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宜昌 > 健康动态

头疼眼胀,视力急剧下降 是谁“偷走了”他们的光明?

头疼眼胀

原来是青光眼“偷走了”光明

年过五旬的秦女士长期从事行政工作,平时久坐电脑前。今年年初,秦女士明显感觉视力不断下降,有时看东西模糊不清。以为是经常看电子屏幕引起的视疲劳,并没有引起重视,以为休息一下就好了。

直到今年9月,秦女士左眼间断出现胀痛伴视力下降,遮挡感,流泪,眼红等症状。在家自行点药后,症状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愈加严重……意识到情况不对劲儿,家人赶紧将秦女士送到宜昌爱尔眼科医院,找医院青光眼专科专家王国华院长面诊。

经检查发现:秦女士左眼前房已经消失,瞳孔膜闭,出现恶性青光眼的体征,同时伴有严重的晶状体浑浊,需尽快进行手术治疗。经王院长与患者及其家属反复沟通,为秦女士定制了治疗方案: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前房成形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秦女士左眼情况稳定,眼压恢复正常,视力提升至0.5。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转

我国是世界上盲和视觉损伤人数较多的国家之一,白内障、青光眼和黄斑变性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三大致盲性疾病。其中,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和排名首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疾病,其发病隐蔽,早期难以发现,故被称作“盗走光明的小偷”。

据宜昌爱尔眼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王国华介绍,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见到的青光眼类型繁多,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大致分为四类:原发性青光眼(包括闭角型与开角型)、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和混合型青光眼。

王国华院长提醒,青光眼发作时主要表现有眼胀、视力下降,严重者伴随同侧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特别是傍晚的时候,觉得鼻根部有酸胀,有时候还有偏头痛,像这种情况就有可能是眼压升高。“有时会被认为是胃肠道疾病或脑血管疾病而误诊,但一些慢性青光眼患者因发病症状不明显,视力下降误以为是近视,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从而丧失了一部分的视力甚至失明。”

专家教大家一个简单的自测方法:通过自己检查视功能,比较双眼的视野范围;触摸一下两侧眼球的硬度是否一致和相应青光眼发作的症状判断是否患上了青光眼。如果发现异常,患者应保持冷静,避免情绪波动等加重病情;与此同时,家属应该联系就近医院就诊。

五类高发人群要注意

宜昌爱尔眼科医院王国华院长提醒大家: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患上青光眼。尤其是以下这五类人群: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青光眼发病率是逐渐增高;有高度近视或远视。现在近视患者增多,有些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将近视与青光眼的症状相混淆,从而贻误治疗;有青光眼家族史。发病率比没有家族史的要高出4倍,比如父母亲或爷爷奶奶有青光眼,下一代或三代以内都要警惕青光眼的发病几率;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比没有高血压、糖尿病人群的发病率高上2倍以上;长期服用激素等药物。可能会引起激素性青光眼。长期服用激素药物的患者,要定期到青光眼门诊复查。

这5大类人群属于高风险人群,应定期到医院做青光眼的相关检查,以排除或早期发现青光眼。另外,正常人35—40岁阶段至少进行1次全面的眼健康检查,40岁以后每年检查一次,有高危因素时可每半年检查一次,或遵医嘱检查。

及早发现合理治疗是关键

目前为止,虽然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很多患者通过治疗能够把眼压降低,但是已经凋亡或死亡的视细胞是没有办法恢复的,剩余的视神经虽然能让眼睛有一点光感,但视野很小,这种患者就算眼压控制了,但视野还是不能恢复。

王国华院长指出,虽然青光眼致盲后不可复明,但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患者仍可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用视力,避免视神经出现明显的损害,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此外,专家提醒,过分担心、忧郁、愤怒、紧张不安、过度兴奋等情绪波动也是导致青光眼的诱因,青光眼患者平时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情绪良好。

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不一次性大量饮水;每天做适量运动,但要避免过分弯腰、低头、屏气、负重等活动。尤其是应避免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看电影、电视、玩手机或长时间持续读写,应适当休息,用眼时保持充足光照,避免由于暗环境瞳孔散大而激发青光眼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