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男子兴山栽下“摇钱树”

2021-02-01 10:55 来源:三峡商报  编辑:刘晋辛  审核:刘小凡

1月26日上午,兴山县黄粮镇店子垭村四组的蔡家园家庭生态农场里,王勇和员工们将购来的200株杨梅树苗,一棵棵栽进早已挖好的坑里。

今年47岁的王勇,本在武汉经营着一家大型物流公司,因陪妻子回乡看到田地荒芜,心疼得要命。他变卖了公司来到店子垭村,流转土地开始种果树养畜禽,积极打造集观光、采摘、休闲、生态于一体的生态农场,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放弃优越生活 回到农村创业

1974年,王勇出生在武汉江汉区,因为父母工作比较忙,就把他交给了在四川资阳市农村的奶奶抚养。成年后的他,回到武汉,并于2000年成立了武汉亿天衡物流公司。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王勇的公司发展日益壮大,成了大家羡慕的成功人士。

2004年,王勇与鄂西山区兴山县黄粮镇店子垭村四组女子蔡志喜结连理。每次陪妻子回乡时,他总会看到一片一片荒芜的土地。妻子告诉他,因务农辛苦、收入较低,年轻人不愿留在当地,纷纷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在村里的多为老人和孩子,他们一无劳动力,二无带动大家发展产业的思想。所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从小就跟着奶奶耕地种田的王勇,看着荒芜的土地不禁有些心疼。而现在生活优渥的他,其实一直有个梦想,再次回到儿时,和家人一起过着静谧的田园生活。

2018年,他做了令人意外的决定,在妻子的支持下,他毅然放弃了在武汉红火的事业,变卖公司和房产,带着300多万元的资金来到妻子老家——兴山县黄粮镇店子垭村,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

建立生态农场

发展种养项目

店子垭村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再加上王勇从小生活在农村有着丰富的经验,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又得天独厚,他踌躇满志准备在山窝窝里创出一片新天地。

起初,王勇租赁农村流转土地100亩,种上了果树,养起了畜禽,建起了集四季水果种植、农业观光、生态养殖等项目于一体的蔡家园家庭生态农场。

然而,令王勇意想不到的是第一年不仅没有看到成效,反而饲养的10头小猪死了4头,10只羊羔死了5只,1000多羽小鸡死了700多羽,农场损失惨重。

经过多方请教,原来还是王勇缺乏了经验。“那时候觉得自己就是农村出来的,看着亲戚们种植、养殖干得也挺容易,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他懊悔不已。

“技术不行,经验不足,可以学,但我绝不会放弃。”王勇坚定自己的信念,重拾信心,不断钻研学习相关知识,向老农、专家虚心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由农业“门外汉”变成大伙儿眼中的“养殖能手”。有了过硬的技术,农场的发展也慢慢开始有了起色,王勇也一步步坚定了信心。

如今,王勇的家庭生态农场里有悠闲娱乐的农家乐,有猪、牛、羊、鸡、鸭、鹅、鱼、兔子等畜禽养殖基地,还有桃子、李子、无花果、蓝莓、葡萄等四季采摘的水果园。

积极帮扶乡邻

带领大家致富

“现在我的家庭农场初具规模,多亏了附近村民们的帮助。从庄稼果树种植到畜禽养殖,农场大大小小的事情,乡里乡亲们给了无私的帮助。”王勇感慨地说。

受到大家帮助的王勇,也时时想着帮助村民。村里有的人腿脚不便,王勇就和妻子去帮他们干农活;谁家有人患病了,王勇开车送他们去医院。每当村民感谢王勇时,他只说:“这都是举手之劳,不值得一提。”

王勇家庭生态农场创办之初,就一直招收村里的贫困户,不仅付给他们工资,也让他们的家庭有了基本的收入。直到现在,农场里大部分员工是贫困户。

2020年,受疫情影响,农场经营情况不好,但王勇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企业正常运转,还确保了农场务工的贫困户的收入。

王勇说:“我们给员工开的工资在兴山同类产业中是最高的,别人一般是160元一天的工资,我们的员工是180到200元一天。疫情期间达到了220元一天,村民们生活也不容易,我只希望大家都生活得幸福美满。”

入冬后,王勇农场里饲养的生态猪和生态羊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在这里打工的贫困户张忠宝说:“现在有时一天要杀好几头猪,我杀一头猪就有200元的工钱。在农场干活每年我能拿到两万多元工钱。在家门口上班,既方便照顾家里又有钱挣,比在外打工舒服多了。”

两年多来,王勇的蔡家园家庭生态农场共带动附近昭君镇滩坪村、峡口镇普安村、黄粮镇店子垭村等20户贫困户及周边10个一般农户务工就业,为村民增加收入50多万元。

今年1月中旬,王勇又投资11万多元购买了200株杨梅树苗。“到了明年春暖花开时,我的生态农场满山翠绿,花果飘香,鸡鸭成群。”站在山头看着生态农场,王勇憧憬着未来的发展,“返乡当农民,我越干越起劲儿,想把农场打造成集观光、采摘、休闲、生态于一体的绿色基地,带领更多乡亲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三峡商报记者罗娜、实习生李瑞娇、通讯员钟建华)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