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创新力量,打造区域性科教创新中心

2021-01-28 09:58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李敏  审核:刘小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规划我国二〇三五年发展目标时,提出了“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在对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建议中,也提出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举措,并首次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也提出了“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创新核心地位,优化全省区域创新空间布局和创新要素配置,切实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人才优势、发展优势。”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打造区域性科教创新中心”“主要创新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的近期目标,以及二〇三五年“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跻身全国创新型城市前列”的中期目标。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坚持系统观念,集聚各路力量,才能形成推进宜昌创新发展的巨大合力,使宜昌成为区域性科教创新中心。

激活制度力量。制度改革是创新力量的活水源头。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强调在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科研院所改革、知识产权保护、研发投入机制、促进科技开放合作等方面深化改革。市委据此提出要推动国家级、省级高新区争先进位,支持各县市区创建科技园区,鼓励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积极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深化改革,激活创新活力,增强区域创新辐射能力。

培育高校力量。高校是创新人才的摇篮,也是技术人才最集中的地方。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宜昌与同类城市相比,具有高校教育优势,宜昌正在加快三峡大学“双一流”建设、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创建,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转设、湖北航空学院建设,还有三峡电力职业学院、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科教资源越来越厚实。不断推进宜昌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将为宜昌创新发展培育持续动力。

汇集人才力量。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最终要依靠人才。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要“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就是在制度环境、事业环境、社会环境方面不断优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市委提出要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发现培育激励机制,坚持“引育留用服”系统发力,吸引更多产业急需的技能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来宜创新创业,为打造区域性科教创新中心提供智力支撑。

调动企业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调动企业主导创新、参与创新的积极性是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指出,“要以企业为主体增强创新能力”。市委提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托我市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建设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军民融合、现代农业等六大创新链,并提出要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必将调动企业创新力量,并促进企业迅速成为我市创新发展的中坚。

开发平台力量。平台是科技创新的催化机制,优质的平台机制不仅有利于创新科技的孕育生长,而且可以促进技术高效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要“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市委提出要努力打造三大平台,即科技研发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三大平台从科技创新的研发、服务、转化三个阶段形成完备的创新链。必须加强制度创新、提升服务质效,才能充分开发平台的创新潜能和创新效能,促进宜昌成为各类创新资源的富集地带。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杨子红)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