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外出务工借住 幸得聋哑好人相助 他义务照料老人36年报恩

2021-06-23 09:55 来源:三峡商报  编辑:陈雨姝(实习)  审核:刘小凡

6月20日中午,55岁的吉官兵在市场买了一些香蕉后,就匆匆赶回西陵区土街头社区北门外正街的家中,用手势询问着78岁的董德贵,最近几天玩得开不开心,然后细心地将剥好皮的香蕉递给了老人。

吉官兵与董德贵本不相识,因37年前借住在老人家,相处一年后,发现老人为人和善,感其无人照顾,索性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重任。从此,吉官兵把董德贵当作父亲来孝顺,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搬迁房屋,都带着老人。

后来,吉官兵的女儿、女婿以及外孙们,也都把董德贵当作至亲来孝顺。他们一家人无私照顾董德贵的事迹,在社区也被传为佳话。

外出务工

幸遇聋哑好人相助

1984年,18岁的吉官兵独自一人从点军区土城乡来到桥边镇做工,通过朋友介绍借住在41岁的董德贵家中。虽然董德贵是聋哑人,但对吉官兵十分照顾,见他在外做工十分辛苦,既帮他做饭,又帮他洗衣服,每次回到家,董德贵还会端上一杯热茶递到他的手中。闲暇时,吉官兵与董德贵通过手势沟通,尽管吉官兵没有学过手语,但二人沟通没有障碍。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吉官兵了解到,董德贵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他又没有成家无儿无女,最亲的亲人也只有几个表亲,生活过得十分清苦,可董德贵为人善良。为了感谢董德贵的照顾,不做工时吉官兵也会给他做饭,帮忙做家务,对他嘘寒问暖,外人常说他们俩像父子。经过一年融洽的相处后,吉官兵征得董德贵的同意,通过公证二人成为了合法的父子。

反哺之恩

带动家人孝敬老人

在公证前,吉官兵的父母还健在,他们听说儿子要照顾无依无靠的董德贵时,很支持他的决定,并叮嘱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要一如既往地对董德贵好!”公证后,吉官兵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在生活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

1987年,吉官兵经人介绍认识了土城乡姑娘朱国英,相亲当天,他说:“我除了父母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父亲,是残疾人,不管将来生活过得好与坏,我都要带在身边照顾。”朱国英听完吉官兵的话后,觉得他是个有情有义的好人,于是答应将来和他一样好好照顾董德贵。婚后,朱国英担起了照顾董德贵衣食住行的责任,家里有好吃的,先给他吃,他的房间,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

1988年,吉官兵经济条件好起来,他请来工人把董德贵住的土坯房推倒,重新建了一栋二层楼的小楼房,把一楼最宽敞明亮的房子给董德贵住。后来,吉官兵两个女儿相继出生,他常教育她们尊敬董德贵,把他当作亲爷爷一样孝敬。

老人生病

放下生意用心照料

2012年10月,董德贵在点军桥边镇不慎从农用车上摔下来,昏迷不醒。正在做生意的吉官兵,放下手中的活,立即赶回把董德贵送往医院。经医生诊断,董德贵脑中有淤血,因为靠近神经做手术有很大的风险,只能住院靠药物控制。

在董德贵昏迷不醒的时候,吉官兵连生意也不做了,每天待在医院照顾老人,给他擦洗身体,守着换药水等。3天后,董德贵清醒后,吉官兵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董德贵的身体状况大不如以前,时常晕倒不省人事,吉官兵及家人对他照顾更加细心。2019年,董德贵被查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有时脾气变得十分暴躁,吉官兵和家人却从来没有嫌弃过他。吉官兵叮嘱家人一定要把董德贵看牢,自己晚上也时不时去卧室看看。

无私善举

社区邻里纷纷点赞

不仅吉官兵及妻女对董德贵十分孝顺,就连他的家人也十分尊重与关爱他。吉官兵一家人无私照顾董德贵多年,感动了他的亲人。表妹刘红珍说:“自1985年,吉官兵担起照顾表哥的责任后,一直都把他当作亲生父亲来孝敬,即使后来他生病了,他们一家人也从未嫌弃过他,反而对表哥更加好。”

起初,吉官兵与董德贵的关系大家并不了解。土街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萍说:“吉官兵在这里做了十几年的生意,我们一直以为他只是个孝顺的好儿子。”直到2021年4月30日晚,董德贵走丢,吉官兵寻人无果,向社区和派出所求助时,社区才知道他们两人并无血缘关系。

邻居和居民们听说了吉官兵无私照顾聋哑老人的感人事迹,纷纷为他的善举点赞。

■三峡商报全媒记者一凡 通讯员杜娟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