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夷陵区分乡镇大多是石头山,生态十分脆弱,为了改善环境,实施了灭荒项目,开展了植树造林,但是分乡镇的立地环境太差,页岩地区土壤瘠薄,植树造林的难度相当大,当时的林业工作者们迎难而上,一锄头一锄头,把石头敲碎,一箩筐一箩筐,把土壤运上山,终于将荒山变成了青山,“分乡精神”随之流传下来。
据悉,分乡镇面积47.3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7.01万亩,松树纯林面积19.89万亩。近年来,松林资源遭受松材线虫病疫情危害,一度“层林竟染,满目疮痍”,分乡镇站在守护生物安全、生态安全的角度,传承“分乡精神”,毅然与松材线虫病疫情打起了攻坚战和持久战。
为确保在规定时间节点内高质量完成病枯死树除治任务,全镇14个村,落实跟班监督员68名,随各施工班组跟班监督施工,监督日志每天一记,全流程参与每一株疫木的除治质量和数量的监督工作。分乡镇原林业站站长田静波在跟班中写下了这首诗,展现了林业人的壮志豪情。
《满江红·山医》
密林冬初,篝火旺,松涛铮铮。争分秒,汉子力歇,煮酒夜话。三载荣辱浅杯饮,八万病树铁锯消。声撕竭,壮志雄心在,莫停歇。青山在,万年长,虫宵小,容猖狂?斗疫情,死地淬火重生。山河患疾我为医,锯斧妙笔丹青续。生逢时,何惧笑癫狂,勇者上!
2017年以来,在分乡镇镇委、镇政府和林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大幅压缩松材线虫病疫情的空间和数量,死树数量呈断崖式三连降,除治死树数量从2018年度的24.95万株下降到2019年度的8.32万株,再到2021年的1.53万株,下降幅度分别为69.25%、40.16%。
为守护来之不易的松林资源,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效,2023-2025年,分乡镇采用绩效承包的方式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制定三年除治方案,努力做到两个50%,即:2023年秋季普查时病枯死树数量较上年度下降50%以上,2024年病枯死树清理面积下降50%以上。(通讯员 古剑 汤丹 秦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