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瘫不气馁 自制篾具奔小康 长阳汉子陈方贵双手编出幸福生活

2020-11-17 08:18 来源:三峡商报  编辑:李敏  审核:闵娜

陈方贵在屋前编制篾具 通讯员张晓灵 摄

■三峡商报全媒记者罗娜 通讯员张晓灵

早上6点多,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芦溪村一组村民陈方贵,“骑”着麻木车送孙子上学、送妻子上班,随后回到家,坐在自家屋前的空地上开始一天的工作,用竹篾熟练地编制着各种器具。

今年55岁的陈方贵,2001年在煤矿打工时,遇到意外致胸部以下截瘫,长年被病痛缠绕的他,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的双手编制篾具,逐步将一个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贫困家庭,“经营”成当地小有名气的中等富足家庭。11月16日,记者采访到了陈方贵,听他讲述19年来艰辛奋斗的故事。

意外致残

选择坚强“站”起来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芦溪村村民陈方贵,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贤惠,儿子可爱,父母康健,他在当地一个煤矿厂打工,养活一家五口人,虽然谈不上富裕,但也生活无忧。然而一场意外却打破了这个家的幸福。

2001年10月,煤矿塌方,掉下来的煤矿石砸伤了陈方贵的脊柱,导致他胸部以下高位截瘫。在医院治疗了半年,他才回到家中休养,“可我已成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后半生将在床上度过。”陈方贵痛苦地说。

高位截瘫的陈方贵,除了大小便失禁外,还有肾病、褥疮、高血压等各种并发病,经常出入医院。没过多久,陈方贵不仅用完了补偿款,还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可是妻子张光芹没有放弃,一边细心地照顾他,一边种地养猪支撑着这个家。

看着日夜操劳的妻子,仍养不活家人,家里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上初二的儿子不得已辍学,陈方贵的心里特别难受,“以前我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家人的依靠,可现在我却成了家人沉重的负担。”于是,他有了轻生的想法。

妻子张光芹知道陈方贵的想法后,劝说道:“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都是我们一家人的支柱,你在家就在。”在妻子的鼓励下,陈方贵选择走出阴霾,重新振作起来。“身体高位截瘫,还有一双手能动。”曾学过3年篾匠活儿的陈方贵,重操旧业,决心靠自己的双手养活家人。

坚强不屈

编制篾货养活家人

消沉3年多的陈方贵,选择积极面对生活。虽然双手能动,但要做篾活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做活儿需要长期坐着,可我一个高位截瘫的人根本坐不起来。”陈方贵开始练习“坐姿”。他先用双手将半个身体支撑起来,靠着身后的墙支撑身体坐一会儿。

1分钟、5分钟、10分钟,在陈方贵不断地训练下,能坐着的时间越来越长了。他便委托他人买来竹子,坐上轮椅在自家屋前的空地上编制篾具,做起了“全职篾匠”。为了防止身体滑落,陈方贵加大了轮椅的椅面,还在上面放了一个海绵垫子,这样一来他可以坐上4个小时了。

听说陈方贵在家编制篾具, 周围邻居纷纷上门购买。卖出第一个篾具时,他特别开心,“至今我都记得,邻居买了一个竹篮子给我10块钱,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家人的负担,终于可以挣钱了。”

陈方贵编制的篾具扎实耐用,很快得到村民的青睐,但需求量有限。于是,他买了一辆残疾人专用的麻木车,带着自己制作的篾具和妻子,在宜都、枝江等地挨家挨户的推销自己的产品。每天早上4点,陈方贵和妻子备好一天的干粮就出门了,直到下午2点才回家。

渐渐地,周边县市村民都知道了陈方贵的篾具,纷纷向他购买。2005年,他就卖出了200多个,挣了3000多元钱。随着需求量增加,陈方贵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有的篾具需要蹲在地上编制的,他就趴在地上编。这一趴就是好几个小时,他的手肘磨破也不在乎。陈方贵说:“现在我能靠双手养活家人,吃这点儿苦不算什么。”

愧对家人

希望他们安享晚年

因为陈方贵的手艺好,他编制的篮子、筛子、篓子、簸箕等篾具销往宜都、枝江,每个季节他都有固定的客户、固定的订单,家里的经济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陈方贵将家里的小平房改建成二层楼的小楼房,还添置了时髦的家具和家电,成为了当地人人羡慕的富足之家。

虽然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但在陈方贵心中有个结始终打不开,那就是年迈的父亲没有跟他享过一天的清福。陈方贵出事后,为了养活家人,妻子不得已外出打工,老父亲则在家照顾陈方贵,直到去世的那天早上,还在为儿子倒水洗脸。

“其实我的父亲也饱受着病痛折磨,因为那时家里经济窘迫,他才没有去大医院确诊,直到最后病死。”陈方贵惭愧地说,“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靠自己的双手,让妻子和母亲能在家安享晚年,不再让她们劳累。”

方志敏的《咏竹》诗云: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随着年龄增长,我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为了家人的幸福生活,只要我活着一天,就干一天的活。”陈方贵告诉记者。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