橙子;后来,他带领秭归发展电商让脐橙走上销售快车道。电商的崛起,让秭归告别了卖橙难,还有了自己的定价权。此后,他又琢磨起如何加速脐橙全产业链建设,继续推动秭归脐橙走标准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品种单一到品种多样、从一年一季到四季鲜橙、从鲜为人知到叫响品牌、从品质一般到质量上乘……在杨勇看来,一颗小脐橙让全县柑农端上了“金饭碗”、过上了“甜日子”,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秭归干部群众与华农科学家的心血,背后更是浓缩了秭归求索精神的核心。

而今,秭归正在擘画脐橙产业新蓝图:打造“世界级地标品牌、世界级文化载体”,抒写千年橘颂新篇章。

12月10日要闻版

年轻“新橘人”续写兴橘文章

有着2000多年柑橘种植史的橘乡湖北秭归,在科技变革和社会变革中迎来新生代。80后、90后,甚至00后在柑橘的现代种植中实现了与传统种橘人不同的人生价值。

据秭归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目前秭归全县柑橘种植面积达40万亩,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近200亿元,涌现出12个亿元村。站在父辈的肩膀上,年轻的“新橘人”玩转互联网,深挖生态优势,绘制乡村振兴新图景,续写兴橘文章。

奋斗让人生充满无限可能

从小在橙园边长大的秭归县郭家坝镇郭家坝村90后姑娘龚雪没想到,家门口随处可见的橙子,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小时候,橙子熟了,爷爷去采摘,她跟在身后帮忙。想吃橙子时,爷爷只挑裂开口的给她,“好果子要留着卖钱”。

那时,龚雪家种的是罗脐——一个老品种,果子熟了,只能等果贩上门收购,每斤几毛钱,卖不完就只能烂在地里。种橙、卖橙也算不上来钱的活计,母亲在家操持农活,父亲打零工,才能挣来龚雪的学费。

高三那年,父亲在工地摔伤了腿,龚雪不想再给家里添负担,于是去外地打工,后来她带着父亲学习蜈蚣养殖,结果赔进去几万元;又办起农家乐搞餐饮,依旧没能赚到钱。

2015年,在家做微商的龚雪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免费电商培训班。正是这次培训,让她看到了新方向:与其从别处拿货卖护肤品,不如改卖家门口“品质更能把控”的鲜橙。

彼时,经过多年发展,秭归已实现“一年四季有鲜橙”,橙子品种、质量均已迭代。凭借此前积累的团队与客户资源,龚雪的橙子很快收获了一批回头客。但她发现,运费太高,发货还得到镇上。

“能不能自己开个快递点省点运费?”龚雪在村里主干道边找了个门面,办起郭家坝村电商服务站,快递成本降了一半。她也由此成为秭归第一个将快递点办到村里的创业者。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个快递点吸引了本镇、邻镇的人来发快递,高峰时期,龚雪需要找10辆面包车帮忙拉快递。

龚雪和丈夫索性拿出积攒的3万元,又借来一些钱,买了一辆集装箱货车;租下仓库,将从家乡收购的柑橘储存、打包,快递运输到全国各地。她还将电商与物流知识传授给周边的妇女,带动3个村131名妇女从事电商创业。

随着销量逐年走高,龚雪开始在脐橙产业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上发力,先后成立秭归县郭家坝镇橙秭果业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秭归草帽姑娘商贸有限公司,还注册了品牌,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自建供应链”,一年四季销售秭归脐橙。

目前,龚雪已辐射带动当地2000多户橘农增收,她还聘请柑橘专家向橘农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启用数智农业技术,助力橘农将脐橙越种越好。眼下,龚雪的团队一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她也荣获了“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湖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等称号。

但龚雪也越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只有高中学历的她,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此前吃过不少苦头。为了更新农技知识,2021年,龚雪进入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今年夏天,她受邀和学弟学妹交流分享时说,她也曾为如何将PPT做得更好而苦思冥想。“不会不要紧,可以学,奋斗让我的人生充满无限可能。”她说。

生态种植为秭归脐橙跃升蓄能

屈原镇长江村一组村民黄清华的家,掩映于郁郁葱葱的橘园之中。黄清华一家是三峡库区移民,移民后,父亲亲手栽下了10亩橙子树。然而,由于种植方法落后等原因,果树产量不高、质量缺乏竞争力。母亲喂养的生猪也不具规模,难卖出好价钱。

在参加了县里对新型农民、返乡年轻人的农业技能培训后,80后黄清华瞄准了“猪-沼-果”现代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将生猪养殖与脐橙种植有机结合起来。“简单地说,将生猪养殖的废弃物引入沼气池,其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作能源,沼渣、沼液用于脐橙种植。”黄清华希望借此让果子回归原始、纯净的味道。

黄清华高中毕业后原本考上了省内一所大学,由于家中经济条件有限,他南下广东打工,在一家外贸公司做到了仓库主管。2008年,邻村一位留守老人突然离世的消息传来,让走出大山、留在大城市的黄清华心头一紧,想要开启另一种人生——回到大山,找点不一样的事做,同时陪伴父母。

回乡创业初期,为节省运费,黄清华曾通过水路运橙子。一次,机动渔船载满将近4000斤的纽荷尔脐橙行至江心,突遇大风翻船,他和5名帮工险些丧命,“金黄的橙子飘满江面”。长江村交通不便,一度只有2G手机信号,为了试水电商卖橙子,他要走几公里山路才找到信号。

找到新的种养模式后,他从修枝剪果、改造低产田做起,同时建设猪舍、沼气池、农田灌溉设施、田间道路。渐渐地,一个生态家庭农场初具规模。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黄清华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并利用生物和物理病虫害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尽最大可能保证脐橙生长的原生态环境。他家种植出来的脐橙水分足、糖度高、果皮薄,卖出了比普通脐橙高15%以上的好价钱。

如今,黄清华办的农场已有柑橘园近200亩,年产鲜橙60多万斤;生猪养殖场3个,年出栏生猪可达600头。他还注册了“晴晴果园”商标,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在当地,黄清华成了响当当的返乡创业明星。

“自己淋过雨,就想为别人撑把伞。”黄清华没有忘记周围的乡亲。脱贫攻坚期间,他与5个贫困户结对,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树苗、有机肥等,帮助他们提高收入;对于其他村民,他无偿赠送猪仔,提供种养殖技术支持和农资采购服务,积极利用个人网络资源帮助大家进行农产品销售。他还义务维修公路、安全饮水水池、管道设施,为大家共同增收致富一点点夯实基础。

看着家乡一点点发生变化,黄清华也感到了自己的价值——乡村里需要他这样的年轻人。

90后脐橙主播的人生新高度

90后郑慧玲家没有橙子树,但她逢人便说,自己是橙子的受益人。

她在广东打过工,在江苏办过家具厂,倒闭后还欠下了账。2019年,看到家乡脐橙畅销全国,她索性回到秭归,从摆摊卖橙子做起。

在遍地是橙子的秭归,摆摊卖橙,销量似乎要“看运气”。郑慧玲发现,买橙子的大多是外地来秭归的游客,碰上天气好、游客多,她一个月能挣上两三千元;碰上阴雨天多的时候,就只能挣几百元。

彼时,秭归县借助“一年四季有鲜橙”优势,大力扶持农村电商,启动“主播培养计划”,通过与第三方培训机构合作,面向返乡青年、创客等,打造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县里一家MCN电商直播孵化中心负责人看到了在街头吆喝卖橙的郑慧玲,问她愿不愿意尝试做“主播”。

费用全免,学得好还能直接签约,郑慧玲心动了。

起初,这个在山里长大的姑娘不太自信,面对镜头,“端着碗的手直抖”。培训老师鼓励她: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辞藻,我们的产品质量足够优秀,只要脚踏实地学习、真诚介绍产品,一定会有顾客被打动。

普通话不够标准,她就多加练习;一次出镜不成功,就多拍摄几次。郑慧玲每天琢磨如何组织文案,如何介绍产品,如何留住粉丝,不懂就向老师请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她拍摄的一条当地酒曲短视频火了,播放量3000多万次,销售酒曲50万单,销售额750万元。

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感觉”,郑慧玲不断有爆款作品出炉。如今仅抖音平台,她就已积累粉丝45万余人。她的带货收入也水涨船高,高峰期月收入近30万元,“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她还经常受邀给县里的新学员传经送宝。

“家乡已经把路开拓好了,有这么好的橙子与风景,还帮我们抓住直播风口免费培训,我们返乡年轻人只要脚踏实地、顺着风口走,就会有属于自己的收获。”郑慧玲说。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