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市人社局积极完善多元化解机制,推进“要素式”办案改革,实现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快立、快审、快结”,不断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该局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01件,案件调解率86.63%,结案率100%。
构建多元调处大格局,让劳资纠纷化解在一线,调解更专业,办理更方便。当阳市将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纳入全市综合目标考核,建立仲裁员分片联系制度,持续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目前全市基层调解组织数量达292个,基本实现全覆盖,今年已成功调解劳动人事争议128件。今年4月,该市成立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两名专职调解员,对当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所有劳动争议案件,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专业作用,先行介入调解。同时,整合人社部门内部资源,推动劳动纠纷“打包办”。该局设立劳动保障维权联合接待室,对所有劳动保障维权案件“一门受理”,实行一条龙服务,凡当事人涉及工资、社保、工伤、就业等劳动保障系统内部的案件,均由人社部门采取内部运转的方式予以解决。
推进“要素式”办案模式,让劳动争议案件实现“快立快审快结”。该市建立立案登记制,对符合立案条件,材料齐备的,当场立案;材料不齐备的,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材料。减少审批程序,收件即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按照“要素式”办案模式工作要求,对所有案件从立案、庭前指导、庭审、文书制作等各个环节实施流程再造。对无争议要素直接予以确认,对双方有争议的要素同步进行调查和辩论,避免对同一问题重复处理,减少庭审时长、缩减审理时限。开庭之前,经双方当事人同意,仲裁庭先行调解,调解成功当即出具仲裁调解书。在庭审之后五个工作日内无法调解结案的及时裁决,制作要素式裁决书。2022年,当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对所有案件均实行了要素式办案,平均庭审时间减少了半个小时,结案时间平均减少了10天,裁决文书精简了30%。
创新推广速裁模式,让农民工维权更轻松、更简便、更快捷。联合市司法局,在市人社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安排两名律师长期驻点服务,实行“法援+仲裁”,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服务,打通劳动者维权“最后一公里”。2022年以来提供法律援助18起,实现法律援助与劳动维权的有效对接。开设“流动仲裁庭”,实现简易案件“就近办”。建立简案速裁台账,对办案流程节点和审理周期进行有效管控。推行“三个一”速裁模式,即一个案件一次告知、一次开庭、一次法律文书送达。2022年,当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对8件劳动争议实施简案速裁的审理模式,用人单位放弃答辩期后,案件在三日内快速结案。
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让仲裁智能化,维权高效化,案件透明化。该局添置自助查询终端设备,实现仲裁申请、仲裁流程、案件进度、仲裁应知、法规指引、案例指引等全流程自助查询服务功能,服务群众“零距离”。推行湖北政务服务网和“互联网+调解”平台在线申请立案模式,确定专人负责仲裁申请的接收和立案登记,形成“线上+线下”仲裁申请立案无缝对接。建立数字化仲裁庭,实现庭审记录电子化,证据展示投影化,庭审录音同步化,庭内监控实时化,满足了调解仲裁工作公开、透明、快捷的要求,让裁判更“阳光”,仲裁更“智慧”。(通讯员 张翱翔)