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社会救助标准 争创全国基层治理示范市 宜昌市民政部门端出“惠民大餐”

2023-02-10 17:23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罗丹燕  审核:金睿

2月9日,记者从市民政局召开的2023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市民政部门将今年的主要工作细化成五大项26小项指标,推出一系列温暖人心的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发展红利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造“宜接就办、有难就帮”宜昌范式

今年,全市将提高社会救助标准,拓展保障对象范围,扩大支出型临时救助和急难型临时救助覆盖面,进一步落实社会救助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快推进“物质+服务”救助方式,提升救助管理和残疾人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推动“以告知承诺制确认救助对象、居住地申享社会救助、分散特困多方照护服务”改革,努力打造“宜接就办、有难就帮”的宜昌救助工作范式。同时,还将加快推进宜昌市儿童福利中心和精神卫生社会福利院项目,争取4季度开工。

争创全国基层治理示范市

今年,市民政系统将通过发动群众开展共同缔造活动,评选奖补10个示范社区(村),持续推进城乡社区减负、“五民工作法”、“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小区点状治理、智慧社区建设试点等,规范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深化城乡社区治理创新,争创全国基层治理示范市。

同时,将指导各地落实《关于加强社区(村)协商的办法(试行)》,全覆盖建立小区、湾组议事平台。加强社区工作者培训,推动城市社区工作者持证比例达80%。打造一批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站,逐步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计划引进社工人才300人。以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服务质效,深化“五社联动”机制建设。

此外,将启动“社会组织建功先行区”三年行动,支持发展产业类、产品类、科技创新类社会组织,支持新业态、新产业、新产品、新学科成立学术型社会团体或非营利性研究机构,支持发展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登记。动员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高校毕业生就业、民生保障、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全市推广运用“宜家人”服务平台,打造一批社会组织服务品牌。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七成以上

去年,我市加快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新建12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39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提档升级9个街道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26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57个,幸福食堂63个,166家养老机构实现医养结合全覆盖,设置护理型养老床位14753张,初步形成了社区居家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今年,市民政局将提请以市政府名义发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推动落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机制。完成街道(乡镇)养老综合体和农村互助照料中心项目建设,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70%以上。积极推动亚行贷款宜昌综合养老项目和PPP示范项目。深化医养结合,加快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建设,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同时,还将继续为全市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和养老机构责任险。推进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政府购买服务补贴扩面提标。完成1672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

推进建设生态公益性公墓

今年,市民政系统将推动火化区扩面,实行节地生态安葬。落实公益性公墓价格政策。持续推进散坟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完成“三沿五区”散葬坟墓集中治理。积极推进市殡仪馆搬迁和生态公益性公墓建设。同时还将推进婚姻登记“全市通办”。指导县市区婚姻登记机构标准化建设,争创国家“3A”级标准。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时刚 通讯员 蔡冬梅 杨世楚 实习生 杨佳英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