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宜昌段)规划构想

2023-05-19 12:36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罗丹燕  审核:金睿

2022年1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设范围涉及上海、江苏、湖北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湖北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省份,被中央明确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省份之一,将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样板段。宜昌,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区位交通、自然禀赋、文化资源等优势显著,如何系统谋划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宜昌段)值得思考。

国家要求明确。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明确了国家文化公园包括重点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分区,并系统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类重点基础工程建设。

宜昌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方面,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接合部、湖北省西南部,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正朝着链接“两圈”、辐射“两地”、打造“两个枢纽”方向迈进,长江干流在宜昌境内长约232公里,是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不可或缺的重要区段。交通区位方面,宜昌处于“长三角-成渝主轴”和“二湛通道”的黄金十字交会处,是沿江高铁和呼南高铁、宜万铁路和焦柳铁路的交会点。近年来,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逐渐成型,“铁水公空管”多式联运转运体系日渐完善,为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奠定了坚实基础。自然生态方面,宜昌生态本底优越,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也是国家濒危物种“避难所”、珍稀动植物“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文化资源方面,拥有嫘祖、屈原、王昭君等名人文化、巴楚文化与土家族文化等多种民间文化,还拥有柑橘等丰富的产品文化以及民间版画、山歌等多种非物质文化。

蓝图清晰可见。宜昌应立足本市实际,以流域文物和文化资源分布、山形水势为基础,结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目标,构建“一廊四带、一核多园”的文化保护传承总体格局,努力打造屈原文化的核心承载区、水电文化的首要展示区、巴楚文化的重要集聚区、长江大保护的典范区,为宜昌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要节点提供硬核支撑。“一廊”,即长江文化保护展示传承廊道,依托长江干流的自然生态资源、文物和文化资源,串联沿线的文化遗产、水利工程、生态文化公园、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传统村落等资源,打造自秭归至枝江贯穿宜昌全域230余公里的长江文化保护展示传承廊道;“四带”即清江文化带、沮漳河文化带、黄柏河文化带、香溪河文化带等四个文化带,依托清江、沮漳河、黄柏河、香溪河等主要长江支流沿岸的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打造集水电文化、巴楚文化、生态保护文化等文化交融带;“一核”即宜昌主城文化核心,将三游洞至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段一江两岸区域作为重点,包括西陵峡口风景区、西坝平湖两岛一湾区及江南沿江系列山体,打造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多园”即屈原文化公园、三峡水电文化展示园、三游洞展示园、昭君文化展示园、青林寺非遗文化展示园、西坝平湖半岛文化展示园等多个文化游览展示园区。

保障支撑有力。要加强组织领导。市级层面应尽快成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宜昌段)建设领导小组,协同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宜昌段)规划建设。要加快规划编制。以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为总体目标,对接国家、省级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编制情况,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宜昌段)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要积极谋划项目。从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个方面加快谋划策划体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价值内涵的相关项目,使其列入各级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

(宜昌市地理信息和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高浩武 郭华)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