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学习十班鼓 传承老手艺60载 胡世皆:留住传统文化的根

2020-08-12 08:37 来源:三峡商报  编辑:李敏  审核:刘小凡

胡世皆在家练习二胡

胡世皆演示打鼓 (本人供图)

■三峡商报全媒记者高秉喜 董志烈

阅读提示

76岁的胡世皆,生活在枝江市百里洲镇三洲村。在这个号称中国长江第一岛的地方,胡世皆是一位名气很大的传统艺人。用胡世皆的话说,16岁开始学艺的他,跟十班鼓打了一辈子交道。60年来,十班鼓曾有过辉煌,也经历过没落。可是,无论高峰还是低谷,这位倔强的老人,一直保持着一颗学徒的心,执着钻研技艺,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只为把传统文化的根留住。

7月16日,记者踏上百里洲,亲眼目睹了胡世皆打击十班鼓的娴熟技艺,并聆听了他传承非遗文化的动人故事。

1 16岁开始学艺

钻研技艺如痴如醉

“十班鼓”是土家人用于表达感情的一种民间音乐,在当地被百里洲称之为“打家业”。乐器分别由鼓、边鼓、锣、横锣、勾锣、马锣、大钹、小钹和唢呐组成,一般由多人共同演奏。由于十班鼓节奏感强,感情充沛,诞生之初它就是当地百姓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的必备项目。无论哪家“过事”,都要请个十班鼓团队来表演一番,这习俗一直代代相传、延续不断。

1960年,16岁的胡世皆跟随当地一位师傅学习十班鼓。刚接触十班鼓之初,胡世皆就展现出了非常好的音乐天赋。他节奏感好,又吃苦耐劳,通过一年多的勤学苦练,很快就掌握了师傅教他的曲谱,并跟随师傅四处表演。

学会了十班鼓,意味着有了一份谋生的手段,胡世皆却并没有因此满足。为了追求技艺上的突破,1967年,他又拜当地有名的十班鼓师傅鲍金柏为师,继续学习、研究乐曲。

那段日子里,胡世皆钻研十班鼓可谓是如痴如醉,他每天翻阅曲谱,走路时哼着曲子找着节拍,吃饭时也不自觉拿着筷子在桌子上敲打,甚至旁人跟他说话他都没有察觉。

2 历经时代变迁

执着坚持不放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十班鼓一直通过民间艺人师徒间传授,这也是十班鼓发展迅速的一段时间。出师后的胡世皆很快便开始自立门户,组建班子。随着名气渐渐大起来了,想要拜他为师学手艺的人也纷纷慕名而来。

“最多时,收的徒弟有一两百人。那时候,表演十班鼓,不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技艺,也颇得老百姓尊敬。”胡世皆说,“办事”的东家把他们请到家里,往往用上宾的礼仪相待。会客的流水席上,他们也被请到头桌上就坐。表演完,给足了演出费后,再毕恭毕敬地送走。

然而,历经时代的变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风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受西洋乐器冲击,在百里洲镇也冒出了几家民间艺术团队,承接各种红白喜事的演出。由于他们的表演新颖,夺人眼球,慢慢地传统十班鼓表演就遭到“冷落”了。

由于生计淡了,无法谋生,和胡世皆一起表演十班鼓的人,有的外出打工去了,有的转行,只有胡世皆一直在执着坚持。“十班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手艺一代一代传到我这里,我不能让传统文化在我这里断了。”胡世皆说,虽然现在演出少了,弟子也只剩四十多个,但是只要他还活着一天,就要努力把这个手艺传承下去。

3 传承祖辈手艺

留住传统文化的根

尽管传统十班鼓因现代西洋乐曲的冲击,经历了一段低谷时期。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一步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让这项传统表演艺术又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进入二十一世纪,为了让十班鼓这项传统文化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胡世皆和他的弟子们也在传统曲目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他们并没有盲目排斥西洋乐器,而是积极让它和传统文化融合。胡世皆和弟子们练习了很多和西洋乐器合奏的曲子,像《田园之歌》《巴山舞曲》,就是在十班鼓的8人演奏基础上,加上两支长号、两支小号和一支低音号,表演人数达到12人。2020年,百里洲三洲村春晚舞台上,胡世皆他们这种新颖的表演形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赢得了台下村民和外来文化专家的热烈的掌声。

已经76岁的胡世皆,如今依然活跃在民间红白喜事的表演舞台上,但他对于十班鼓的未来还是感到十分担忧。“十班鼓的曲目有一百多首,但是随着时代更迭,很多经典的曲目流传下来的已经越来越少。”胡世皆说,至今当地演奏较多的曲子,也只有三十多首。

胡世皆有一本日记本,里面记载的都是十班鼓表演的经典曲目,《红雪莲》《十送红军》《接新娘》《红红中国结》《一起走天涯》《辣妹子》等等。

“我计划用三个月时间,把这些曲谱整理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组织一支精干的十班鼓队伍,教会他们这些曲目。这样即便我告别这个世界,也能把传统文化的根留住。”面对记者,胡世皆信心满满地说。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